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内容摘要:

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它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 2)“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 “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中央人民政府。 ②两种制 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两种制度将长期并存,互惠互利。 ③“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台湾将享有更多的自治权)。 此外,在国务院授权之下还可以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处理某些涉外事务。 ( 3)实行“一国两制”,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补充: 特别 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比 较 特别行政区 民族自治区 不同 设立的地区不同 在港、澳、台地区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点 自治程度不同 享有高度自治权 P35 有一定的自治权 社会制度不同 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解决的问题不同 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设立。 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少数民族群众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愿望而设立。 作用不同 对于保持香港、澳门、台湾的繁荣与稳定 ,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民族的自治平等结合起来 ,把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繁荣发展结合起来 ,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少数民族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共 同 点 二者都享有自治权 ,而不是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实现的地方行政区域。 (三)我国的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 P42 (1)国家机构 ①国家机关的总和就是国家机构。 ②组成:纵向看: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机关; 横行看: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国家机关。 ③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的关系 —— 国家 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 因为国家机构本质是统治阶级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其阶级性质与国家性质一致,并体现国家的阶级性质;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 因为国家职能是国家机构设置的主要根据,而国家机构是国家职能的载体。 国家机构的具体设置是应国家职能的需要而产生的,并随国家职能的变化而变化。 ( 2)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 —— 近现代国家,根据国家职能,一般都设有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暴力机关等。 ① 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在实际上或形式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 国家元首不是个人权力的体现,而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 关,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机构中处于实质或象征性的首脑地位。 ② 立法机关是指有权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的机关,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 行政机关又称国家管理机关,通常称为政府,是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 按其管辖范围,又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④ 司法机关是国家行使审判、监督守法的机关,主要包括法院,广义上还包括检察院等机关。 ⑤ 暴力机关是国家机构中的特殊组成部分,包括国家的常备军、警察、监狱等暴力机关和设施。 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 P45 ( 1)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 ( 2) 我国的国家机构 ,按其类别可分为五部分: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 按其层级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 ( 3)我国中央国家机关的职权 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它拥有最高的四大权 —— 立法、行政、任免和监督权。 ② 国家主席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④ 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属于司法体系 P47 ⑤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国家检察机关。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⑥ 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我国最高的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1◆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P49 (1)民主集中制原则 (树立民主意识 )。 是指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第一、在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方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第二、在国家权力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方面,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负责,受它监督。 第三、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 关的关系方面,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2)对人民负责原则 (树立公仆意识)。 这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 第一、密切联系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第二、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接受人民的监督。 第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依法治国原则 (见下分析) 1★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2)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4)在我国,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建立起来的,宪法和法律是国家机关存在的依据,也是其行使权力的依据。 (5)要求: 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 ;( 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 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 ;(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 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 法必究 ,时对司法机关的最基本要求。 (四)我国公民与国家 1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P54 (1)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 P54 (2)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包括:第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第二、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监督权,包括对国家权利机关组成人员即人民代表的监督和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 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P5458 (3)国家不仅以宪法确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而且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表现在:第一、制定法律、法规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第二、制裁和惩罚侵犯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行为。 1★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P60 ( 1)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①重要性: 国家的统一,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②在于维护。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 族团结要做到:捍卫国家主权不被侵犯,与一切危害国家主权的行为做坚决的斗争;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坚决反对一切侵略、占领和割让、出卖国家领土的行为;捍卫国家政权及其统一,与颠覆国家政权和分裂国家政权的行为做坚决的斗争;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坚决反对一切民族歧视、民族分裂行为。 ( 2)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①重要性: 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②怎样维护。 维护国家安全应做到:严守国家秘密;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工作任务 提供便利条件和协助;发现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应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 维护国家荣誉应做到:要增强民族自豪感;要增强民族自信心;要增强民族自尊心。 维护国家利益应做到:努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必须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进行斗争。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P62 ( 1)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公民同违法侵权和腐败现象做斗争的法律武器。 ( 2)含义: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是指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和平等地适用法律。 第一、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二、如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第三、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制裁。 (享有权利、履行义务、违法犯罪受到的制裁都是平等的)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P64 ( 1)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不可分的。 ① 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 ② 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国家保障公民充分 享有和行使权利,使公民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更加自觉地履行公民的义务;另一方面,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必然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 2)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必须同时履行消费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①我们要珍惜公民权利。 因为公民意识的核心是权利意识。 ②我们要自觉公民履行义务。 即:履行对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应尽的责任。 1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P64 (1)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国家为公民着想,依法保障公民权利 ;公民也应该为国家着想,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国家利益。 (2)公民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也会产生一些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3)我国公民在对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应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法制的轨道上行使权利。 二、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 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