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桥梁试验检测员考试复习笔记内容摘要:
计相对高差不大于 20mm,并应随时校正;发现读书异常,应加密测量点距 ⑷一根桩有多根检测管时,按分组进行测试 检测前准备 ⑴被检测的混凝土龄期应大于 14d ⑵声测管内灌满清水,且保证通畅 ⑶标定超声仪检测仪发射至接收的系统延迟时间 T0 ⑷准确量测声测管的内外径和相邻两声测管外壁间的距离,精度为 1mm ⑸取芯孔的垂 直度误差不大于 %,测前应进行孔内清洗 露出桩头的钢筋对波形的影响,桩头破损对波形的影响 加载装置要安全可靠,设置的基准点本身不变动,没有被接触或遭破坏的危险,附近没有振源,不受直射太阳光和风雨的干扰,不受试桩下沉的影响 7)检测数据处理与判定 (1)声时分析法 (2)PSD判据法(即相临测点间声时的斜率和差值乘积判据) 实验证明 :PSD判据对缺陷十分敏感,而对于因声测管不平行,或砼不均匀等原因所引起声时变化,基本没有反映。 桩内砼强度的测量 (1)桩内砼总体平均强度的推算 当根据检测结果确认桩砼均匀性较好时,可用平均声速推算平均强度。 (2)缺陷区强度的估算及桩纵剖面逐点强度的估算 采用 “ 声速-衰减 ” 综合法,即是用声速、衰减两项参数与强度建立相关关系,从而可消除砼配合比和离析等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 基桩承载力检测 现有确定基桩承载力检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动测法,另一种是静荷载试验。 一 . 静荷载试验 (一 ) 基桩的垂直静载试验 更多公路工 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资料下载尽在我的主页 专业文档 按现行地基基础规范 “ 单桩承载力宜通过现场静载试验确定,在同一条件下,试桩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并不少于3根 ”。 1. 垂直静载试验准备 1) 基本要求(安全可靠、经济、选择合适的加载系统) 2)加载量确定 :加载量不低于破坏荷载或最大加载量的1 .5倍。 3)反力装置(多采用液压千斤顶、锚桩和横梁) 锚桩与试桩的中心间距,当试桩的直径(或边长)小于或等于 800 毫米时,可为试桩直径(或边长)的 5 倍,当试桩的直径(或边长)大于 800 毫米时,上述距离不得少于 4 米。 2. 试验加载步骤与方法 1)预备试验 2)分级加载, 3)记录每次加载后沉降量的稳定值,加载至总沉降量为 40 毫米。 4)卸载,并记录其回弹值; 5)据记录绘制P-S曲线; 3. 破坏、极限 及容许荷载的确定 1)破坏荷载确定 : ,这一阶段下沉量大于前一阶段下沉量5倍 ,本级荷载24小时未判稳 ,荷载已大于或等于设计安全系数 2)极限荷载确定 :在破坏荷载前一阶段累计荷载即极限荷载。 3)容许荷载的确定 :极限荷载除以安全系数即为容许荷载。 基桩静载试验现场注意问题 p88 加载装置要安全可靠,保证有足够的加载量,不能发生加载量达不到要求而中途停试验的事故 设置基准点时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基 准点本身不变动,没有被接触或遭破损的危险,附近没有震源,不受直射阳光与风雨等干扰,不受试桩下沉的影响 当量测桩位移用的基准梁采用钢梁时,为保证测试精度需采取下述措施 :基准梁的一端固定,另一端必须自由支承,防止基准梁受日光直接照射;基准梁附近不设照明及取暖炉,必要时基准梁可用聚苯乙烯等隔热材料包裹起来,以消除温度影响 测量仪器安装前应予校正,擦干润滑 二 . 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 P89 更多公路工 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资料下载尽在我的主页 专业文档 检测混凝土预制桩和钢桩的极限承载力的最短休止期应满足下列条件: 砂土 7d,粉土 10d,非饱和粘性土 15d,饱和 粘性土 25d 混凝土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强度达设计要求,且满足最短休止期 更多公路工 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资料下载尽在我的主页 专业文档 第四章 桥梁上部结构检测 第一节 桥梁支座和伸缩装置试验检测 一 . 桥梁支座 P102 功能:传递荷载及适应变形 简易垫层(用于小桥涵) 桥梁支座类型 钢板、钢筋砼、铸钢或不锈钢 橡胶支座(用于大中桥) (一) 板式橡胶支座检测 1. 板式桥梁橡胶支座的构造特性 胶类: 天然和合成胶 天然胶(适用温度:- 35℃~ 60℃) 氯丁胶(适用温度:- 25℃~ 60℃) 构造特性:板式桥梁橡胶支座通常由若干层橡胶片与以薄钢板为刚性加劲物组合经硫化牢固的粘合为一体。 2. 板式桥梁橡胶支座的检测项目(三部分) 1) 支座力学性能检测项目:极限抗压强度、抗压弹性模量、抗剪弹性模量、老化后抗剪弹性模量、容许剪切角正切值、容许转角正切值、四氟板与不锈钢板摩擦系数(如有四氟板)。 2) 解剖检测(锯开后橡胶层厚度和钢板与橡胶粘贴情况) 3) 尺寸偏差(平面及厚度尺寸) 3. 板式桥梁橡胶支座力学性能检测方法 1) 极限抗压强度 70 MPa 2) 抗压弹模 ( 1)实测抗压弹性模量方法步骤: 准备试验:将支座置于试验加载装置的承压板上,上下承压板与支座接触面不得有油污;对准中心,缓慢加荷至压应力为 MPa在承压板四角对称安装四只位移计; 进行预压:将压应力以( ) MPa /S 的速率连续地增至平均压应力σ =10 MPa,持续 2 分钟,然后以连续均匀的速度将压应力卸至 MPa,持续 5 分钟,记录初始值,绘制应力 应变图,预压三次; 正式加载:每一加载循环自 MPa开始,将压应力以( ) MPa /S 的速率均匀加载至 4 MPa,持续 2 分钟后,采集支座变形值,然后以同样速率每 2 MPa为一级逐级加载,每级持续 2 分钟,采集支座变形数据,直至平均压应力为σ为止,绘制的应力 应变图应呈线性关系。 然后以连续均匀的速度卸载至压应力为 MPa。 10分钟后进行下一加载循环,加载过程应连续进行三次; 结果计算:以承压板的四角所测得的变位平均值作为各级荷载作用下试样的累计压缩变形值δ,按橡胶更多公路工 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资料下载尽在我的主页 专业文档 层的总厚度,求出在各级荷载作用下试样的累计压缩应变值ε。 ( 1)S值的计算:(支座形状系 数 S:即是支座受压面积与其自由膨胀侧面积之比值)。 矩形:S= LOa LOb/2(LOa + LOb)δ 圆形:S= d0/4δ 3) 抗剪弹性模量 ( 1)实测抗剪弹模方法步骤: 准备试验:在试验的承载板上,应使支座顺其短边方向受剪,将试样及中间钢拉板按双剪组合配置好,使试样及中间钢板的对称轴和试验的承载板中心轴处在同一垂直面上,精度应小于 1%的试样短边尺寸。 为防止出现打滑现象,应在上下承载板和中间钢拉板上粘贴高摩擦板,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 在承压板水平向安装两只大标距的位移计(百分表); 将压应力以 ( ) MPa /S 的速率连续地增至平均压应力σ =10 MPa,绘制应力 时间图,并在整个抗剪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调整试验机的剪切试验机构,使水平油缸,负荷传感器的轴线和中间钢拉板的对称轴重合; 预加水平力: 以( ) MPa /S 的速率连续地施加水平剪应力至剪应力τ = MPa,持续5分钟,然后以连续均匀的速度卸至剪应力为 MPa,持续 5 分钟,记录初始值,绘制应力 应变图,预压三次; 正式加载: 每一加载循环自τ = MPa开始,每级剪应力增加 MPa,持续法1分钟,采集支座变形数据,至τ = MPa为止,绘制的应力 应变图应呈线性关系。 然后以连续均匀的速度卸载至剪应力为 MPa。 10分钟后进行下一加载循环试验,加载过程应连续进行三次; 结果计算:以各级荷载作用下百分表测出试样累计水平变形值,按橡胶层总厚度δ,求出各级荷载作用下累计剪切应变值γ。 实测抗剪弹量按公式计算 . 注意:每对检验支座所组成试样的实测抗剪弹性模量 G 为该试样三次加载所得到的三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但各单项结果与算术平均值之间的偏差应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 3%,否则应对该试样重新复核试验一次,如果仍然超过 3%,应请试验机生产厂专业人员对试验机进行检修和检定 ,合格后重新进行试验。 4)抗剪粘结性能试验: 5)抗剪老化试验 将试件置于老化箱内,在( 70177。 2)℃的温度下经 72 小时后取出,在标准温度( 23177。 5)℃下,停放 48 小时后,在标准温度( 23177。 5)℃下进行抗剪老化试验,试验与抗剪弹模方法步骤相同。 4. 判定规则 1)实测的抗压弹模与容许值偏差在177。 20%之内,则满足要求; 2)实测的抗剪弹模与容许值的偏差在177。 15%之内,则满足要求的; 更多公路工 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资料下载尽在我的主页 专业文档 3)在两倍的剪应 力作用下,橡胶层未被剪坏,中间层钢板未断裂错位,卸载后,支座变形恢复正常,则认为是满足抗剪粘结性能要求; 4)试件老化抗剪弹模与规定抗剪弹模的偏差在177。 15%之内,则满足要求; 5)实测剪切角正切值符合容许剪切角正切值,则认为是满足要求的; 6)在不小于70MPa的压应力时,橡胶层未被挤坏,中间层钢板未断裂,四氟板与橡胶未发生剥离,则认为极限抗压强度是满足要求; 7)实测摩擦系数符合容许摩擦系数,则认为是满足要求的; 8)试件的转角正切值,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桥梁在 1/300,钢桥梁在 1/500 时,试件边缘 最小变形值大于或等于零时,则认为转角满足要求; 9)三块(或三组)试样中,有两块(或两组)不能满足要求时,则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 若有一块(或一组)不能满足要求,则应重新抽取三块(或三组)试样进行试验,若仍有一块(或一组)不能满足要求时,则也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 (二)盆式橡胶支座检测 1. 盆式橡胶支座的分类 1)按使用性能分:双向(多)活动盆式橡胶支座( SX),单向活动盆式橡胶支座( DX)和固定盆式橡胶支座( GD)。 2)按适用温度范围分:常温型(- 25℃~ 60℃),耐寒型(- 40℃~ 60℃)。 3. 盆式橡胶支座的检测项目 1)竖向承载力: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支座压缩变形值不得大于支座总高度的 2%,盆环上口径变形值不得大于盆环外口径的千分只 ,支座残余变形值不得超过支座总变形值的 5%。 2)水平承载力:在标准系列中,固定支座在各个方向和单向活动盆式橡胶支座非滑移方向的水平承载力均不得小于支座竖向承载力的 10%,抗振型支座水平承载力均不得小于支座竖向承载力的 20%。 3) 转角: 支座转角不得小于 4)摩阻系数:加 5201 硅脂润滑后,常温型活动盆式橡胶支座摩阻系数最小取 ;耐寒型活动盆式橡 胶支座摩阻系数最小取。 (三)球型桥梁支座检测 1. 球型支座分类:按其水平方向位移特性分:双向活动支座( SX),单向活动支座( DX)和固定支座( GD)。 (含不锈钢板),球冠衬板,下支板,平面聚四氟乙稀板,球面聚四氟乙稀板和防尘结构组成。 更多公路工 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资料下载尽在我的主页 专业文档 3. 支座的检测项目 1)竖向承载力: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支座压缩变形值不得大于支座总高度的 1%。 2)水平承载力:固定支座和单向活动支座的水平承载力为竖向承载力的 10%。 3)转动力矩: 4)摩阻系数:在竖向设计荷 载作用下,聚四氟乙稀板有硅脂润滑条件下摩阻系数:常温(- 25~ 60℃)取;室温(- 40~ 25℃)取。 二 .桥梁伸缩装置检测 (一) 桥梁橡胶伸缩装置的作用及分类 1) 满足桥梁上部结构变形的需要 2) 保证车辆平稳过桥 1) 模数式(适用伸缩量 160~200 0 毫米公路桥梁) 2) 梳齿板式(适用伸缩量小于60毫米的公路桥梁) 3) 橡胶式(板式和组合)(适用伸缩量不大于 120毫米) 4) 异型钢单缝式(适用伸缩量不大于60毫米) (二) 桥梁 橡胶伸缩装置技术要求 :成品的整体性能、外观质量及解剖检验 (三) 桥梁橡胶伸缩装置检验项目 : 1)对模数式伸缩装置取样时应不小于 4 米长并具有 4 个单元变位、支承横梁间距等于 的组装试样进行试验。 2)梳齿板式伸缩装置应取单元加工长度不小于 2 米组装试样进行试验。 3)橡胶伸缩装置应取 1 米长的试样进行试验。 第二节 砼结构构件试验检测及质量评定方法 一 .钻芯法 (一)适应范围 1..对试块抗压强度的测试结果有怀疑时; 、施工或养护不良而发生混凝土质量问题时; 、火 灾、化学侵蚀或其他损害时; 土强度时。 (二)钻芯取样要求 (三)芯样要求:尽可能避免在靠近砼构件的接缝或边缘钻取。 1. 芯样数量 2. 芯样直径:为集料最大粒径的 3 倍,任何情况下不小于 2 倍。 一般为 150100 毫米。 3. 芯样高度:不小于直径,也不应大于直径的 2 倍。 更多公路工 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资料下载尽在我的主页 专业文档 4. 芯样外观检查内容:每个芯样应详细描述有关裂缝、分层、麻面或离析等,并估计集料的最大粒径、形状种类及粗细集料的比例与级配,检查并记录存在气。20xx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桥梁试验检测员考试复习笔记
相关推荐
、石的用量时所具备条件:水灰比,最大粒径,粗骨料的品种。 3混凝土离析的原因:①砂率过小,砂浆数量不足会使混凝土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降低,产生离析和流浆现 象。 ②水灰比③单位用水量④原材料特性。 35 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 : 抗冻性、混凝土的耐磨性、碱咸骨料反应、混凝土的碳化、混凝土的抗侵蚀性。 钢筋 强度的钢材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屈服强度也称屈服极限
D,数据报告公正化 10,检测人员证书到期,发证部门应对其( )进行审核后,方可 决定是否允许其继续从事检测活动。 A,参加继续教育情况 B,参加能力验证情况 C,信用记录 D,业绩 11,测力环经校准,测得力值与百分表读数如下: ( ) 力值 kN 0 1 2 3 4 5 百分表读数 mm 对校准结果确认计算正确的是: A, Y= R2= B, Y=+ R2= C, Y=+ R2= D, Y=
当量 ( 0~)或 亚甲蓝值( 0~amp。 0~)表示。 167。 23 矿料级配 对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范围按照 粗细集料 、沥青与矿粉组成的 结合料 两大部分分为:①以富勒曲线为代表的最大密度线理论 悬浮密实式级配(连续式级配) 对 ② n= 对 ① n=~②矿料级配原理 魏茅斯理论、贝雷法理论(嵌挤密实性级配)。 连续 级配:由大到小连续分布,每一级都占有适当的比例 间断 级配
孔径、用途、制备日期和人员等,以备各项试验之用,若含有多量粗砂少量细粒土 (泥砂或粘土 )的松散土样,应加水润湿松散后,用四分法取出代表性试验,若系净砂,则可用匀土以代表性试样。 4 为配制一定含水量的试样,取过 2 毫米筛的足够试验用的风干土 15 千克,按 步骤计算所需的加水量,然后将所取土样平铺于 不吸水的盘内,用喷雾设备喷洒预计的加水量,并充分拌和,然后装入容器内盖紧,润湿一昼夜备用
清孔不彻底,孔底沉淀厚度超过极限,影响承载力。 5凯斯法对桩头的处理有什么要求。 答:为了确保检测时锤击力的正常传递,桩头顶面应水平、平整,桩头中轴线与桩身中轴线应重合,桩头截面积与原桩身截面积相同,桩头主筋应全部直通至桩顶混凝土保护层下,各主筋应在同一高度上。 距桩顶 1倍桩径范围内,宜用厚度为 35mm 的钢板围裹或距桩顶 倍桩径范围内设置箍筋,间距不宜大于 150mm。 桩顶应设置钢筋网片
12 高级不少于 6 1 0 4 6 面积不少于 1000 600 300 600 800 技术负责人 高级 高级 中级 高级 高级 检师 检师 检师 检师 检师 8 年 5 年 5 年 8 年 8 年 质量负责人 高级 中级 中级 高级 高级 检师 检师 检师 检师 检师 8 年 5 年 5 年 8 年 8 年 检师 材料 公路 桥梁 隧道 交安 机 电 安全 甲 ≥ 3 3 2 2 2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