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电大建筑施工技术期末考试资料及答案内容摘要:

土方工程按照土的力学性质来分类的。 ( X ) W 1.屋架的正向扶直和反向扶直,在扶直过程中的主要区别是:起重机一个升臂,一个降臂操作。 ( V)。 ( V ) Y 1.一步架高 度是 1. 5m. ( X ) Z 1.抓铲挖土机的挖土特点是“直上直下,自重切土。 ( V ) 四问答题: C 1.拆除模扳时,对混凝土强度有什么要求 ? 答 :现浇整体式结构的模板拆除期限应按设计规定.如设计无规定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不承重的模扳,其混凝土强度应在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2)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的强度时,方能拆除。 D ,顺序安排不合理对工程质量有什么影响 ? 答: (1)桩的密集程度,桩的规格、长短,以及桩架移动是否 方便等因素来选择正确的打桩顺序。 (2)由于桩对土体的挤密作用,先打入的桩被后打入的桩水平挤推而造成偏移和变位或被垂直挤拔造成浮桩;而后打人的桩难以达到设计标高或入土深度,造成土体隆起和挤压,截桩过大。 2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吊装方法有哪几种 ? 采用履带式起重机进行吊装时,应选用 8 哪一种方法 ?为什么 ? 答 :(1)综合吊装法和分件吊装法。 (2)选用分件吊装法。 因为能够充分发挥履 带试起重机工作性能。 吊装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3.对模板系统的要求是什么 ? 答 :(1)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尺寸和相互位 置的正确. (2)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3)构造简单.装拆方便. (4)接缝不应漏浆. G 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起吊运输有什么要求 ? 答: (1)钢筋混疑土预制桩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 70%时方可起吊,达到 100%时才能运输和打桩。 (2)起吊时.吊点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无吊环时,绑扎点的数量和位置视桩长而定,当吊点或绑扎点不大于 3 个时.其位置按正负弯矩相等原则计算确定;当吊点或绑扎点大干 3 个时,应按正负弯矩相等且吊点反力相等的原则确定吊点位置。 H 1.护筒的作用。 答:护筒的作 用是固定桩孔位置,防止地面水流人,保护孔口.增高桩孔内水压力。 防止塌孔。 成孔时引导钻头方向. 2.混凝土采用泵送时对村科有何要求 ? 答:混凝土在输送管内输送时应尽量减少与管壁问的摩阻力.使泥凝土流通顺利,不产生离析现象。 选择泵送混凝土的原料和配合比应满足泵送的要求。 (1. )粗骨料宜优先选用卵石.一般粗骨料为碎石时, d≤ D/ 3;粗骨料为卵石时 d≤ D/ 2. 5。 (2)细骨料通过 0. 135mm筛孔的沙应不小于 l5%.含砂率宜控制在 40%~ 50%。 (3)1m3泵送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为 300 kg。 (4)泵送混 凝士的坍落度宜为 80~ 180mm。 (5)宜掺人适量的外加荆。 J 1.简述第一榀屋架的临时固定方法。 答: (I)第一榀屋加架吊装就位后,用四根缆风绳在屋架两侧拉牢临时固定; (2)若有抗风柱时,可与抗风柱连接固 9 定。 2.简述护筒的埋设要求. 答 :埋设护筒时,先挖去桩孔处表土,将护筒埋人土中,其埋设深度,在粘土中不宜小于 1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 1. 5m。 护筒中心线应与桩位中心线重合,偏差不得大于 50mm.护筒与坑壁之间用粘土填实.以防漏水;护筒顶面应高于地面 ~ ,并应保持孔内泥浆面高 出地下水位1m以上. ? 答 :由于地下水的水力坡度大,即动水压力大,且动水压力的方向与土的重力方向相反,土不仅受水的浮力,而且受动水压力的作用,有向上举的趋势。 当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浸水密度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发生流砂现象。 4.简述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 答 :测定桩位一埋设护筒一桩机就位一成孔一清孔一安放钢筋笼一浇筑水下混凝土。 5.简述轻型井点降水系统的安装施工顺序. 答 :轻型井点的施工顺序为。 挖井点沟槽,敷设集水总管;冲孔,沉设井点管,灌填砂滤料;用弯联管将井点管与集水总管连接;安装抽水设备;试抽。 6.简述套管成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 答 :桩机就位一安放桩尖一吊放桩管一扣上桩帽一锤击沉管至要求贯入度或标高一用吊铊检查臂内有无泥水并测孔深一提起桩锤一安放钢筋笼一浇筑混凝土一拨管成桩. 7.简述土层锚杆的施上上艺。 答 :钻孔、灌浆、预应力筋张拉初防腐处理。 8.简述先张法施工中预应力筋放张顺序。 答:预应力筋的放张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 设计无专门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承受轴心预压力的构件 (如压杆.桩等 ),所有预应力筋应同时放张; (2)对承受偏心预压力的构件,应先同时放张预压力较小区域的预应力筋再同时放张预压力较大区域的预应力 10 筋; (3)当不能按上述规定放张时,应分阶段、对称、相互交错地放张,以防止放张过程中构件发生翘曲、裂纹及预应力筋断裂等现象。 要求。 答: 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得低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 7 5 %。 对于重叠生 产的构件 ,要求最上一层 构件的混凝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 7 5 %时方可进行预应力筋的放张。 10.简述柱的最后固定方法。 答:最后固定方法是在柱脚与基础杯口间的空隙内灌筑细石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