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内容摘要:

端位置正确而柱身偏离轴线,造成柱身弯曲。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细而高的钢筋混凝土柱中。 原因分析 : 因模板刚度不够,柱相对两侧的斜向支撑位置不对称、不牢固,使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相对两侧受力大小不一而弯曲变形。 防治措施 : 1)加强柱模板本身刚度和整体性。 2)沿柱高相对两侧的同高度增设斜向支撑和横向拉结杆。 4 、 梁柱接 头混凝土跑模、胀模及漏浆 现象 : 在现浇混凝土框架施工中,梁柱接头部位模板容易出现跑模、漏浆现象。 原因分析 : 1)采用的 钢模板 已周转数次,本身不规整,拼接后缝隙大,容易产生漏浆。 2)使用普通 钢模板 在梁柱接头处支模,常因柱截面不符合模数,另需补充部分木模拼接。 因钢模与木模连接困难,只能用钉子从销孔中钉住木模,致使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在动荷载作用下因固定不牢而产生位移。 预防措施 : 1)增加模板刚度。 梁高小于400mm时,采用形卡设于柱外250mm处,其余每隔600mm设一道;当梁高大于400mm但小于600 mm时,采用预埋PVC管穿 12螺栓 固定,第一道设于柱侧100mm处,其余的每隔600mm设一道;当梁高大于800mm且小于1000mm时,采用预埋塑料管穿14螺栓 固定,第一道也设于柱侧100mm处,其余每隔500mm设一道,崧泽绿地花苑( D 地块) 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1 并分上下两排设置,上排距梁顶下250mm,下排离梁底上250mm。 螺栓应固定在梁侧模板的竖楞上,拧紧螺帽。 2)在梁柱接头1000mm范围内的木模内侧绷一层纤维布,以遮盖模板水平和垂直拼缝。 3)改变模板安装传统的排模顺序,即柱模采取从柱顶向柱底排模方法,梁模则由梁柱接头处向跨中排模,使 不合 钢模板 模数需用木板拼装的部位分别留在柱子根部和梁的跨中。 4)按梁柱接头部位形状尺寸制 成异型钢模进行 组装,以改变组合钢模与木板拼装的状况。 同时要求异型钢模周边肋高、肋上销孔孔距与孔洞直径均与现行的组合钢模相同,便于相互连接组装,以加强梁柱接头模板的刚度与整体性。 反梁吊模跑浆 现象 : 反梁较高、较长时,梁的截面尺寸和平直度常发生超出允许偏差值的现象,同时,梁侧与板交接处的混凝土浆容易涌出,造成跑浆与板面不平整以及吊模下部被混凝土埋住的情况。 原因分析 : 1)梁两侧模板一般为吊空安装,其下部往往较难 固定,使模板在浇筑混凝土时常发生外胀或向一侧倾斜。 2)混凝土一次浇筑高度过高或坍落度太大,使反梁与板交接处的混凝土极易涌出埋住侧模下部,造成此部位的板局部过厚。 3)梁的侧模板支撑不牢固,浇捣混凝土时易产生变形,由此造成梁的平直度差。 防治措施 1)模板应支撑牢靠,并用对拉螺栓拉紧两侧模板(不宜用8号铅丝拉结)以防模板外胀。 同时,梁侧模上下口设锁口枋子和斜撑。 2)为保证梁板混凝土质量和平整度,应采用小坍落度混凝土先浇筑至板面,然后间歇0.5~1h,待板混凝土接近初凝前再浇筑板面以上梁身部分,并适度振捣, 防止混凝土涌出漏浆。 3)对于截面高、长度长的反梁,宜按两次叠合梁设计,即先浇至楼板面再支梁侧模。 模板可在楼板上预埋露出板面的短钢筋固定。 构造柱漏浆、跑模 崧泽绿地花苑( D 地块) 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 现象 : 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出现漏浆、跑模。 原因分析 : 1)使用未经良好整修的旧模板,往往造成拼缝或原有的螺杆孔洞等处漏浆。 2)支模位置的楼地面不平整,造成模板底端与地面接触处的缝隙过大而漏浆。 3)对拉螺杆间距过大,数量不足,柱模两侧又未采用斜撑,致使模板刚度不够。 4)振捣混凝土时撞击模板,造成模板移位。 预防措施 1)重复使用的模板应经整修并 能满足不漏浆的要求。 2)模板与墙面和地面间缝隙应有可靠的封堵措施。 3)柱模两侧应采用M12对拉螺杆,竖向间距500mm,近柱底的对拉螺杆位置应离地面200高,并在2燉 3柱高处设置斜撑,与墙面约呈45 ~60176。 夹角。 4)浇灌混凝土时应分层(500mm左右)振捣,不得碰撞模板与支撑。 治理方法 : 拆模后应立即清理漏浆,并用水泥砂浆修补蜂窝、麻面,凿除因跑模造成凸出柱外的混凝土,然后用水泥砂浆抹平表面。 五、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混凝土 表面麻面、露筋、蜂窝、孔洞 预控措施: (1) 预控麻面。 模板面清理干净 ,无杂物。 木模板在浇筑前用清水充分湿润 ,拼缝严密 ,防止漏浆。 钢模板要刷脱模剂。 模板平整 ,无积水现象。 振捣密实 ,无漏振。 每层混凝土应振捣到气泡排除为止 ,防止分层。 (2) 预控露筋。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正确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钢筋密集时 ,应选择合适的石子粒径 ,石子最大粒径尺寸不超过结构截面尺寸小边的 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 3/4。 振捣时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 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 2m时 ,要用溜槽或串筒等工具下料。 操作时不得踩钢筋 ,如发现踩弯和脱扣钢筋 ,应及时修正。 (3) 预控蜂窝。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拌合要均匀 ,搅拌时间要控制好。 混凝土下料高度一般不超过 2m,浇筑楼板下料高度不超过 1m。 开始浇筑前 ,底部应崧泽绿地花苑( D 地块) 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3 先填 50~ 100mm 的与要浇筑混凝土相同品种的水泥砂浆。 混凝土坍落度应严格控制 ,底层振捣应认真操作。 柱子应分段浇筑 ,每段高度不超过 ,墙每段高度不大于 3m。 柱断面在 40 40cm 以内 ,并有交叉箍筋 ,应在柱侧模开设不小于 30cm 高的浇筑洞。 洞间距不超过 2m,分层浇筑混凝土 ,用平板振捣器每层厚度不超过 200mm,插入式振捣器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 倍 ,人 工振捣为 150~ 200 严格掌握振捣时间 ,不宜长也不宜短 ,按有关资料查用。 施工过程中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 (4) 预控孔洞。 a. 在钢筋密集处 ,如柱梁及主次梁交叉处浇筑混凝土时 ,可采用豆石混凝土浇筑 ,使混凝土充满模板 ,并认真振捣密实。 机械振捣有困难时 ,可采用人工捣固配 合。 b. 预留孔洞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 下部往往浇筑不满 ,振捣不实 ,应采取在侧面开口浇筑的措施 ,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 ,然后往上浇筑 ,防止出现孔洞。 c. 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 ,严防漏振 : 1) 插入式振捣器应采用垂直振捣方法 ,即振 捣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 ,即振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 ,约 40~ 45176。 2) 振捣器插点应均匀排列 ,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 ,不应混用 ,以免漏振。 每次移动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 (R)的 倍。 一般振捣棒的作用半径为 30~ 40cm。 振捣器操作时应快插慢拔。 d. 控制好下料。 要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 ,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应不超过2m(浇筑板时为 1m),大于 2m 时要用溜槽、串筒等下料。 e. 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或冰块等杂物。 基础承台梁等采用土模施工时 ,要注意防止土块掉入混凝土中。 发现混凝 土中有杂物 ,应及时清除干净。 f.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 施工缝结合不好 预控措施: (1)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 a. 浇筑柱、梁、楼板、墙、 斗仓及类似结构时 ,如间歇时间超过 有关规定 ,则按施工缝处理 ,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 12MPa 时 ,才允许继续浇筑。 b. 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 ,这样可以提高接缝的强度和密实度。 在大体积混凝土崧泽绿地花苑( D 地块) 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4 施工中 ,接缝时间往往超过规定的时间 ,也可以采取待先浇筑的混凝土终凝前后(4~ 6h)再振捣一次 ,然后浇筑下一步混凝土的方法。 二次振捣处理施工缝 的方法 ,应先进行试验 ,找出规律后方可实际应用。 c. 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 ,应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 ,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 ,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水应予清除。 d. 在浇筑前 ,施工缝宜先铺抹水泥浆或与混凝土相同的减石子砂浆一层。 (2) 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 ,以便清理杂物和冲洗。 冬期施工时 ,如有冰雪等 ,要用热气喷化后清理干净 ,锯末等杂物 ,可采用高压空气吹扫。 全部清理干净后 ,再将通条开口封板 ,并抹水泥浆或减石子混凝土砂浆 ,再浇筑混凝土。 (3) 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 ,施工缝要进行下列处理 : a. 垂直施工缝处应补插钢筋 ,钢筋直径为 12~ 16mm,长度为 500~ 600mm,间距为50mm,在台阶或施工缝垂直面上亦应补插钢筋。 b. 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凿毛 ,用水冲洗干净 ,充分湿润 ,抹一层 10~ 15mm 厚的水泥砂浆 ,其强度等级及水泥品种与基础混凝土相同。 然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c. 两个标高不同的水平施工缝 ,其高低接合处应留成台阶形 ,台阶的高宽比不得大于 1。 缺棱掉角 预控措施: (1) 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 ,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 (2) 拆除钢筋混凝土 结构侧面非承重模板时 ,混凝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 以上 ),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 (3) 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 ,注意保护棱角。 吊运时 ,严禁模板撞击棱角。 (4) 加强成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