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证券从业考试证券市场基础知识重点摘要总结内容摘要:

知》,启动分置改革试点。 8月,《指导意见》, 9月,《管理办法》,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全面铺开。 2/ 2/3。 其他规定:方案实施起, 12 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转让。 持有 5%以上的之后出售 12 个月内不超过 5%, 24个月不超过 10%。 2020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重点摘要第三章 第三章 债券(难点) 知识点 1:债券的定义(判断、单选) 债券是社会各类经济主体为筹集资金而向债权投资者出具的、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借贷双方的债权关系有:第一,所借贷货币资金的数额;第二 ,借贷的时间;第三,在借贷时间内的资金成本或应有的补偿(债券的利息)。 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包括(多判断):第一,发行人是借入资金的经济主体;第二,投资者是出借资金的经济主体;第三,发行人必须在约定的时间付息还本;第四,债券反映了发行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是这一关系的法律凭证。 其性质: 债券属于有价证券。 债券是虚拟资本。 债券是债权的表现。 知识点 2:债券的票面要素。 (多选、判断、单选) 通常,债券票面上有四个基本要素(重点): 债券的票面价值。 是债券票面标明的货币价值,是债券 发行人承诺在债券到期日偿还给债券持有人的金额。 首先,要规定币种。 主要考虑债券的发行对象:一般说,在本国发行通常以本国货币;在国际市场,通常以发行地货币或国际通用货币。 此外,还考虑发行者本身对币种的需要。 其次,规定债券的票面金额。 根据债券的发行对象、市场资金供给情况及债权发行费用等因素综合考虑。 债券的到期期限。 是从发行之日起到偿清本息之日止的时间。 考虑因素有:第一,资金使用方向。 弥补临时性资金周转,可以发行短期债券;满足长期资金的需求,发行中长期债券。 第二,市场利率变化。 (重点理解)一般说,当未来市场利 率趋于下降时,应选择发行期较短的债券,可以避免市场利率下跌后仍须支付较高的利息;当上升时,选择期限较长的,能保持较低的利息负担。 第三,债券的变现能力。 与债券流通市场发育程度有关。 流通市场发达,债券容易变现,长期债券较能被投资者接受;不发达,不易变现,长期债券的销售就可能不如短期债券。 债券的票面利率。 也称名义利率,是债券年利息与债券票面价值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有多种形式:单利、复利、贴现利率。 影响因素有:第一,借贷资金市场利率水平。 市场利率较高时,票面利率较高,反之较低。 第二,筹资者的资信。 发行人 资信好,信用等级高,投资者风险小,票面利率可以定得低一些,反之定高一些。 第三,债券期限长短。 一般来说,期限较长的债券流动性差,风险相对较大,票面利率应定得高些,反之亦然。 但是,有时也会出现短期债券票面利率高而长期债券票面利率低的现象。 债券发行人名称。 指明债务主体,为债权人到期追索本金和利息提供了依据。 以上四个要素并非一定在债券票面上印制出来。 知识点 3:债券的特征: 偿还性。 在历史上也有例外,曾有过无期公债。 流动性。 首先取决于转让的便利程度;其次取决于债券转让时是否价值上蒙受损失。 安 全性。 持有人收益相对稳定,不随发行者经营收益的变动而变动,并可按期收回本金。 债券不能收回投资的风险有:第一,债务人不履行债务。 一般政府债券的风险最低。 第二,流通市场风险。 即市场价格下跌而承受损失。 收益性。 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利息收入。 二是资本损益。 知识点 4:债券的分类。 (多选、判断、单选) 按发行主体分类,分为: 政府债券。 发行主体是政府。 中央政府发行的称为国债,主要用途是解决由政府投资的公共设施或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要和弥补国家财政赤字。 有些国家把政府担保的债券称为政府保证债权。 金融债券。 发行主体是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 发行债券的目的主要有:筹资用于某种特殊用途;改变本身的资产负债结构。 吸引存款是被动负债,而发行债券是金融机构的主动负债。 金融债券的期限以中期较为多见。 公司债券。 公司债券的发行主体是股份公司,但有些国家也允许非股份制企业发行债券(企业债券)。 公司债券的风险相对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大一些。 按付息方式分类(重点),分为: 零息债券。 指债券合约未规定利息支付,通常,这类债券以低于面值的价格发行,债券持有人实际上是以买卖价差的方式取得债权利息。 附息债券。 在债券存续期内, 对持有人定期支付利息(通常每半年或每年支付一次)。 按计息方式不同,细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其中,有些付息债券可以根据合约条款推迟支付定期利息,故称为缓息债券。 息票累积债券。 规定票面利率,但持有人必须在债券到期时一次性获得本息,存续期间没有利息支付。 浮动利率债券。 按债券形态分类(重点),分为: 实物债券。 是一种具有标准格式实物券面的债券。 无记名国债就是实物债券,实物券的形式,不记名,不挂失,可上市流通。 实物债券是一般意义上的债券。 凭证式债券。 债券的形式是一种收款凭证。 我国 1994 年开 始发行凭证式国债,通过各银行储蓄网点和财政部门国债服务部面向社会发行,券面上不印制票面金额,可记名,可挂失,不能上市流通。 在持有期内,可到原购买网点提前兑取,利息按实际持有天数及相应的利率档次计算,兑付本金的 2‰ 收取手续费。 记账式债券。 没有实物形态的票券,利用证券账户通过电脑系统完成全过程。 我国 1994年开始发行记账式国债,投资者进行记账式债券买卖,必须在证券交易所设立账户。 可以记名、可挂失,安全性高,无纸化,发行时间短,发行效率高,交易手续简便,成本低,交易安全。 知识点 5:债券与股票比较(判断) 相同点: 都属于有价证券。 都是筹措资金的手段。 两者收益率相互影响。 不同点(多判断): 权利不同。 债券是债权凭证,无权参与公司经营决策。 股票是所有权凭证。 目的不同。 债券属于公司的负债,不是资本金。 股票筹措的资金列入公司资本。 发行债券的经济主体很多,但能发行股票的经济主体只有股份有限公司。 期限不同。 债券有规定的偿还期。 股票是一种无期投资。 收益不同。 债券可以获得固定的利息。 股票股息不固定。 风险不同。 债券风险较小,股票风险较大。 第一,债券利息固定,股票股息红利,在公司有 盈利才支付,支付顺序列在债券利息支付之后。 第二,公司破产,债券偿付在前。 第三,二级市场上,债券市场价格较稳定。 知识点 6:政府债券概述。 (多选、判断) 政府债券是国家为了筹措资金而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还本的债务凭证。 举债主体是国家。 一般所指狭义的,即政府举借的债务。 按政府债券发行主体的不 同,可分为中央政府债券和地方政府债券。 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券称为国债。 性质上看:第一,从形式看,政府债券具有债券的一般性质。 第二,从功能看,政府债券最初仅是弥补赤字的手段,现代已成为政府筹集资金、扩大公共 开支的重要手段,并逐步成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工具。 性质(重点): 安全性高。 信用等级最高,称为 “ 金边债券 ”。 流通性强。 收益稳定。 免税待遇。 我国规定,个人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但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可免纳个人所得税。 在政府债券与其他证券名义收益率相等的情况下,考虑税收因素,政府债券的投资者可以获得更多的实际投资收益。 知识点 7:国债的分类。 (多选、判断) 国债发行量大、品种多,是政府债券市场上最主要的投资工具。 按偿还期限分类(重点),分 为: 短期国债。 1年或 1年以内,在货币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一般是为满足国库暂时的入不敷出。 国际上,常见形式是国库券。 我国 80 年代以来也曾使用国库券的名称,但偿还期限大多是超过 1年的。 中期国债。 1年以上, 10 年以下。 用于弥补赤字或用于投资。 长期国债。 10 年或 10 年以上。 常被用作政府投资的资金来源。 在资本市场上有着重要地位。 按资金用途分类,分为: 赤字国债。 用于弥补政府预算赤字。 建设国债。 用于建设项目。 战争国债。 弥补战争费用。 特种国债。 为了实施某种特殊政策。 按流通与否分 类,分为: 流通国债。 投资者可以自由认购,自由转让,通常不记名,转让价格取决于供给与需求。 非流通国债。 不能自由转让,可以记名,也可以不记名。 以个人为发行对象的非流通国债,一般以吸收个人的小额储蓄资金为主,故称为储蓄债券。 按发行本位分类,分为: 实物国债。 (与实物债券不是同一个含义)。 是指以某种商品实物为本位而发行的国债。 一是货币经济不发达,实物交易占主导地位;而是币值不稳定,为增强国债吸引力发行。 货币国债。 本币国债以本国货币为面值发行,外币国债以外国货币为面值发行。 知识点 8:我国国债。 (多选、判断、单选) 50年代,我国发行过两种国债。 一种是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另一种是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在 60 年代和 70 年代,我国停止发行国债。 中央政府于 1981 年恢复发行国债。 1994 年,面向个人发行只有无记名国库券一种。 1994年逐步转向凭证式和记账式国债。 2020年最后一期实物券( 1997年 3年期)到期,无记名国债退出国债发行市场。 2020年财政部退出新的品种 储蓄国债(电子式)。 目前普通国债有(重点): 记账式国债。 发行分为证券交易所、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及同时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市场发行 (跨市场发行)三种情况。 特点是: ① 可记名,挂失,无券形式发行 ② 可上市转让 ③ 期限有长有短,更适合短期发行 ④ 通过交易所电脑网路发行,降低成本 ⑤ 上市后价格随行就市,具有一定的风险。 凭证式国债。 财政部发行,纸质媒介。 储蓄国债(电子式)。 是财政部面向境内中国公民储蓄类资金发行的、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的不可流通的人民币债券。 付息方式分利随本清和定期付息两种。 特点: ① 针对个人投资者,不向机构投资者发行 ② 采用实名制,不可流通转让 ③ 采用电子方式记录债权 ④ 收益安全稳定,由财政部负责还本付息,免缴利息税 ⑤ 鼓励持有到期 ⑥ 手续简化 ⑦ 付息方式多样。 凭证式国债和储蓄国债都在商业银行柜台发行,不能上市流通,都以国家信用作保证,免缴利息税,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申请购买手续不同。 凭证式可持现金直接购买;储蓄国债须开立个人国债托管账户并指定对应的资金账户后购买。 第二,债权记录方式不同。 凭证式采取填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 ” 的形式记录,储蓄国债以电子记账方式记录债权。 第三,付息方式不同。 凭证式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储蓄国债付息方式多样。 第四,到期兑付方式不同。 凭证式须投资者前往网点办理,逾期不加计利息。 储蓄国债,承办银行 自动将本金和利息转入资金账户,按活期存款利息计息。 第五,发行对象不同。 凭证式发行对象是个人,机构。 储蓄国债仅限个人。 第六,承办机构不同。 凭证式由商行和邮政储蓄机构网点销售,储蓄国债有确认试点资格的7 家银行网点销售。 储蓄国债与记账式国债都以电子记账方式记录债权,不同之处: 第一,发行对象不同。 记账式机构和个人都可购买。 (储蓄式仅个人) 第二,发行利率确定机制不同。 记账式发行利率由承销团成员投标确定。 储蓄国债由财政部参照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及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确定。 第三,流通或变现方式不同。 记账式可上市流通 ,储蓄国债不可以上市流通。 第四,到期前变现收益预知程度不同。 我国发行的普通国债的总体情况是( 1分题): 一是,规模越来越大。 二是,期限趋于多样化。 三是,发行方式趋于市场化。 91 年前,行政摊派, 92年后承购包销, 96 开始招标发行。 四是,市场创新日新月异。 其他类型国债包括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国家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债券、保值债券、基本建设债券等,今年主要有: 特别国债。 发行了两次。 1998年发行 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拨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 2020年发行 2020 亿美元组建国家外汇投资公 司。 长期建设国债。 1998年开始。 知识点 9:地方政府债券。 (多选、单选) 地方政府债券是由地方政府发行并负责偿还的债券,也称地方公债或地方债。 筹集的资金一般用于弥补地方财政资金的不足或者地方兴建大型项目。 按资金用途和偿还资金来源分类(重点),分为 一般债券(普通债券)。 为缓解资金紧张或解决临时经费不足而发行,通常以本地区的财政收入作担保。 专项债券(收益债券)。 为筹集资金建设某项具体工程而发行,往往以项目建成后取得的收入作保证。 地方政府债券在我国建国初期就存在,如 50 年,东北人民政府发行 东北生产建设折实公债。 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于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政府债券,即以企业债券的形式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知识点 10:我国的金融债券。 (单选、判断) 60 年代以前,只有投资银行之类才发行金融债券, 60年代后,商业银行纷纷加入。 中央银行债券是一种特殊的金融债券:一是期限较短,二是为实现金融宏观调控而发行。 我国金融债券的发行始于北洋政府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始于 1982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日本东京发行外国金融债券。 1993 年,中国投资银行被比准在境内发行外币 金融债券,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