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13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四年级下册内容摘要:
讨论,教师总结。 教师组织讨论注意事项: 1)、正确处理讨论中出现的争论,随时捕捉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给与表扬鼓励。 2)、认真倾听、分析研究发言中的实质,把讨论引向深入。 3)、控制好讨论的时间。 活动二:作品评价 学生自行放映“笑脸谱” word 文档。 学生通读课本 P40,并完成课本 P40 评价内容。 学生展示答题情况并讨论,教师总结。 活动三:自评与互评 学生分组完成课本 P4041评价表。 三、总结 师: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在信息技术课上都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第八课 拍摄数码相片 教学目标: 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出数码成像的原理,初步感受数码成像的过程。 会使用数码相机,并能依据拍好相片的三原则拍摄以“我家的一天”这主题的相片。 知道九宫格构图方法,能结合好相片三原则评价相片。 教学重点: 拍好相片的三原则,九宫格构图法; 教学难点: 能依据好相片的三原则拍好数码相片。 课时安排: 1 节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 生日聚会上的笑脸,运动场上矫健的身影等等都让我们难以忘怀,怎样才能把这些精彩的瞬间捕捉珍藏呢。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小助手,它可以帮助我们记录生活中各种精彩的画面,大家猜猜它是什么呢。 出示数码相机、平板电脑、电脑摄像头等有照相功能的设备并提问:同学们认识它们吗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有哪些同学会使用数码相机。 揭题:拍摄数码相片。 二、探究活动 (一)、用数码相机拍照 引导学生观察教 材图 8- 2,思考、讨论:对数码相机你有哪些了解。 请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予适当评价。 小结:数码相机是一种利用感光成像元件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照相机,像手机、电脑摄像头、摄像机等都带有照相功能。 讲解、演示用数码相机拍照。 ( 1)打开电池仓,装上电池与存储卡,合上仓盖。 ( 2)打开相机电源,取下镜头盖。 ( 3)将相机的前端镜头对准被摄景物,进行取景。 ( 4)半按快门进行以地焦,对焦成功后,按下快门,完成拍照。 布置任务 1:在电脑教室内取一处景进行拍摄。 教师巡视指导。 请一个学 生上台演示操作,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与指导。 小结:当相机取景框中出现对焦成功的提示时会发出轻声鸣叫,这时说明对焦成功,按下快门,就可以完成拍照。 (二)、怎样拍出好相片 提问:怎样的相片才能称得上是好相片呢。 请几位学生说说,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与鼓励。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好相片的三原则,并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 教师小结:一幅好相片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一幅好相片要突出被摄主体;一幅好相片画面只选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排除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评一评:引导学生观看教材图 8- 图 8- 8,并请学生说说画面表达出的内容。 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与指导,并引导学生正确评价相片。 看一看,说一说:引导学生打开自己拍摄的相片,结合好相片的三原则,认真观察画面内容,评评是否为好相片,说说理由。 教师巡视指导。 (三)、相片的构图常识 展示两张荷花相片(构图前与构图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说说哪张相片看上去画面效果更好,并说说理由。 讲解九宫构图常识: 九宫构图是把画面的上、下、左、右四个边都分成三等分,用直线把对应的点连接起来,构成一个“井”字,井字的四个交叉点就是趣味中 心,把拍摄主体放在四个交叉点上或者是线上,拍摄出来的相片就会有美感。 引导学生根据九宫格构图常识,对刚才所拍摄的主题重新构图,再次拍摄,对比前后画面效果。 请几个学生说说构图后拍摄出的相片画面效果有何不一样。 布置任务 2:依据好相片的三原则和九宫格构图方法,评价 P48 四张相片。 请几个学生说说对相片的评价。 教师小结:初学照相的人常把拍摄主体放在画面的正中间,令画面显得 呆板。 三、总结评价 引导学生完成 P48 的活动评价表,看看自己本节课能得几颗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活动, 回顾数码相机的使用,好相片的三原则及九宫格构图法。 布置作业(创新活动);回家拍摄以“我家的一天”为主题的数码相片。 第九课 整理数码相片 教学目标: 1. 知道相片存入电脑的两种方法,能将数码相机中的相片导入电脑,了解像素的概念 2. 了解光影魔术手的功能,能使用软件浏览数码照片 3. 能使用光影魔术手删除相片,养成及时整理数码相片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将相片存入电脑,浏览、查看、删除相片 教学难点: 像素的概念 课时安排: 1 节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P49 图 91,思考: 为什么图像上会有很多小方格,这 些小方格代表什么。 :用数码相机拍摄景物,实际上是利用图像传感器将图像分成一个个很小的方格,记录每个方格在点阵中的位置和色彩信息数据。 这些方格称为像素。 一幅图片的像素越高,图像的分辨率越高,图像就越精细,看起来就越细腻和清晰。 :上节课已经不知同学们回家拍摄以“我家的一天”为主题的照片,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看看同学们拍的怎样,把一些拍得不好的相片或者不符合主题的相片删除掉,整理出符合主题的相片 :整理数码相片 二、新授 活动一:将照片存入电脑 1. 讲解相片存入电脑的必要性 2. 参照课本 P50页,让学生自学后,上台演示如何将照片存入电脑 3.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先完成任务充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 4. 教师讲解、演示 P51 页,将照片存入电脑的第二种方法。 5. 比一比:两种方法有何不同,各有什么优势 6. 小结: 通过数据线传输:直接用数据线连接电脑,不需要拔内存卡,操作简单。 通过读卡器传输:不需要携带相机,只要把内存卡拔出即可,出门携带方便。 活动二:启动光影魔术手 1. 介绍几种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美图秀秀、光影魔术手、 Photoshop等 2. 启动光影魔术手的方法: ( 1)双击桌面图标 ( 2)开始 —— 程序 —— 光影魔术手 3. 引导学生观察软件窗口的组成 4. 小结:光影魔术手是一款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提供很多相片处理的实用功能,能对相片画质进行改善,个性化效果处理等。 活动三:浏览、查看、删除相片 1. 浏览相片的必要性 浏览相片方便我们从许多相片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相片,整理相片 2. 引导学生浏览“我家的一天”相片 3.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若对某张相片特别感兴趣,想查看相片的画面细节及图像信息,该怎么办。 4. 小组学习,每个小组推选一 幅照片,展示、评价 5. 在查看相片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成像模糊、重复、不合主题等的照片,这些相片通常称为废片,可以将其删除。 6. 学生动手操作,整理自己的“我家的一天”的照片,大组间进行赏析。 三、总结 回顾本课学习,说明浏览、查看、删除相片的操作。 第十课 修补数码相片 教学目标: ,能用自由旋转命令“扶正”相片。 “扶正”后相片留下的白边,能对构图不当的相片再次构图,以达到更好的观赏效果。 补后的相片,并设置图像保存质量的参数。 教学重点: 旋转相片与裁剪相片 教学难点: “扶正”相片,再次构图裁剪相片。 课时安排: 1 节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裁剪前后的相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对比相片的画面效果,说说哪张相片观赏效果好,为什么。 2 .展示一些学生拍摄的存在问题的相片,与学生一起观看,分析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如何解决此类问题。 :一张好的相片包括前期拍摄和后期处理,我们在拍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拍出来的相片不让人满意,比如:相片倾斜、构图不 当等,因此,我们需要对相片做后期处理,借助光影魔术手软件“扶正”相片,再构图、裁剪等等。 :修补数码相片。 二、旋转相片 ,一张横着的,一张竖着的,引导学生说说哪张画面效果看起来更好,思考如何才能让相片竖起来。 :由于构图的需要,有时得把相机竖着拍摄,这样拍摄出来的相片在电脑中查看时是横着的,需要重新竖起来,方便我们观赏画面效果。 :用数码相机当场竖着拍摄一张相片存入电脑,用光影魔术手软件查看横着的相片,让学生明白横着的相片的由来。 P56,从“我家的一天”主题相片中找出横着的相片,旋转相片,把它们竖起来。 ,引导学生保存旋转后的相片。 :很多时候由于我们握相机不够水平,导致拍摄的相片倾斜,影响观赏,遇到这类问题怎么处理。 ,引导学生查看自己拍摄的相片,找出画面倾斜的相片。 P57,小组相互合作,尝试将自己拍摄倾斜的相片:“扶正”。 教师巡视指导。 三、裁剪相片 “扶正”后的相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扶正”相片后留下的白边 影响观赏效果,如何去除呢。 P58,尝试裁剪留有白边的相片。 教师巡视指导。 :因为各种原因,使照相时取景构图不理想,通过裁剪相片,再次构图,是相片后期处理经常性的工作。 P59,操作课本步骤,并结合好相片三原则及九宫格构图法,重新构图,裁剪相片。 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评价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呢。 说说这节课有何收获。 第十一课 让相片更清晰 教学目标: 知道相片过白、过黑产生的原因,会使用光影魔术手调节相片的亮度; 知道相片平淡没有层次感产生的原因,会使用光 影魔术手软件调节相片的对比度; 知道曲线功能可以针对不同亮度的区域进行调节,能用曲线功能调节相片的亮度与对比度。 教学重点: 调节相片的亮度、对比度。 教学难点: 用曲线功能调节相片。 课时安排: 1 节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出示两张过亮、过黑的相片:同学们,你们对这两张相片满意么。 说一说存在什么问题。 生:观察相片后说。 师:由于拍摄时角度、地点、和自然光线等因素,导致一些相片画面过亮或者过黑,影响画面效果。 我们要怎么弥补呢。 出示课题:让相片更清晰 二、探究活动 师:相片过亮或者过黑是 因为拍摄时曝光过度或者曝光不足,通过调节相片的亮度,可以修补这些问题。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参照教材步骤,自己试一试,将老师发送给你的相片,调节到满意的亮度。 学生阅读教材,参照步骤,进行修补照片。 教师巡导,提醒遇到困难的同学向已经完成的同学求教。 老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请同学示范并讲解操作步骤 老师出示几张没有层次感的相片,引导。20xx-13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四年级下册
相关推荐
该工程( )和( )的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 A.施工前 B.施工过程中 C.施工后 D.竣工验收时 E.生产准备时 7措施费包括( )所需要的各项费用。 A.环境保护费 B.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 C.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费 D.工程排污费 E.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 7规费是指( )规定必须缴纳的费用 (简称规费 ) A.政府 B.团体 C.企业 D.有关权力部 门 E.学校
不属于营业外收入的是:( )。 A.固定资产盘盈 B.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C.处置无形资产净收益 D.吸收投资 2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分配,其分配顺序如下所述正确的是( )。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2)可供分配的利润及其分配 (3)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及其分配 (4)未分配利润 A. (1)→ (2)→ (3)→ (4) B. (4)→ (2)→ (3)→ (1) C.
公差带形状与径向全跳动公差带形状相同的那个公差项目是 . A、 圆度 B、圆柱度 C、同轴度 D、位置度 (2 分 )[9]孔的最小实体尺寸是其 . A、最大极限尺寸 B、最小极限尺寸 C、基本尺寸 D、实际尺寸 (2 分 )[10]工件为( )时需要校对量规。 A、轴 B、孔 C、孔和轴 四、多项选择题 (3 小题 ,共 分 ) (2 分 )[1]属于形状公差的有 A、圆柱度。 B、平面度。
低山区:主要分布在大港、蔡岭等乡镇,面积较小,海拔 500 米以上的面积 仅 2平方公里,主要山峰为三尖源、黄土凸,山势挺拔陡峻,坡度多大于 36 度,比高 200 米左右,植被茂密,以针阔叶混交林为主。 高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大港、鸣山、中馆、土塘、汪墩、苏山、阳峰等乡镇邻近低山周围,海拔 300500 米,比高小于 200 米,坡度较缓,大多小于 25 度,面积约 平方公里,丘顶起伏,植被较好
持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时而以读代讲,读文自悟;时而鼓励学生各抒已见,滔滔不绝;时而以欣赏、倾听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把握好课堂调控,努力克服课堂纪律涣散的局面,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抓两头,顾中间”,强化过关 为了继续巩固语文成绩,本学期仍然在做好优生的培养,提高优秀率和抓好学困生,努力提高合格率的同时兼顾中间生。 让优生“吃好、吃饱”,让差生学习有兴趣
C 和散 热 片≈ 2 0 m m 图 2 调 Q 实验装置 1) 安装 Cr4+:YAG 晶体,在准直器前准直后放入谐振腔内。 LD 电流调到 ,观察输出的平均功率,微调调整架,使激光输出平均功率最大; 2) 降低 LD 电流到零。 然后从小到大缓慢增加,测量 、 、 时输出脉冲的平均功率; 3) 安装探测器,取三个不同的 LD 工作电流( 、 、 ),分别测量输出脉冲的脉宽、重复频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