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平县城镇地籍更新调查项目技术设计书内容摘要:

调查 省土地分类与第二次土地调查分类相结合,并提供土地分类转换对应表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3 质量要求及工期要求 项目工作成果需符合省厅和有关规范对数据的要求,质量必须经过国土资源有关部门验收。 整个工程计划于 2020 年 7 月底之前完成,并通过 遂平县国土资源局 组织的验收。 工程目标 本工程需要达到以下工作目标: (1) 完成权属核查和 清理 (2) 实现资源共享 按照政府投入、资源共享原则组织工程实施,开展数字测绘和权属调查,测绘成果应体现数字化、多用途功能,既满 足国土管理部门要求,又能为政府其他部门服务,力争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 (3) 数据顺利入库 按照 GIS 数据标准制定数据生产 规范 ,对数据生产、采集质量进行控制, 并以相关数据处理规则对所获数据进行处理 ,使数据 成果 符合 电子数据成果标准的要求。 比较方便地转入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设计原则 技术方案的设计原则为: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城镇地籍 更新 调查工程的最新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设计, 以 目前较为成熟的各项测绘新技术的应用、计算机的普及,以及其它多个市、县已经成功开展了同类项目的工程实践经验 为基础 展开 设计。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测绘新技术迅猛发展,测绘装备也日趋成熟,尤其是以 “ 3S”技术为代表的测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开展该类技术集成度较高的地籍调查测绘 技术 奠定了基础。 在项目设计时, 要 认真总结 以往 在地籍调查测绘工程上的经验和技术积累,以新的技术起点,按照 “ 高标准、高质量 ” 的要求开展设计,争取将该 项目 建设成优质测绘工程。 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法 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着重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 土地分类的衔接 原土地分类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分类之间的衔接需在实施过程中加以解决,在外业地类调查时需按 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要求开展土地利用分类调查,在地籍数据库中通过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4 增加字段建立新、旧地类对照,便于在信息系统中转换。 (2) 权属资料清理、核实 权属资料清理主要以内业为主,对原地籍数据库作进一步完善,提高原数据库图属挂接率,提高属性准确性,整理出历史数据库。 (3) 数据如何满足 GIS 入库要求 以往的数据生产着重强调数学精度、要素的表示及图形功能、视觉效果等,对是否满足 GIS 数据要求关注相对较少,导致在数据的入库过程中花费较多人力与物力。 为满足GIS 系统建设要求,需按照 GIS 标准组织数据生产。 选用 GIS 前端数据采集软件 二调版,通过一定的检查和质量控制手段,对数据生产过程予以控制,使数据质量满足入库要求, 以免浪费更多的资源。 (4) 历史疑难宗地核查情况 权属核查的难点在于已发证但存在以下情况的宗地核查: 1》 建筑物可能已拆除情况,通过提取原测绘界址点坐标,建筑物可能已经改建或扩建的,按新的界线进行调查,填好核查表。 2》 个别较早的土地证资料,图件比较简单,缺少参照物,只有一个简略的草图和权属人信息,在实地核查时无法确定其位置等其他情况,通过实地核查,明确土地空间位置关系,做到已登记的土 地无遗漏,无错误。 2 技术思路 本项目将充分利用历史土地管理基础资料,积极采用 GPS、 GIS,航空摄影 等测绘新技术,开展以权属核查 、清理 和数字地籍测量为核心内容的地籍调查工作,建立高质量的地籍调查权属数据和空间数据源,为后续数据入库做好基础工作。 因调查范围内 控制点, 地形图 以及 地籍图资料不能满足调查工作底图使用要求,因此需要首先 完成控制测量 ,之 后, 对原有数据进行坐标系统和数据格式的转换,再 开展 1:500全要素 基础 图 件 测量, 以此为工作底图开展地籍权属核查、地类调查及行政界线 核查 工作。 在权属 调查( 核查 ) 基础 上,对界址点进行解析 测量 ,最终 为 建立地籍 成果 数据库 准备必要的技术资料。 已有资料分析利用 (1) 平面控制测量资料 测区周边有国家测绘局近年来施测的 A 级 GPS 控制点(驻马店)、 B 级 GPS 控制点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5 (二郎乡、齐海乡、汝南、板桥镇等),经过实地踏勘, 0040(驻马店)、 1472(二郎乡)、1480(汝南)控制点标志保存完好,但距离测区都较远,三点距离均超过四十公里。 上述控制点平面坐标成果为 1980 年西安坐标系 6176。 带坐标,经坐标转换计算,可作为本项目的平面控制起算数据。 (2) 高程控制测量资料 测区周边有Ⅱ驻新 1 补 Ⅱ驻新 0040(驻马店)上、 1472(二郎乡)上、 1480(汝南)下、 1480(汝南)上等水准点,实地标志保存完好,成果可靠,可作为 GPS 水准点的高程起算点。 上述控制点的高程均为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3) 图件资料 遂平县国土资源局提供的 1: 10000 地形图四幅。 (4) 土地登记资料 调查区域内已登记的土地地籍资料,按街坊整理后供权属核查时使用。 (5) 航摄技术指标及资料 表 2 摄区技术指标及要求概况 摄区名称 驻马店 面积 (K ㎡ ) 约 37 平方公里 航摄比例尺 1: 8000 成图 比例尺 1: 1000 测区像片数 440 张 胶片型号 /类型 硬盘存储 航摄仪类型 UCX 数码航摄仪 焦距( mm) 航向重叠 65%左右 旁向重叠 32%左右 使用机场 荆门宏图机场 摄影处理基地 西安 航摄处理设备 数字航摄仪( UCX) 随机的数据后处理软件 OPC ( 6)地名资料与小比例尺基本地形图资料 调查区域内已有河南省测绘局测制的 1∶ 1 万基本地形图,可作为项目设计和工作用图;已有地名办编制的最新地名志,可作为地理名称调查的依据。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6 测绘基准 平面 坐标系统采用: 1980 年 西安 坐标系。 项目区中心位于东经 114176。 00′,玉山镇距离中央子午线最远 18 公里,长度变形不大于 ,可采用高斯正形投影 3176。 分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 114176。 高程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基础图件与地籍测绘 采用摄影测量和全解析数字测绘技术,以各级控制点为基础,开展全要素数字基础图件测绘,在完成权属调查后,采用全解析方法测绘界址点,绘制地籍图等。 权属核查、清理工作 权属调查利用新测基础图件为工作底图,调查时,结合历史发证形成的权属资料,在实地对调查范围内每宗 地开展权属调查 (核查) ,确定宗地的坐落、权属、面积、界址、用途及四至关系等。 权属资料清理主要以内业为主,对原地籍数据库作进一步完善,提高原数据库图属挂接率,提高属性准确性,整理出历史库。 主要技术应用 (1) GPS 与数字水准测量技术 该两项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 GPS 技术现已被广泛采用。 GPS 技术主要用于控制测量;数字水准测量技术正被迅速推广,主要用于高程控制测量。 (2) 数字测绘技术 数字 基础图件与 地籍测绘采用 二调版 软件,该软件为 GIS 前端数据采集工具,具有外业数 字化测量、内业图形属性编辑、数据处理、数据检查、制图制表、数据交换等功能。 该软件特别注重对数据质量的要求,立足于 GIS 前端数据格式与标准,其生产的数据质量满足 ArcGIS 入库标准,不再需要经过中间数据加工,是一款同时具备 CAD 和 GIS数据加工能力的测绘专业软件。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7 作业流程 图 3 作业流程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8 3 引用技术标准 (1)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CJJ 7397); (2)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1289891); (3) 《城市测量规范》( CJJ899),有关控制测量的规定;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22601999); (5) 《 1∶ 500、 1∶ 1000、 1∶ 2020 地形图图式》( GB/T79291995); (6) 《 1 ∶ 500 、 1 ∶ 1000 、 1 ∶ 2020 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 DB33/T5522020); (7) 《河南省城镇数字地籍调查暂行规定》(省国土资源厅 2020 年 3 月发布); (8) 《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源部 2020 年); (9) 《河南 省城镇地籍测量电子数据成果规定(修订)要求》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 (10)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DT/140142020); (11)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 (国土资源部 2020); (12) 本 技术设计书。 4 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 控制网设计 根据对已有平面控制测量成果的分析,本项目首级控制设计为 E 级 GPS 控制网,以满足地籍、地形测量要求。 E 级 GPS 点选埋 (1) E 级 GPS 点位尽量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便于观测及使用 ; (2) 点位周围 应视野开阔、便于操作,视场内不应有高度角大于 15176。 的成片障碍物,点位应远离有整片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物,远离大片平静水面,以降低多路径效应对 GPS 卫星信号的影响 ; (3) 点位应远离高压线和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离高压线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50m,而与无线电发射源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200m; (4) E 级 GPS 点应布设在平地,尽量避免布设于房顶,以方便水准联测。 (5) E 级 GPS 应在实地绘制点之记。 E 级 GPS 控制网测算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9 GPS 网平差计算、验算及精度评定 (1) GPS 网平差计算 应使用严密、可靠的 GPS 测量基线平差计算软件进行,以非同步观测的 GPS 基线向量作为观测值,并兼顾地面起始坐标,采用三维严密平差方法进行平差计算 ; (2) E 级 GPS 控制网平差计算后,应进行控制网精度评定、统计计算,精度统计包括以下内容: ① 控制网中同级相邻点间最小、最大距离、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 ② 最大非同步观测基线向量边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边数 ; ③ 独立基线构成的独立环坐标分量闭合差和全长闭合差及限差 ; ④ 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改正数绝对值及限差。 (3) E 级 GPS 控制网计算成果应提供 1980 西安坐标系统成果 ; (4) E 级 GPS 控制 点高程拟合比较时应提供比较对照表。 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网设计 根据对已有高程控制测量成果的分析,本项目高程控制网拟设计为四等水准网,以 Ⅱ驻新 1 补 Ⅱ驻新 0040(驻马店)上、为起算点, 对 E 级 GPS 点施测四等水准,不另行布设四等水准点。 四等水准观测 四等水准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和观测技术要求 四等水准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和观测技术要求分别按表 4 表 5 执行,前后视距读至 1 米。 表 4 四等水准测量基本技术 要求 等级 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 附合路线或环线 闭合差 检测已测测段 高差之差 偶然中误差 M⊿ 全中误差 M⊿ 平地、丘陵地 山地 四等 177。 177。 177。 L20 177。 L25 177。 iL30 注:上表中 L 为水准附合路线长度或环线周长, Li 为检测测段长度,单位为 km。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 10 表 5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技术要求 路线 长度 km 视距 长度 m 前后视距差 m 视线 高度 m 前后视距 累积差 m 黑红面读数差 mm 黑红面 高差之差 mm 附合路线闭合差 mm 单程双转点左右路线转点差 mm 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 mm 15 ≤80 ≤ 三丝能 读数 ≤ L20 水准网平差计算及验算 (1) 外业观测结束后,需进行四等水准网概算,包括水准标尺名义米长改正与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 (2) 编制外业高差表时应加入相应改正; (3) 观测高差在加上相应改正后,需计算对附合路线的闭合 差 W; (4) 上述各项合限后,按严密平差程序进行平差计算; (5) 四等水准内业数据处理、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采用 控制测量平差软件进行 平差 ,编制验算成果对照表,若出现对比超限的情况,应及时上报 院 技术部门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界址 (图根 )控制测量 界址 (图根 )控制点的布设 (1) 界址(图根)控制网采用 两种方法布设,在地形比较开阔的地方,利用 RTK 进行布设;在个别地方采用全站仪 图根导线 的 形式。 (2) 界址(图根)控制点应保证足够的密度,建筑密集区域需适当增加密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