20xx重庆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总结内容摘要:

领导,分级管理” 15. 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 在民族自治菡萏,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可以同 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 1. 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2. 账户的分类:总分类账 户,明细分类账户。 3. 金额要素: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减少发生额 4. 账户的结构:账户名称(会计科目),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 5. 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联系: 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区别: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第四章 1. 复式记账: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全面地、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2. 复式记账的形式: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 3. 收入类账户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费用成本类账户期末结转后一般无余额,只有生产成本账户可能会出现借方余额,表示在产品。 4. 借方 账户名称 贷方 资产增加 资产减少 费用(成本)增加 费用(成本)减少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 收入转出 收入增加 期末余额:资产余额 期末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余额 5. 会计分录: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 6. 会计分录三要素:借贷方向,账户名称, 登记金额。 7. 试算平衡:发生额试算平衡法,余额试算平衡法。 试算平衡通常是对总账记录平衡进行验算,之后将总账与日记账、明细账核对,最终达到各种账薄记录的平衡。 8. 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 =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 9. 余额试算平衡法: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末)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末)余额合计 10. 如果借贷金额平衡,并不能肯定记账绝对没有错误,因为: 1)在将某一笔或几笔分录登记有关账户时,漏记或重记、借贷双方金额同时多记或少记。 2)在将某一笔或几笔分录登记有关账户时,应借应贷账户互相颠倒或 错记账户名称。 3)某一项(或几项)错误记录恰好被另一项(或几项)错误记录抵消。 11. 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联系和区别:联系:二者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相同;登账的原始依据相同。 区别:详细程度不同,作用不同。 12. 平行登记要点:同依据登记,同方向登记,同金额登记,同期间登记。 13. 总分类账户期初余额 =该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初余额之和 总分类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 =该总分类账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之和 第五章 1.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资金筹集阶段,生产准备阶段,产品生产阶段,产品销售阶段。 2.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实收 资本的核算,借入资金的核算。 3. 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和相关手续费。 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经过结转过该账户无余额。 4. 预提费用:预先分期计入各期成本费用,但在以后才实际工资支付的费用。 5. 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固定资产购入业务的核算,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第六章 1. 会计凭证: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据以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薄的依据。 2. 会计凭证的意义: 1)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 2)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3)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3. 会计凭证的种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4. 外来原始凭证 自制原始凭证(单位内部使用,如收料单,领料单等) 一次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 累计原始凭证(限额领料单) 汇总原始凭证 会计凭证 通用原始凭证(有关部门统一印制) 专用原始凭证(由单位自行印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