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建设监理细则内容摘要:

严格监理 、热情服务 13 统变形甚至失稳; 角部模板水平楞支撑悬挑,而不采取有效措施,造成刚 度差,变形大; 模板在回填土或边坡上支点太软,易松动变形; 竖向承重支撑地基土未夯实、不垫板,也无排水措施, ,造成支点下沉; 不对称浇筑混凝土,模板被挤偏(门、洞、口等) 混凝土太稀,浇注速度过快,或一次浇筑混凝土太厚,过分振捣,造成模板变形; 1冬期施工,无防冻措施,支撑在地基冻胀土或回填土化冻,地基下沉。 标高偏差 每层楼无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底未做找平(注意,如用砂浆找平,砂浆不得深入柱体); 模顶无标高标记(特别是墙体 大模板顶标高,圈梁顶标高,设备基础顶标高)或不按标记检查施工; 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不同装修层厚度差。 接缝不严,接头不规则 模板制作安装周期过长,造成干缩缝过大,浇砼前不提前浇水湿润胀开;模板木料含水率过大,木模制作不符合要求,粗糙,拼缝不严; 钢模变形不修理; 钢模接头非整拼时,模板接缝处堵板马虎; 堵缝措施不当(如用油毡条、塑料布,水泥袋纸、泡沫塑料等堵模板缝,难以拆净,影响结构和装饰); 梁柱交接部位、楼梯间、大 模板接头尺寸不准;错台;不交圈。 脱模剂涂刷不符合要求 严格监理 、热情服务 14 拆模后不清理残灰即刷脱模剂; 脱模剂涂刷不匀或漏涂,或涂刷过多; 油性脱模剂使用不当,油污钢筋,混凝土(特别是滑模、楼板模、预制板钢模); 脱模剂选用不当,影响混凝土表面装饰工程质量。 模内清理不符合要求 墙、柱根部的拐角或堵头,梁柱接头最低点不留清扫口,或所留位置无法有效清扫; 合模之前未做第一道清扫; 钢筋已绑,模内未用压缩空气或 压力水清除; 大面积混凝土底板垫层,后浇带(缝)底部未设施工用清扫坑。 封闭的或竖向的模板无排气口,浇捣口 对墙体内大型预留洞口模底,杯形基础杯斗模底等未设排气口,对称下砼时易产生气囊,使混凝土不实; 高柱、高墙侧面无浇捣口,又无有效措施,造成混凝土灌注自由落距太大,易离析,无法保证浇捣质量。 斜模板存在的问题 较大斜坡混凝土不支面层斜模,混凝土无法振实; 面层斜模与基底面不拉结,不固定,混凝土将模板浮起。 拆 模使混凝土受损 支模不当影响拆模; 拆模过早或低温拆模,导致粘连或破坏砼棱角; 冬施拆模过早,混凝土未达到临界强度而受冻; 承重底模未按规范规定强度拆模。 钢 筋 工 程 钢筋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钢筋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表 严格监理 、热情服务 15 项 目 及 质 量 标 准 合 格 主 控 项 目 原 材 料 1 2 3 钢 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⑪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⑫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 ,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各 检验 批对应于合格质量水平的α和β均不宜超过 5% 项 目 及 质 量 标 准 合 格 主 控 项 目 钢 筋 加 工 1 2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⑪ HPB235 级钢筋末端应作 180176。 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⑫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 135176。 弯钩时, HRB335 级、 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 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⑬钢筋作不大于 90176。 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5倍。 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成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⑪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上述 1条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⑫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 90176。 ,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应为 135176。 ; ⑬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箍筋直径的 5倍;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10 倍。 钢 筋 连 接 1 2 纵向受 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全数检查) 钢筋 安装 1 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全数检查) 一般 项 原材料 1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严格监理 、热情服务 16 目 钢 筋 加 工 1 2 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 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 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 4%, HRB335级、HRB400级和 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 1%;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规范表。 钢筋 连接 1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10倍。 (全数检查) 严格监理 、热情服务 17 一 般 项 目 钢 筋 连 接 2 3 4 5 6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 的规定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全数检查) 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⑪在受拉区不宜大于 50%; ⑫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 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免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⑬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 50%。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径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长度为 ( LL为搭接长度)。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⑪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 25%; ⑫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 50%; ⑬当工程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 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⑪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 ; ⑫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5倍;且不应大于 100 mm; ⑬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10倍,且不应大于 200mm; ⑭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 25 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 100 mm范围内个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 50 mm。 钢筋 安装 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规范表 钢筋工程质量预控内容 用于工程的钢筋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监理工程师 严格监理 、热情服务 18 应通知业主及时办理设计变更单。 钢筋 钢筋进场时,应有相应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合格证、试验报告单及进场复验报告; 钢筋进入工地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并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 抽样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未进行复验或复验不合格的钢筋不能用于工程; 对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份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集中加工的钢筋,应由加工厂出具出厂证明及“三证”(或复印件加盖加工单位的印章); 钢筋的复验结果应按工程所用不同钢筋种类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应符合有关标准。 焊条及焊剂 焊条及焊剂应有出厂合格证,且应与焊接型式,母材种类或设计所要求的品种规格一致; 需要进行烘焙的应有烘焙记录(恒温 250℃,烘焙 1~ 2 小时); 设计未作规定时应按有关规范规定进行选用。 对设计采用机械连接的接头,应按规定的检查数量检验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由于目前工程钢筋用量大,对结构节点钢筋密集,交叉复杂的部位应根据工程情况绘制结点钢筋布置实况图,以合理布置钢筋和安排好穿钢筋顺序。 此项工作施工单位也应当做,专业监理工程师也应学透图纸、绘制必要的图表,以免控制失误。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焊工的焊工合格证(每两年复 试一次)。 在正式焊接前,必须监督焊工在现场条件下进行焊接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监理要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