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报告内容摘要:

低山区:主要分布在大港、蔡岭等乡镇,面积较小,海拔 500 米以上的面积 仅 2平方公里,主要山峰为三尖源、黄土凸,山势挺拔陡峻,坡度多大于 36 度,比高 200 米左右,植被茂密,以针阔叶混交林为主。 高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大港、鸣山、中馆、土塘、汪墩、苏山、阳峰等乡镇邻近低山周围,海拔 300500 米,比高小于 200 米,坡度较缓,大多小于 25 度,面积约 平方公里,丘顶起伏,植被较好。 中丘陵区:分布在春桥、狮山、大沙、左里等乡镇邻近高丘陵地带,海拔 200300 米之间,比高小于 100 米,坡度 15 至 25 度,面积约 87 平方公里,丘陵多呈浑圆形、馒头状,植被一般较好。 低丘陵区:主要分 布在徐埠、汪墩、北山、都昌镇、大树、大沙、和合、阳峰、三汊港、鸣山、中馆、狮山等乡镇,海拔高程小于 200米,比高小于 50 米,面积约 105 平方公里,地貌多呈龙岗状,植被覆盖率在 20%左右。 缓丘岗地:主要分布在大树、和合、大沙、三汊港、中馆、狮山等乡镇,海拔 50100 米,面积 平方公里,比高几米到几十米,地面比较平缓,多已开垦农作。 低残丘滨湖河谷堆积平地:为境内的一级阶地,海拔 1750 米,面积 1090 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南峰、芗溪、万户、土塘、周溪、西源、大沙、和合、都昌镇、北山、汪墩、左里、多 宝、春桥、徐埠、蔡岭等乡镇,为都昌县主要开垦耕地。 鄱阳湖区:都昌县涉及 20 个乡镇沿湖而居,所辖湖区,湖底北高南低,湖底海拔高程一般在 1416 米,最低 1013 米。 九江市都昌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报告 6 气候特点 都昌地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且受鄱阳湖大水体影响,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日照 充足、热量丰富、结冰期短、 无霜期 长,春秋季短、夏冬季长。 据气象记录,春季始日平均出现在 3 月24 日(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0℃的初日为春季的开始),持续约65 天。 夏季始日平均出现在 5 月 28 日(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22℃的初日为夏季的始日),持续约 119 天。 秋季始日平均出现在 9 月24 日(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22℃的终日后一天为秋季的始日),持续约 59 天。 冬季始日平均出现在 11 月 22 日(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0℃的终日后一日为冬季的始日),持续约 122 天。 冬春之交常遭寒潮侵袭,天气冷 暖多变、阴晴不定;春夏之交受冷暖气团交替控制,梅雨连绵,终日阴霾;夏秋之交副高居久不退,天气晴热,干旱少雨;秋冬之时,北方冷空气强烈南侵,气温骤降、霜冻地寒。 气温:年际平均气温为 ℃,变化幅度在 16℃ — 17℃之间。 气温日较差为 ℃。 1 月最冷,平均气温 ℃, 7 月最热,平均气温 ℃。 累年各月平均值顺序为: ℃、 ℃、 ℃、 ℃、℃、 ℃、 ℃、 ℃、 ℃、 ℃、 ℃、 ℃。 积温:年平均≥℃的活动积温为 5800— 6500℃。 地温:年平均地表温度 ℃。 无霜期、无霜冻期:累年平均无霜期 261 天,无霜期最长 300天,最短 227 天。 全年平均无霜冻期 271 天,最长可达 300 天,最短239 天。 日照:累年平均 日照时数 小时,日照率 47%。 降水: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径流系数为。 蒸发量及干燥度:累年平均蒸发量为 毫米。 累年平均九江市都昌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报告 7 蒸 发量大于降水量,相对湿度 78%,干燥度。 河流水系 都昌水系发达,河港纵横,共有大小河港 39 条,总长 公里。 按其流向,大致可分为大港、大西湖、新妙湖、大输湖、大沔池、洲家湖、团子口七大水系。 水系河港随山脉走向而注入鄱阳湖。 因此,都昌县受鄱阳湖影响较大,全县 24 个乡(镇)有 20 个傍靠鄱阳湖,湖岸线全长 108km。 工程地质 都昌县地质主要为元古界板溪群和第四系冲残积湖积层所构成,元古界板溪群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的低山、高丘陵、中丘陵地区,地质以泥质岩、花岗岩为主;第 四系冲残积湖积层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低丘和湖滨地区,地质以第四纪红色粘土和河流冲积层为主。 水文地质 都昌县地下水根据赋存及埋藏特性,可分为基岩裂隙水和孔隙潜水两种类型。 ( 1)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中元古界双桥山群上亚群( Pt2sh2)地层的断层破碎带及节理裂隙中,其赋存迳流及岩体的透水性受断裂构造、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及充填状况、岩体风化程度和地下水补给条件所控制,主要沿断层破碎带、风化强烈的节理裂隙密集带中形成富水带,接受大气降水或地下水补给,排泄于盆地及河沟内。 ( 2)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 四系全新统冲积的砂类土层及粗粒相残坡积层中,水量不丰,接受大气降水和基岩裂隙水补给,向河床及低洼地带排泄。 社会经济简况 九江市都昌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报告 8 行政区划 都昌县土地总面积 ,其中陆地面积 (含内陆水域面积。 陆地面积中有耕地 万亩占总面积的%,其中水田 万亩,旱地 万亩。 辖 24 个乡(镇) 298个行政村(包含 39 个居民委员会), 4352 个村小组, 267351 户,截止 2020 年年末全县总人口 810480 人,其中农业人口 681380 人,非农业人口 129100 人。 经济概况 2020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747924万元,工业产值 1600181万元,农业产值 299315 万元,第三产业产值 232656 万元,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4775元。 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 水资源总量 根据《都昌县水资源调查及区划报告》提供,该县地表水水资源比较丰富,全县地表水资源总量约为 11 亿 m3。 已建成各类蓄水工程1 万余座,可供水 m3,绝大部分用于农田灌溉。 鄱阳湖过境水年提取量 ~ m3。 水资源开发利用 都昌县水资源中,地表水尚称丰富,地下水资源较少。 地表水:都昌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径流系数为 ,全县水资源总量约为 亿 m3,人均水资源量 1536 m3。 但由于在地区时空上分布不均匀,年际年内变化较大,径流利用存在诸多困难,目前利用率约为 27%。 地下水:都昌县地下水资源较小,由于无区域地下水资源量的详细调查数据,地下水资源量采用径流模数法进行估算。 根据省水九江市都昌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报告 9 文总站编制的地下水资源中有关都昌县的资料分析,区域地下水模数约为 10 万 m3/km2,则全县境内地下水资源总量为 亿 m3。 目前大部分没有开发,只是少数地区打了一些水井,且多为浅井。 过境水:都昌县地处鄱阳湖滨,丰富的鄱阳湖过境客水为各方面用水提供了充分的水源。 据估算,每年利用电力及机械在鄱阳湖取用水量约 6000万 m3,特旱年则高达 亿 m3。 水能:由于河床起伏平缓,河流短、落差小,都昌县水能资源不是很大,理论蕴藏量多年平均为 ,可开发的为 1803kw,占 %。 已经开发的 17 站,装机 1406kw,占理论蕴藏量的 %,占可开发量的 %。 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均为淡水,其铜、铅、硫酸根离子、总硬度均在允许范围内。 目前一部分地表水污染较为严重,但绝大部分地表水特别是地下水是完全可以作为生活饮用水。 全县现有农村供水能力 20 m3/d 及以上的小型饮水工程 19 处,设计供水规模 62031m3/d(不含县城区),现状供水人口 万人。 都昌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用户基本上为传统用水户,分别是农业灌溉、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用水。 据统计, 2020 年,都昌县农业灌溉用水 亿 m3,占地表水资源量的 1/4;居民生活用地表水 亿 m3,占地表水 资源量的 %,居民生活用自掘井水 亿m3,占地下水资源量的 %;企业生产用水 万 m3,不足占地表水资源量的 0. 1%。 各类用户所用水量为全县地表水资源总量的%。 全县水资源主要开发利用现状年统计情况见表 11。 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 近年来都昌县水资源有了一定程度的利用,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都昌的新要求相比,还存九江市都昌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报告 10 在较大差距。 ( 1)防洪安全保障程度不高。 一是堤防工程防洪能力不足。 自“ 98”大水后,全县除县城、矶山联圩列入鄱阳湖二 期治理项目外,其它中小堤防基本没有进行除险加固,防洪安全保障能力差,标准低,险工险段多,防洪标准仅 3~ 10 年一遇。 二是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还没有完成。 尤其是小( 2)型水库和众多山塘,病险严重,多年来未进行处理,防洪标准低,没有达到现行规范要求。 三是小河流尚未进行系统治理,河港淤塞,局部洪涝灾害时有发生,山洪、泥石流监测与防御能力较低。 四是防洪排涝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主要易涝区排涝能力不足,防汛抗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应对气候变化和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能力还不强。 ( 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现有灌溉工程绝大多数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兴建,标准低,不少工程带病运行,效益衰减。 近年来国家投资对中、小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这些水库工程开始具备了原设计的灌溉能力。 目前全县中、小型水库的灌溉能力为 亿m3,可全县实际需要的灌溉水量约 亿 m3,水源工程供水能力仍显不足,特别是农田灌溉配套设施不全,导致全县尚有 万亩农田灌溉仍处于灌溉无保证,抗旱能力不足、人种天养、听天由命的状态。 ( 3)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尚不完善。 都昌县水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配置能力不高,水资源利用方 式粗放,加上现有工农业生产、生活供水基础设施薄弱,工程型缺水仍然存在,部分区域存在资源型和水质型缺水,城市供水水源单一,缺少应有的应急备用水源,难以应对特大干旱、水污染等引发的供水危机。 全县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和高效利用体系尚不完善,重点地区水资源调配能力还不强,城镇化、工业九江市都昌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报告 11 化和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有待加强。 ( 4)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仍较突出。 污染水、局部地区季节性缺水等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全县预计还有约 万人的饮水安全尚未得到解决。 随着有机氯和有机磷等化学农药的大量广泛的使用 ,人畜饮水安全问题已凸现,地表水水质污染已有苗头,以氨污染最为严重,其次为亚硝酸根。 山、塘、堰内农药瓶随处可见。 ( 5)水利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目前,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还有待完善,“重建轻管”、“重规模轻效益”、“重骨干轻配套”、“重经济轻生态”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水利投融资体制和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等有待进一步深化;水价改革还不到位,水价形成机制与水资源紧缺状况还不相适应。 农村水利改革进展相对缓慢,基层水管单位机制不活,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不足,管理设施陈旧落后,职工队伍不稳,人员素质有待提 高,基层水 利发展后劲不足,建设管理粗放,管理水平急待提高。 九江市都昌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报告 12 表 11 都昌县地表地下水资源主要开发和利用情况现状全年统计表 水资源 农业灌溉用水 居民生活用水 企业生产用水 总利用 水量(亿m3) 总利用比例( %) 类别 数量 (亿m3) 灌溉 面积 (万亩) 综合灌 溉定额 ( m3/亩) 灌溉 水量 (亿m3) 利 用 比例( %) 用水 人数(人) 用水 定额( m3/d) 用水量(亿m3) 利用 比例( %) 企业产值(万元) 用水 定额 ( m3/万元) 用水量 (万m3) 利用 比例( %) 地表水 490 202024 46909 地下水 610456 合计 810480 46909 九江市都昌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报告 13 农村饮水工程基本情况 都昌县农村饮水项目历经本世纪初期国家财政补助资金,重点解决了一部分农村饮水困难,主要以分散式打井,户建为主。 都昌县农村饮水工作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上世纪 70~ 80 年代,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和小型农田水利补助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筹措支持农村解决饮水困难;二是上世纪 90 年代,通过财政资金和以工代赈渠道增加收入;三是从 2020 年开始,全县农村从“饮水解困”到“饮水安全”的阶段性转变,特别是从 2020 年开始,全面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计划的分期实施,兴建了一批农村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饮水由“解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