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高校就业工作总结最新版内容摘要:

业生 6 人。 其中水利工程 173 人 ,土木工程 171人,农业水利工程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19人,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32 人,农业水土工程硕士16 人,农业工程硕士 8 人。 截止 16 年 8 月日,学院共组织本专业专场招聘会多达余场,前后共提供就业岗位 1685 个(其中事业编制免考岗位 71 个),学院初次就业率平均为 %。 现已就业的同学中,到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就业 109 人,占就业人数 .54%;考取研究生 15 人,占就业人数 %;到国有企业、施工单位、设计院和其他企业就业 317 人,占就业人数 定稿版 %;西部志愿者 2 人;应征入伍 1 人;出国留学 2 人;自主创业2 人;省外企业就业 6 人。 以上数据显示,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形式多样,但主要集中在省内各企事业单位。 二、 16 年就业形势影响分析 在 16 年国内就业形式异常严峻的大环境下,水利土建类的就业需求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体现下如下几个方面。 ( 1)用人单位招聘工作发生明显变化 过去,省内各水利土建类企业招聘对象基本为省内二本或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学院各届毕业生都可以找到合适岗位。 但 16年,省内中大型对口企业,更看中一本院校的毕业生。 像云南 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直接在招聘要求上,将 70%的用人计划放在了一本院校, 30%的用人计划放在了省外的二本院校。 大中型用人企业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让我们就业形势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省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发生了变化,使用人单位第一时间在省外院校就完成了招聘任务。 以往,省外的毕业生都首选一、二线城市较光鲜的行业就业,极少会选择到工作环境及工作条件艰苦的施工企业或省外就业,各水利类施工企业的招聘人员基本靠我们学院输送。 但今年,水利部下设各大工程局的招聘任务在省 外各院校就基本能完成。 像中水八局、九局、十四局乃至三峡工程局。 这一变化又为我们的就业工作增加了新的难题。 用工制度 发生改变 16 年,xx市水利土建类部分事业单位的用工制度由事业招聘变为了 劳务派遣。 16 年,共有四家用人单位带来了 31个劳务派遣岗位,但毕业生对这种用工形式还处于观望和认识的过程,亦或对用人单位这种可以 规避责任、随时终止、解除劳动合同 的行为不能接受,没有人愿意签订协议。 以往,用人单位对违约行为的处理基本处于一种软处理状态,形同虚设,毕业生有意向就可以签,基本不用承担风险。 今年,几乎所有 定稿版 事业单位免试录用的岗位都写上了违约条件和违约金,并按情节轻重将违约金定在 00 000 元。 甚至有的用人单位为规避违约行为,直接把违约金调整为保证金,只要一签订协议就需要交纳 00 00 元不等的保证金。 毕业生在初期就业本来选择就多,在这种情况下,更是处于犹豫状态,把着若干个就业意向,就是迟迟不签订协议,最终导致就业岗位的流失。 16 年之前,免试推荐进入事业单位的岗位只要有毕业证就可以推荐免试录用。 但今年,用人单位明确要求必须具备毕业证和学位证才具备推荐资格。 招聘条件的严格化,给毕业生就业增加了新的难度。 ( 2)毕业生择业存在不利因素 水利土建类专业的毕业生,更多的是到就业条件比较艰苦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就业,导致很多毕业生都把工作环境好、工作轻松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作为首先。 每逢有事业单位来招聘,都会出现扎堆现象,而企业单位却很少有人关注,甚至有些毕业生在毕业后都还在待业朝着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努 力。 毕业生很少愿意去基层单位就业,甚至是事业编制的岗位都极少有人愿意去。 一方面:基层单位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利;另一方面:现在的毕业生独生子女占了很到的比重,他们的择业去向受家人的影响比较大,家长都不希望他们走远。 今年出现了 劳务派遣 的用人形式,在昆单位就有 31 个岗位以这种形式招聘,但学生对这种用人形式还不够了解或者不赞同,导致 31个岗位无人问津。 水利部下属的各大工程局、省内各大设计院一直是我院毕业生 重点选择的就业去向,由于今年各大工程局的人才需求结构及招聘计划的调整,导致我院毕业生的择业受到很大影响。 但对用人需求量大的私营企业,像招投标公司、监理公司、造价公司等在昆私企,虽然在档 定稿版 案、户口的管理及保障措施上基本跟大型企业一样,但还是关注的毕业生多,真正签协议的却很少。 三、主要做法 在就业大环境不乐观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一系列的变化,给我们的就业工作增加了难度,而毕业生的择业理念还没有及时的转变过来,对学院服务学生就业、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学院党政领导积极出 谋划策,寻找突破口,从人才培养、就业指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专业技能、诚信教育、就业服务等方面着手,做到人才培养适应就业、 五养成 推动就业、诚信教育保障就业,想法设法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就业最大化。 截止 16 年 8 月日,学院就业率达到 %。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院能保持较好的就业态势,主要归功于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长期不懈的努力: 1. 院领导重视就业工作 我院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就业工作,一直将其作为学院的重点工作来抓,并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年度工作计划。 在定期研究我省有关学生就业工 作文件、分析就业形势、确定工作方针、部署就业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就业工作计划。 明确要求从提高就业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学院一直坚持实行 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 ,由院领导、党群办、院就业指导与服务办公室、院团委相关人员和毕业班班主任组成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学院 4 次召开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布置就业工作,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