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招投标工作总结范文—年终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标人的违法违规行为主要表现在串标、围标、资质挂靠和提供虚假资料上,为此,招投标监管部门与招标人坚持惩防并举,努力规范投标行为。 一是适当增加投标保证金数额并要求投标保证金必须从投标人基本帐户汇出,同时要求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人)、项目负责人必须参加开标会议等,增加借用多个资质围标和挂靠投标者的难度。 二是积极推行资格后审,不集中组织投标人踏勘 现场,避免投标人相互接触。 三是积极推行网上下载招标文件,不设置投标报名环节,彻底根除投标人相互串通的可能性。 四是在评标时,注重对各投标文件相互比对,发现雷同,一律予以否决。 五是拓宽投诉渠道,严查弄虚作假、串标围标、资质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做到惩一儆百,从而有效地减少和杜绝违法违规招投标现象的发生。 (四)坚持充分竞争,进一步规范代理行为。 打破地域限制,鼓励招标人竞争择优选择代理单位。 对本地的代理机构,加强日常监督,加强培训教育,促其不断提高代理水平。 对外地代理机构,鼓励其在XX 设立分支(或办事)机构,以 方便招标人咨询和监督。 目前,通过竞争选择外地代理机构的项目逐步增多。 (五)坚持质量并重,进一步加强评委库建设。 在原有的评委中,根据评委学识水平和平时表现,择优选出 15 名资深专家评委,政府重点工程和网上远程评标项目,优先抽取资深评委评标。 积极鼓励符合条件人员申报评委资格,进一步扩大评委数量, 09 年又有 7 名同志被省厅审定为专家评委。 同时严格评委准入资格,招标人代表进入评标委员会的在组建评标委员会之前必须向招标办提供相关执业资格证明,否则评标委员会组成人员全部从省级专家评委库中随机抽取。 一般项目组成人员为 5人单数,特殊或较大项目为 7 人以上单数且全部由专家评委组成。 三、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不断净化招投标市场环境 一是强化过程监管。 09年来,为了进一步强化监管,对招投标监管过程进行了细化,将整个监管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招标准备阶段、招标实施阶段、标后监管阶段;又特别将实施阶段划分为招标方案报批环节、招标公告发布环节、招标文件备案审查环节、资格预审环节、评标定标环节、合同备案审查等六个具体监管环节。 通过对整个监管程序的合理细化,使对所有进场项目的监管做到重点突出、有条不紊。 二、进一步规范招投标行为 ,不断完善招投标运作体系 (一)坚持一个头管理,狠抓项目进场。 严格执行招投标法律法规规章、文件和县委县政府的相关规定,坚持“统一进场、管办分离、规则主导、全程监督”的工作思路,凡是符合统一进场的项目,必须无条件的进场招标,接受监管,与监察、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协调配合,严厉打击故意规避进场招标、采购、产权交易的行为,促使必须进场项目全部进场,进场招标率明显提高。 (二)坚持从严要求,进一步规范招标行为。 一是超前做好招标准备。 招标项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