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220—内容摘要:
9. 0. 7 同电压等级同杆架设的双回线路或 lkV~ 10kV、 lkV以下同杆架设的线路、横担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表 9. 0. 7 所列数值。 9. 0. 8 同电压等级同杆架设的双回绝缘线路或 IkV~IOkV、 lkV以下同杆架设的绝缘线路、横担问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表 9. 0. 8 所列数值。 9. 0. 9 1kV~10kV配电线路与 35kV线路同杆架设时,两线路导线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2. Om。 1kV~10kV配电线路与 66kV线路同杆架设时,两线路导线间的垂直距离不宜小于 3. 5m,当 lkV~ 10kV配电线路采用绝缘 导线时,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3. Om。 9. 0. 10 lkV~lOkV配电线路架设在同一横担上的导线,其截面差不宜大于三级。 9. 0. 11 配电线路每相的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的过引线、引下线或导线之间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l lkV~10kV为 0. 3m。 2 lkV以下为 O. 15m。 3 lkV~lOkV引下线与 lkV以下的配电线路导线间距离不应小于 0. 2m。 9. 0. 12 配电线路的导线与拉线、电杆或构架间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1 1kV~10kV为 0. 2m。 2 lkV以下为 0. 1m。 10 电杆、拉线和基础 10. 0. 1 杆塔结构构件及其连接的承载力 (强度和稳定 )计算,应采用荷载设计值:变形、抗裂、裂缝、地基和基础稳定计算,均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10. 0. 2 杆塔结构构件的承载力的设计采用的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和杆塔结构式的变形、裂缝、抗裂计算采用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应按 GB 50061 的规定设计。 型钢、混凝土、钢筋的强度设计值和标准值,应按 GB 50061 的规定设计。 10. 0. 3 各型电杆应按下列荷载条件进行计算: 1 最大风速、无冰、未断线。 2 覆冰、相应风速、未断线。 3 最低气温、无冰、无风、未断线 (适用于转角杆和终端杆 )。 10. 0. 4 各杆塔均应按以下 3 种风向计算杆身、导线的风荷载: 1 风向与线路方向相垂直 (转角杆应按转角等分线方向 )。 2 风向与线路方向的夹角成 60176。 或 45176。 3 风向与线路方向相同。 10. 0. 5 风向与线路方向在各种角度情况下,杆塔、导线的风荷载,其垂直线路方向分皿和顺线路方向分量,应符合 GB 50061 的规定。 10. 0. 6 杆塔的风振系数 β,当杆塔高度为 30m 以下时取 1. 0。 10. 0. 7 风荷载档距系数 α,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1 风速 20m/ s 以下, α=1. 0。 2 风速 (20~29)m/ s, α=0. 85。 3 风速 (30~34)m/ s, α=0. 75。 4 风速 35m/ s 及以上, α=0. 7。 10. 0. 8 配电线路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应采用定型产品。 电杆构造的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10. 0. 9 配电线路采用的横担应按受力情况进行强度计算,选用应规格化。 采用钢材横担时,其规格不应小于: ∠ 63mm∠ 63mm6mm。 钢材的横担及附件应热镀锌。 10. 0. 10 拉线应根据电杆的受力情况装设。 拉线与电杆的夹角宜采用 45176。 当受地形限制可适当减小,且不应小于 30176。 10. 0. 11 跨越道路的水平拉线,对路边缘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6m。 拉线柱的倾斜角宜采用 10176。 ~ 20176。 跨越电车行车线的水平拉线,对路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9m。 10. 0. 12 拉线应采用镀锌钢绞线,其截面应按受力情况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 25mm2。 10. 0. 13 空旷地区配电线路连续直线杆超过 10基时,宜装设防风拉线。 10. 0. 14 钢筋混凝土电杆,当设置拉线绝缘子时,在断拉线情况下拉线绝缘子距地面处不应小于2. 5m,地面范围的拉线应设置保护套。 10. 0. 15 拉线棒的直径应根据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 16mm。 拉线棒应热镀锌。 腐蚀地区拉线棒直径应适当加大 2mm~4mm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腐措施。 10. 0. 16 电杆基础应结合当地的运行经验、材料来源、地质情况等条件进行设计。 10. 0. 17 电杆埋设深度应计算确定。 单回路的配电线路电杆埋设深度宜采用表 10. 0. 17所列数值。 10. 0. 18 多回路的配电线路验算电杆基础底面压应力、抗拔稳定、倾覆稳定时,应符合 GB 50061的规定。 10. 0. 19 现浇基础的混凝土强度不宜低于 C15级,预制基础的混凝 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20 级。 10. 0. 20 采用岩石制做的底盘、卡盘、拉线盘应选择结构完整、质地坚硬的石料 (如花岗岩等 ),且应进行试验和鉴定。 10. 0. 21 配电线路采用钢管杆时,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定。 钢管杆的基础型式、基础的倾覆稳定应符合 DL/T 5130 的规定。 11 变压器台和开关设备 11. 0. 1 配电变压器台的设置,其位置应在负荷中心或附近便于更换和检修设备的地段。 11. 0. 2 下列类型的电杆不宜装设变压器台: 1 转角、分支电杆。 2 设有接户线或电缆头的电杆。 3 设有线路开关设备的电 杆。 4 交叉路口的电杆。 5 低压接户线较多的电杆。 6 人员易于触及或人员密集地段的电杆。 7 有严重污秽地段的电杆。 11. 0. 3 400kVA及以下的变压器,宜采用柱上式变压器台。 400kVA 以上的变压器,宜采用室内装置。 当采用箱式变压器或落地式变台时,应综合考虑使用性质、周围环境等条件。 11. 0. 4 柱上式变压器台底部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 2. 5m。 其带电部分,应综合考虑周围环境等条件。 落地式变压器台应装设固定围栏,围栏与带电部分间的安全净距,应符合 GB 50060 的规定。 11. 0. 5 变压器 台的引下线、引上线和母线应采用多股铜芯绝缘线,其截面应按变压器额定电流选择,且不应小于 16mm2。 变压器的一、二次侧应装设相。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220—
相关推荐
不足 1 米,安全隐患较大;同时,城内的低压线路都是网改时的导线,大部分线径 都是LGJ70/ LGJ50/8 型的裸铝线,不满足城区发展需要 由 10kV 城西线供电,低压供电线路为城网改造时的 LGJ70/10 型裸铝导线。 现 贵州电网公司 都匀 供电局 三都 县 2020 年 10kV 及以下线路工程初步设计 (代可研) 说明书 17 随着城区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城内新建的居住房越来越多
2A。 招标方 可以提供温控装置的电源为 :交流 220V。 温控装置 应提供远方跳闸和报警的接点各两付供 招标方 使用。 变压器温控装置应 将信号引出 接至端子排 (输入输出端子应采用接插件结构) ,并 至少具有以下功能: ( 1) 三相绕组 和铁芯 温度巡检及最大值显示; ( 2) 超温报警; ( 3) 超温跳闸; ( 4) 温控装置和冷却风扇故障 报警。 ( 5) 冷却风扇 运行 /停止
队 自检合格 年 月 日 项 目 部 自检合格 年 月 日 监 理 年 月 日 Q/CSG 411002- 2020 【 H089】 Q/CSG 表 电缆管道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工程编号: Q/CSG 表 单项工程名称 运行线路名称 线路设计名称 起止位置 电缆 管道长度( km) 工序 检 验 项 目 性质 质 量标准 施工单位自检结果 敷 管 直 埋 直埋管距地面深度 (混凝土内除外)
脐帮赫岩抚制挑受乳恫蔗委叙寓敲骏砧嚎辕辑铅验簿涝糯彬歹彬膀扒曙逐索蛮闪趟立润瑶承谅妹窖眨膛鸡钓苗础钞淹员米廓话阿窝纸阶寞兹 先手动,后电动。 1080m3高炉试车方案炼铁厂 1080m3高炉工程设备试车方案编制:审核:批准:炼铁厂 2020— 810炼铁厂 1080m3高炉工程设备试车方案目录 1080m3高炉给排水系统水试压开口机试运转方案液压系统及其控制设备试运转方案液压泥炮试车方案
通过在挂蓝结构的改进,以及在施工段设置防护棚架来确保挂蓝施工时挂蓝下方的行人车辆的安全。 除挂蓝结构的优化加强外,我工区另外还会从整个挂蓝施工的过程控制上采取相应的安全施工控制措施,在公路上部施工节段走行过程中应严格检查挂蓝各防护部件的连接稳固,各锚固杆件连接牢固,并在走行过程中按照施工作业顺序紧放导链等悬挂牵引设备,“T”构两端挂篮走行专人指挥,保证同步走行。 走行到位后支垫平稳
43 模拟连 进入弯道前未减速至通过弯道所需的速度 不合格 无 GA/T —2020 7 44 续急弯山区路行驶 a 弯道内占用对方车道 不合格 无 45 转弯过程中方向控制不稳,车轮轧弯道中心线或道路边缘线 不合格 无 46 进入弯道前未鸣 喇叭 扣 10分 无 47 模拟隧道行驶 a 驶 抵 隧道 时 未减速或未开启前 照 灯 不合格 无 48 驶 入 隧道后 不按规定车道行驶、变道 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