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工程造价师工程经济内容详解内容摘要:

5%时, NPV( A) =, i2=17%时, NPV( A) = IRRA=15%+ ( 17%15%) /[( ) ]=%> ic 方案 A 可行 同理,方案 B 可行。 第二步:计算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 增量内部收益率;以两个项目年 金相等 A 的年金: 3500 ( A/P, △IRR , 4)+ 1255 B 的年金: 5000 ( A/P, △IRR , 8)+ 1117 A 的年金= B 的年金 →△IRR→ 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 习题精练 ,与静态评价方法相比,动态评价方法的最大特点是( )。 ( 2020 考题) [答疑编号 505482020501:针对该题提问 ]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50。 ,属于静态比率性指标的是( )。 ( 2020 考题) [答疑编号 505482020502:针对该题提问 ]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51。 ( )。 ( 2020 考题) [答疑编号 505482020503:针对该题提问 ] 【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51。 ,正确的有( )。 ( 2020 考题) [答疑编号 505482020504:针对该题提问 ]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5157。 ,正确的有( )。 ( 2020 考题) [答疑编号 505482020505:针对该题提问 ] 【正确答案】 ACE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5157。 ( )。 ( 2020 考题) 的年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年平均税前利润 [答疑编号 505482020506:针对该题提问 ]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总投资收益率指标中的收益( EBIT) —— 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 参见教材 P51。 ,以投资收益率指标作为决策依据,其可靠性较差的原因在于( )。 ( 2020 考题) 份的选择比较困难 [答疑编号 505482020507:针对该题提问 ]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52。 ,其优点是能够( )。 ( 2020 考题) [答疑编号 505482020508:针对该题提问 ]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 析】参见教材 53。 ,正确的有( )。 ( 2020 考题) 2 [答疑编号 505482020509:针对该题提问 ] 【正确答案】 BE 【答案解析】借款偿还期指标适用于计算最大偿还能力、尽快还款的项目;不适用与预先给定借款偿还期的项目。 对于预先 给定借款偿还期的项目,应采用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指标分析项目的偿债能力。 故排除 A。 利息备付率从付息资金来源的充裕性角度反映投资方案偿付债务利息的保障程度,故 B 正确。 偿债备付率表示可用于还本付息自今年偿还借款本息的保障程度。 因此排除 C。 利息备付率应大于 1,并结合债权人的要求确定,故排除 D。 偿债备付率应分年计算;偿债备付率越高,表明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保障程度越高。 偿债备付率大于 1。 参见教材 53。 ,正确的有( )。 ( 2020 考题) ,但其 包含的经济意义不明确 [答疑编号 505482020510:针对该题提问 ] 【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投资回收期优点:指标容易理解,计算也比较简便;项目投资回收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资本的周转速度。 显然,资本周转速度愈快,回收期愈短,风险愈小,盈利愈多。 这对于那些技术上更新迅速的项目或资金相当短缺的项目或未来情况很难预测而投资者又特别关心资金补偿的项目进行分析是特别有用 的。 投资回收期缺点:没有全面考虑投资方案整个计算期内的现金流量,即:只考虑投资回收之前的效果,不能反映投资回收之后的情况,即无法准确衡量方案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经济效果。 因此,投资回收期作为方案选择和项目排队的评价准则是不可靠的,它只能作为辅助评价指标,或与其它评价方法结合应用。 参见教材 53。 “ 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 ” 包括( )。 ( 2020 考题) 旧费 [答疑 编号 505482020511:针对该题提问 ] 【正确答案】 ACE 【答案解析】偿债备付率( DSCR)是指投资方案在借款偿还期内各年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 EBITDATAX)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 PD)的比值。 EBITDA—— 息税前利润加折旧和摊销。 参见教材 54。 ,借款偿还期指标不适用于评价( )的项目。 ( 2020 考题) [答疑编号 505482020512:针对该题提问 ]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 P54。 ( )的比值。 ( 2020 考题) [答疑编号 505482020513:针对该题提问 ]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54。 ( )盈利率水平。 ( 2020 考题) [答疑编号 505482020514:针对该题提问 ]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基准收益率也称基准折现率,是企业或行业或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投资方案最低标准的收益水平。 它表明投资决策者对项目资金时间价值的估价,是投资资金应当获得的最低盈利率水平,是评价和判断投资方案在经济上是否可行的依据。 参见教材 P55。 ( )。 ( 2020 考题) 的经济状况 [答疑编号 505482020515:针对该题提问 ] 【正确答案】 BE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55。 ,净现值能够( )。 ( 2020 考题) [答疑编号 505482020516:针对该 题提问 ]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此题考核净现值指标的优缺点。 优点:净现值指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并全面考虑了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经济状况;经济意义明确直观,能够直接以金额表示项目的盈利水平;判断直观。 不足:需要确定一个符合经济现实的基准收益率,而基准收益率的确定往往是比较困难的;净现值不能反映单位投资的使用效率,不能直接说明在项目运营期各年的经营成果。 参见教材 55。 、乙、丙、丁四个计算期相同的互斥型方案,投资额依次增大,内部效益率 IRR 依次为 9%、 11%、 13%、12%,基 准收益率为 10%。 采用增量投资内部效益率 ΔIRR 进行方案比选,正确的做法有( )。 ( 2020 考题) ,若 ΔIRR10% ,则选乙 ,若 ΔIRR10% ,则选甲 ,若 ΔIRR10% ,则选丙 ,若 ΔIRR10% ,则选丙 ,因其 IRR 超过其他方案的 IRR [答疑编号 505482020517:针对该题提问 ] 【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应用 ΔIRR 法评价互斥方案的基本步骤如下: ① 计算各备选方案的 IRRj,分别与基准收益率 ic 比较。 IRRj 小于 ic 的方案,即予淘汰。 ② 将 IRRj≥ic 的方案按初始投资额由小到大依次排列; ③ 按初始投资额由小到大依次计算相邻两个方案的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 ΔIRR ,若ΔIRRic ,则保留投资额大的方案;反之, ΔIRR < ic,则保留投资小的方案。 参见教材 59。 ,正确的有( )。 ( 2020 考题) [答疑编号 505482020518:针对该题提问 ] 【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59。 20200 万元, 4 个可选投资项目所需投资分别为 5000 万元、 6000 万元、 8000 万元、 12020万元,投资方希望至少投资 2 个项目,则可供选择的组合方案共有( )个。 ( 2020 考题) [答疑编号 505482020519:针对该题提问 ]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第一种组合: 5000+6000;第二 种: 5000+8000;第三种: 5000+12020;第四种:6000+8000;第五种: 6000+12020;第六种: 8000+12020;第七种: 5000+6000+8000。 参见教材 P61。 ,认为方案在经济上可行、能够通过绝对经济效果检验的条件是( )。 ( 2020 考题) [答疑编号 505482020520:针对该题提问 ]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62。 ,属于互斥型投资方案经济效果动态评价方法的是( )。 ( 2020 考题) [答疑编号 505482020521:针对该题提问 ]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62。 ,属于互斥方型投资方案经济效果动态评价方法的有( )。 ( 2020 考题) 回收期法 [答疑编号 505482020601:针对该题提问 ] 【正确答案】 ADE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64。 ,属于互斥型投资方案经济效果动态评价方法的是( )。 ( 2020 考题) [答疑编号 505482020602:针对该题提问 ]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64。 ,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的共同特点是( )。 ( 2020 考题) [答疑编号 505482020603:针对该题提问 ] 【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64。 ,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是指两个方案( )。 ( 2020 考题) [答疑编号 505482020604:针对该题提问 ]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65。 、乙、丙、丁 4 个可行方案,投资额和年经营成本见下表。 方案 甲 乙 丙 丁 投资额(万元) 800 800 900 1000 年经营成本(万元) 100 110 100 70 若基准收益率为 10%,采用增量投资收益率比选,最优方案为( )方案。 ( 2020 考题) [答疑编号 505482020605:针对该题提问 ]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6263。 设 I I2分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