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移动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内容摘要:

分线上。 终端杆无法做顶头拉线时,也可在线路顺线侧做撑杆。 拉线的制作安 装 基本要求 在杆路中下列电杆应安装拉线来增加杆路建筑强度: 1)角杆 2)终端杆、分线杆 3)长杆档两侧的电杆 4)跨越铁路及高等级公路两侧的电杆 5)坡度大于 20%的吊杆档 6)抗风杆及防凌杆 7)杆高大于 12m 的电杆 8)其他杆位不够稳固的电杆 通信线路用拉线一般采用 7 股镀锌钢绞线,其规格程式一般要求大于吊线规格程式,见下表: 线路转角 角深(米) 杆上光缆条数 1 2 3 4 7/2.2 7/ 7/ 7/ 5 7/ 或 2*7/ 7/ 或 2*7/ 7/ 10 7/ 或 2*7/ 7/ 2*7/ 15 7/ 2*7/ 2*7/ 水泥杆杆路的拉线地锚用地锚钢柄及水泥拉线盘,拉线地锚的坑深要求见下表 : 单位: m 土质分类 地锚坑深 拉线程式 普通土 硬土 水田、湿地 石质 7/ 7/ 7/ 27/ 27/ 27/ 拉线抱箍应装在离杆梢 25— 50厘米范围内。 拉线及地锚位于人行道或人车经常通行的地点,应在离地面高 以下的部位用毛竹筒管 (或塑料 )对剖包封在拉线外面并用红白相间色作告警标志。 拉线要收紧吃力,不得松动。 拉线的的制作安装 拉线安装要求上把使用夹板法,中把使用缠绕法。 拉线上把: 另缠法:在靠近电杆处用Φ 钢线缠扎。 缠扎长度:首节为 15厘米,末节为 10厘米,中间相隔 3厘米,再留线头 10厘米,并用Φ。 缠扎应紧密均匀,其长度允许偏差,以各节总长计,不得超过 2厘米。 如图所示: 夹板法:在靠近电杆处用双槽夹板夹固。 钢绞线的线头应在离夹板 20—30厘米处,用Φ 5圈,并在本线上继续缠扎 2圈。 如图所示: U型钢卡法: 如图所示: 拉线中把: 另缠法: 如图所示: 夹板法: 如图所示: U型钢卡法: 如图所示: 终端杆、分线杆、跨越杆、坡度变更杆及杆高大于 12m 电杆的拉线 终端杆应采用比吊线规格高一级的钢绞线做拉线,每条吊线相应装设 1 根拉线,或采用与吊线同一程式的 2 根钢绞线作拉线。 终端杆或分线杆一般需每一条光缆加一条拉线。 分线杆侧在分线光缆方向的反侧加顶头拉线,采用比吊线程式大一级的钢绞线做拉线。 长杆档或跨越铁路的两侧电杆需装设三方拉线,采用双方拉线加一个顺线拉线的方式,其中双方拉线可采用 7/ 钢绞线做拉线,顺线拉线采用比吊线程式大一级的钢绞线做拉线。 3. 3 吊线的安装 吊线采 用 7/ , 吊线采用吊线箍进行固定 , 钢绞线的最大允许垂度 ≤20CM。 长杆档吊线 :杆距超过 80米时 , 应装辅助吊线。 辅助吊线应采用 7/钢绞线 , 当跨越距离很大时 , 辅助吊线和主吊线间的安装间距应加大 , 其间的连接夹板也应增加。 吊线抱箍与杆顶距离,为最少不小于 2530CM。 吊线接续方法: 另缠法: 如图所示: 夹板法: 如图所示: U型钢卡法: 如图所示: 挂勾应均匀,间距为 50CM,偏差不得超过 3CM,靠近电杆两侧的第一只挂勾应距电杆 25CM,偏差不得超过 2CM。 跨路及需警示的段落应该挂警示牌、标志牌,做相应该的警示标志。 四、 光缆配盘原则 根据光缆单盘长度和路由进行合理配置,避免光缆不必要的接长或剪断,提高光缆利用率。 光缆配盘尽量做到整盘敷设,以减少中间接头。 不同敷设方式及不同的环境温度,应根据规定选用相适应的光缆。 靠设备侧的第一、二段光缆的长度应尽量大于 1公里;且应选择光纤的几何尺寸小,数值孔径偏差小,一致性好的光缆。 应尽量减少配盘后的剩余短段光缆。 管道光缆接头应避开交通要道口的人孔;架空光缆接头应落在杆上或杆旁 ~ 1米左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