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大立网校消防工程师综合能力最牛逼押题内容摘要:

下一层 ,但应检查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得大于 10m。 3)布置在地下一层或 4 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得大于 200 ㎡ , 即使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面积也不能增加。 P46 附设在建筑内的 消防控制室 宜 设置在建筑物的 首层或地下一层 ,并宜布置在 靠外墙 部位,远离 电磁场干扰 较强 及其他可能影响消防控制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如 单独 建造,建筑 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 二 级。 1)与其他部位的防火分隔。 采用耐火极限 不低于 的 防火 隔墙和 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隔墙上的门为 乙级 防火门。 P46 消防水泵房 不得设置在 地下三层及以下 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 10m 的楼层内;如 单独 建造,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P48 消防电梯每个防火分区不少于 1 台。 主要检查消防电梯前室设置位置、使用面积、首层能否直通室外或 经过长度不大于 30m 的通道通向室外。 需要注意的是,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 应采用 乙级防火门 , 不应 设置卷帘。 消防电梯井、机 房与相邻其它电梯井、机房之间, 应设置 耐火极限不低于 的 防火 隔墙隔;隔墙的门 应采用甲级 防火门。 P49 5) 使用消防电梯轿厢内专用消防对讲电话与消防控制中心进行 不少于 2 次 通话试验,通话语音清晰。 6) 使用秒表测试消防电梯由首层直达顶层的运行时间,检查消防电梯行驶速度是否保证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 1min。 建筑高度超过 100m 且标准层面积超过 2020 ㎡ 的旅馆、办公楼、综合楼等公共建筑的屋顶 宜 设 直升飞机停机坪 或大立网校 更多免费高清课件: 免费资料群 438698396 3 供直升机救助的设施。 P50 防救 援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 均不应 ,下沿距室内地面不 宜大于。 消防救援口沿建筑外墙在每层设置,设置间距不大于 20m,保证每个防火分区不少于 2 个。 第三章 防火防烟分区检查 P52 防火分区面积大小的确定与 建筑的使用性质 、 火灾危险性 、 重要性 、 消防扑救能力 及 火灾蔓延速度 等因素有关。 1)其卷帘两侧需要设置独立的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系统喷水延续时间不小于 3h。 2)对设在 变形缝处 附近的防火门,检查是否设置在 楼层较多 的一侧,且门开启后 不得 跨越变形缝。 3)对建筑内的隔墙,包括房间隔 墙和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检查是否 从楼地面基层隔断砌至顶板底面基层。 P53 1) 建筑的电缆井、管道井、排(气)烟道、垃圾道等竖向井道,井壁上的检查门为 丙级 防火门。 2)建筑内的垃圾 道应靠 外墙 设置,垃圾道的 排气口 应 直接开向室外 ,垃圾斗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并应能 自行关闭。 3)电梯井独立设置。 井内 严禁 敷设 可燃气体 和 甲、乙、丙类液 体管道,并不得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 不开设其他洞口。 电梯门的耐火极限不低于。 当采用防火隔墙时,耐火极限不低于 ;当采用防火玻璃时,防火玻璃与其固定部件整体的 耐火极限不低于,如果采用 C 类 防火玻璃时,还需检查是否设置 闭式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当采用防火卷帘时,耐火极限不低于。 P54 建筑内上下层相连通的中庭,其连通部位的顶棚、墙面装修材料燃烧等级需为 A 级。 变形缝内 不得 敷设电缆、可燃气体管道和 甲、乙、丙类液体 管道。 必须穿过时,应检查在穿过处是否 加设不燃材料制作的套管或采取其他防变形措施 ,并采用 防火封堵材料 对其进行封堵。 当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时,需检查其两侧是否 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 70℃的防火阀。 P55 每个防烟分区 的面积不宜大于 500㎡。 用于防烟分区挡烟的设施主要有 屋顶挡烟隔板 、 挡烟垂壁 和从顶棚下突出 不小于 500mm的梁 等。 2)如设置在转角附近,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4)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 防火墙内不得设置 排气道、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 的管道。 P58 防火门门扇开启力不得大于 80N。 P59 应 检查其设置宽度,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 不大于 30m 时,防火卷帘的宽度 不大于 10m;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大于 30m时,防火卷 帘的宽度不大于该部位宽度的 1/3,且不大于 20m。 P60 ②双帘面卷帘的两个帘面同时升降,两个帘面之间的高度差不 大于 50mm。 防火卷帘控制器接到火灾报警信号后,控制防火卷帘自动下降至距地面 处停止,延时 5s~60s 后,继续下降至全闭。 P60 防火阀是指安装在通风、空调系统的送、回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