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五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结伴而行。 【篇三】 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所著《教育的美好姿态》分五个专辑,以细腻、优美、清新、质朴的语言向 读者展示了肖老师对教学设计、教学操作、教学细节、教学评价、教学心态以及人生感悟等方面真实又独到的见解。 唯美中夹带着犀利,直叩灵魂,肖老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科造诣令人敬佩,看后收获颇丰。 其中,令我触动最深的是其中一篇“ 是什么决定了我的语文课 ”。 是教参、专家、学校、模式、考试 ?肖老师认为以上在教师教学的某一段时期会有所影响,但后来都应该不是 !他希望是 “ 孩子的眼睛、文章的思想、文字的魅力、课堂的生命、师生的精神诉求、灵魂体验、老师的语文梦想 „„”。 “ 如果这样,我会微笑并幸福着,我会像尘埃一样很自信、很渴求地低语着 ‘ 记住我 ’。 虽然政治和语文不属同一学科,但是,教学是相通的,教育是有共性的。 作为一名一线政治教师,我也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决定了我的政治课 ?教参、专家、学校、模式、考试 ?这些不能不起重要作用,但是,它们不能替代一切,我的政治课需要有灵魂,有生命、有根系,只有这样的课,才能被期待,被记住。 一、何为 “ 被记住 ”? 被记住是要老师卑躬屈膝地乞求学生怜悯教师的汗水和心血、同情课堂的无奈和唏嘘、恻隐教学的艰辛和坎坷吗 ?绝对不是 !“ 被记住 ” 是一种教学愿景,一种教育理想,是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展现个人教学风格和魅力、实现教育理想的自然过程。 “ 被记住 ” ,是教师对自己倾心奉献的教学生涯持有的职业自信和自豪。 “ 被记住 ” ,不是主观上刻意追求、一意逢迎,而是客观上不期而现、始料未及。 虽然,我们像尘埃一样,每一粒都渺小得微不足道,但是每一粒却都独具一格,每一粒都有自己的方向和轨迹。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自己潜心教学 、专心育人,打造出有灵魂的课堂,多少年以后,课堂哪怕被时间和遗忘风干在岁月的角落,依然会留下清晰的印记。 “ 被记住 ” 是一种教育理想和教学自信 ! 二、谁来记住 ? 学生想不想记住 ?在纷繁的诸多课务中,学生眼前飘走着各科老师,几年甚至十几年下来,很多老师在他的记忆中便都烟消云散,不留痕迹。 如果,我的课是有灵魂有特色的,是关注过学生眼睛和心灵诉求的,虽然学生各奔东西,或许,我的课还被记忆着、封存着,就如冬日的老树枝,等到万物复苏的季节,还会萌发新的嫩芽。 自己能不能记住 ?弹指灰飞间,已走完了教 师生涯的一半历程,回首十余载,细想有多少课是能让自己刻骨铭心无法忘怀的 ?如果仅仅跟着模式和考试走,我俨然成了一个教书机器人,程序化的过程和套路化的经验会让我丧失教学的活力和创造力,我应该在残酷的现实下找到让自己的教学得以重生的泉眼。 如此,若干年后,哪怕离开讲坛,对自己的教学生涯也会有清晰的回忆,如一坛自制佳酿,揭开封口,看一看,满足。 闻一闻,陶醉。 咂一咂,回味 ! 三、怎样 “ 被记住 ”? 首先,能记住的课堂需要认真的教学态度支持。 态度决定高度,你想收获什么,就要撒播什么。 认真的教学态度,既是教师 必备的职业要求,也是学生和家长对我们的希冀和要求。 对课堂、对学生,都是认真的,像艺术家对待一件艺术珍品一样小心谨慎地欣赏、保存。 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秉持认真的态度并持之以恒,然后不断地专心探究,我们能在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远、越走越宽,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教学天地。 其次,能记住的课堂需要个性的教学风格镌刻。 每个人的个性特征不一样,教学风格也会迥然不同,在教学实践中肯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是气势磅礴的恢宏还是小桥流水的细腻,是忍俊不禁的幽默还是入木三分的深刻 „„ 总有一款适合自己。 多学习、多阅读、多思考、多实践,多积累,在经过岁月这条长河的刷洗后,时间最终会为我们积淀下一副独一无二的画卷。 只是,这幅画属于水彩画还是中国画或者油画,里画的是什么、画的美不美,能否给打开画卷欣赏的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就要看我们平时的累积。 再次,能记住的课堂需要美好的教育姿态展现。 健康阳光、自信趣广,我们的教学需要一。教育的美好姿态读后感五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