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济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息化能力建设考试的题库(全)内容摘要:

产业的重要特征是(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 ) 22.常见的语法信息组织方法有(字序组织法) 23.从技术手段和技术坏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电子化 自动化 网络化 智能化) 24.教育信息化主要 指在教育系统留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教学手段) 25.下列不是影响系统维护的主要因素的是(可修改性) 26.网络及其安全技术是电子政务实施的首要技术 电子政务网络一般由(内网 专网 外网)三部分组成 27.目前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国家高校“数字校园”中小学“校校通”( 城域网 )和现代远程教育四个工程 28.系统分析报告不包括的是(系统决策分析) 29.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30.管理大师鲁克说过:(无法度量就 无法管理)这句话强调评价了对管理的重要性。 31.系统分析工作中重要的基础工作是(需求调查) 32.信息社会指标分为( 3 )大类 33.信息化指数是反映(社会经济信息化)的总指标 34.不是信息系统开发阶段的是(系统计划) 35.应设立(第一信息)部门产值,第二信息部门等指标 36.(投入产出)什么分析法是对具有复杂联系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 37.以下不是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的是(运行) 38.信息化建设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工作方式 社会信息结构(信息人才)等各个方法 39.信息产业分 为( 3 个 )部门 40.以下(组织制度)是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的基础部分。 41.信息经济核算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提出的。 42.在信息化指法中“通信主体水平”用字母( P)表示 43.以启发式教育方式将人类专家的知识呈现出来的计算机程序系统(专家系统) 44.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 )两个方面的内容 45.市场恒古不变的主题是(降低成本) 46.资源配置手段最主要的是(市场) 47.信息系统的早期表现形式(数据处理系统) 48.信息资源供需变化的指示器是(价格) 49.完全竞争的市场具 备的特点(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50.以下不是竞争战略的是(产品科技性战略) 51.以下不是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是( 信息资源的科学技术配置 ) 52.(资源配置)在改进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3.(信息优势)是企业在信息时代市场竞争中生存和立足的根本 54.以下不是时间成本包括的内容的是(用户的购买成本) 55.(外部效应)是指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在运作过程中对其他组织或个人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收益 56.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市场) 57.以下不是政府干预的表现形式的是(基于内部效应的政府干预) 58.在竞争环境分析中,(环境扫描)是一种重要信息分析能力。 59.企业竞争力的(延展性)保证了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的成功 60.(处理过程设计)的关键是用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来描述每个模块内部的执行过程。 多选 1.信息化能力的原则除了系统性与导向性相结合的原则外还有( ) A. 科学性与可操性相结合 B. 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 D.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2.以下哪个符合信息化能力评价的意义( ) A. 有利于规划信息化 管理 C. 能优化配置信息资源 D. 促进信息经济的发展 3.信息指数法分为( ) B. 信息化指数法 C. 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 D. 信息化综合指数法 4.多指标综合法分为哪三种( ) A. 信息化综合指数法 B. 综合评分法 C. 多元分析法 5.教育信息化建设要为素质教育服务注重培养( )创新素质等 A. 身心素质 B. 文化素质 C. 专业素质 D. 政治素质 6.教育信息化的特点( ) A. 教育资源数字化 B. 教学方式多元化 D. 教育理念现代化 7.信息化有哪三个方面的意义( ) A. 企业组织内的数据信息化 B. 作业与管理流程信息 D. 决策信息化 8.电子商务的应用系统由( )组成 A. 企业内联网 C. 企业外联网 D. 因特网 9.信息化就是要以( )方式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 A. 数字化 B. 网络化 C. 个性化 10.以下为信息资源的主要经济特征表现的是( ) A. 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 B. 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C. 共享性 D. 稀缺性 1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A. 巨型化、高速化、大规模 集成化 B. 微型化、多功能化、个人化 D. 网络化 12.信息分析的内容包括( ) A. 科学技术信息分析 B. 经济技术分析 C. 市场信息分析 13.逻辑思维法包括( ) A. 比较法 B. 分析与综合法 C. 推理法 14.有效配置信息资源有利于( ) A. 更好地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B. 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C. 防止信息污染,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15.信息分析成果的类型( ) A. 消费类成果 B. 数据类成果 C. 研究报告类成果 16.信息分析的作用有( ) A. 为科学决策服务 B. 为研究与开发服务 C. 为市场开拓服务 17.影响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因素的是( ) A. 市场竞争和价格体系 B. 管理体制 C. 信息资源使用者情况 D. 技术和资源条件 18.信息分析的特点有( ) A. 科学性 B. 针对性 C. 系统性 D. 近似性 E. 局限性 19.信息检索类型有( ) A. 文献检索 B. 事实检索 C. 数据检索 D. 概念检索 20.使用者具备以下( )可以提高信息资源效用。 B. 资源使用者接受教育的程度 C. 资源使用者的职业状况 D. 资源使用者的工资水平 21.信息化能力的表现形式有( ) A. 信息素养 B. 信息意识 22.信息系统主要有( )组成的人机系统。 A. 计算机硬件软件 B. 网络和通信设备 C. 信息资源 23.信息系统的划分层次( ) B. 战略计划 C. 管理控制 D. 操作控制 24.信息化表现的能力有( ) A. 信息系统开发能力 B. 信息组织与检索能力 C. 信息分析与服务能力 D. 领域信息化能力 25.信息系统包括( ) A. 数据处理系统 B. 管理信息系统 C. 据侧支持系统 D. 专家系 统 26.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的领域有( ) A. 营销领域 B. 高层管理和决策领域 C. 人力资源领域 27.信息检索包括的步骤( ) A. 要求分析 B. 检索策略制订 C. 信息获取 28.信息组织本质的依据是事物的属性,事物的多种属性又可归纳为( )类型 A. 形式 B. 内容 C. 效用 29.信息组织的工作原理( ) A. 本质依据 C. 阶段划分 D. 阶段划分 30.信息组织的基本要求表现为( ) A. 信息内容有序化 B. 信息流向明确化 D. 信息数量精约化 31.一次网络信 息组织方式包括( ) A. 文件方式 B. 超媒体方式 C. 网站方式 32.企业信息化包括的内容( ) A. 企业工作流程信息化 B. 企业商务流程信息化 C. 企业科学技术流程信息化 D. 企业运作管理信息化 1.信息组织本质的依据是事物的属性,事物的多种属性又可归纳为(形式、内容、效用)类型。 2.信息检索包括的步骤:要求分析、检索策略制订、信息获取 3.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