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年产6万吨11176p啤酒厂发酵车间工艺设计任务书开题报告内容摘要:
法进行分析和比较来进行取舍。 连续发酵主要有多罐式连续发酵和塔式连续发酵,这种连续发酵系统都可大大缩短发酵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了投资,减少了酒损,降低了蒸汽、劳动力和洗刷费用,提高了酒花利用率,且产生的成品啤酒质量稳定。 但是这几种连续体系也各有不足:多罐式系统需搅拌,动力消耗大。 塔式系统对酵母要求高,使用的酵母不仅要求发酵度高,而且要求凝聚性强。 并且塔式观造价高,不利于 小规模生产。 更重要的是,连续发酵法啤酒从风味上品评与间歇法啤酒差别大,难以被消费者接受。 八十年代后,锥形罐 发酵取代了传统发酵,生产周期得到了缩短,而连续发酵由于污染和风味(特别是双乙酰)控制的困难逐步停止了使用。 从实际情况出发,故本设计不采用此法。 传统的下面发酵法,主发酵容器安置在空气过滤,绝热良好和清洁卫生的发酵室内。 室温保持 5~ 6℃;采用开放式或密闭式、圆形或方形的主发酵容器。 后发酵则设置在单独的贮酒室内,采用金属或木制的贮酒罐,作后发酵和贮酒用。 贮酒室温保持在 O~ l℃。 下面发酵的工艺特点是: ( 1) 采用下面酵母,主发酵温度比较低,发酵进程比较缓慢,发酵的代谢副产物相对较少。 主发酵完毕后 ,大部分酵母沉降发酵容器底部。 ( 2) 下面发酵啤酒的后发酵和贮酒期比较长,酒液澄清良好。 C02 饱和稳定,酒的泡沫细微,风味柔和,保存期较长。 啤酒发酵系以上面发酵为起源,而后由于选用的纯粹培养酵母不同,划分为上面发酵与下面发酵两种啤酒发酵类型。 上面发酵在发酵外观、技术操作和发酵设备方面与下面发酵有所不同,但两者的发酵机理是一致的。 上面发酵工艺的特点 ( 1) 上面发酵系采用上面酵母,是在较高的温度 (15~ 20℃ )下进行的。 酵母起发快,接种量可以减少,形成的酵母新细胞较多。 发酵终了,大部分酵母 浮在液面,酵母回收工作虽较下面发酵复杂,但酵母使用代数远较下面发酵为多,长久没有衰退现象。 ( 2) 上面发酵的麦汁接种温度为 13~ 16℃,比较高。 发酵 2~3天,当酵母升至液面时,为发酵旺盛阶段,此时应开始降低液温,可采用 12~ 14℃冷水冷却,并在酵母形成泡盖时立即撤去,发酵4~ 6 天即行结束。 ( 3) 发酵结束后,酵母成紧密的一层浮在液面上,厚为 3~ 4cm。 ( 4) 上面发酵在发酵过程中通风时间长,目的是使酵母分散悬浮在发酵液中,对凝集性强的酵母,通风尤属必要。 ( 5) 上面发酵一般不采用后发酵,主发酵的发酵 度接近最终发酵度。 分离酵母后,加胶处理,贮藏澄清一阶段,采用人工充二氧化碳,使达饱和。 若上面发酵采用后发酵工艺,下酒时,酒液中保留部分残糖,继续发酵,产生的二氧他碳饱和在酒中。 ( 6) 上面发酵酿制的啤酒成熟快,设备周转快,啤酒有独特的风味,但保存期短。 从实际出发,选用下面酵母发酵法。 随着啤酒工业的发展,现有啤酒厂普遍采用一罐发酵工艺,即麦汁的主发酵,双乙酰还原、降温以及贮酒阶段在同一个露天发酵罐中进行。 一罐法工艺有以下优点:清洗消耗少,因为只有一个容器必须清洗;转入空罐时 CO2 损失少; 酒损少,因为没有了管道中残酒的损失;所需的工作时间少;节能,因为不用倒罐,没有氧侵入的危险。 5. 两罐法发酵 一罐法发酵工艺简单 , 便于操作 , 能够节省投资 , 但由于麦汁整个发酵过程都在同一个发酵罐中进行 , 使得冷凝物的排放及酵母沉淀效果不十分理想。 由于露天发酵罐一般直径较大 , 若酒液缺少对流 , 就会使其温度分布不均匀 , 罐中心酒液温度与罐壁处酒液温度需长时间才能达到平衡 , 从而影响啤酒风味。 同时 , 一罐法发酵工艺发酵周期较长 , 生产旺季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故不采用一罐法。 故本设计采用两罐法发酵。 啤酒发酵工艺 传统式分批发酵,每批(一锅或两锅)定型麦汁,经过添加酵母,前发酵(酵母增殖),主发酵,后发酵和贮酒等阶段。 相应的设备是:酵母添加器,前发酵池,主发酵池,后发酵罐和储酒罐。 各段发酵均在有绝热维护层,并具有室温调节装置的的厂房内进行,一般分为前发酵室( 78℃)主发酵室( 67℃),后酵和储酒室( 20℃)等部分。 酵母接种量和添加方法 1.酵母接种量:本设计分批发酵采用低温,缓慢发酵,因此接种量比较小,接种后细胞浓度控制在( 512)179。 10 个 /ml。 设酵母泥的浓度为 20179。 10 个 /g,按工艺规定接种后酵母浓度为: 8179。 10 个 /ml 则每千克麦汁接种酵母泥克数( n): n=8179。 10 179。 1000/20179。 10 =4g 即接种量为 %。 2. 酵母添加方法: ; ; c.分割法;。 本设计采用干道法添加酵母:在酵母添加器中加入每批麦汁所需的酵母,再加上二倍量的冷麦汁,用无菌压缩空气充分混合,压到前酵池中,再用无菌空气搅拌均匀即可。 前发酵 : 所谓前发酵,就是指接 种酵母泥处于休眠阶段,酵母和麦汁接触后,有较长(数小时至十小时)的生长滞缓期,之后才能加入出芽繁殖,当酵母克服生长缓滞期,出芽繁殖细胞浓度达到 20179。 个 /ml,发酵麦汁表面开始气泡,此阶段即为前发酵。 但由于工艺改进,前发酵时期已缩短至 20~ 30个小时。 主发酵: 主发酵前期酵母吸收麦汁中的氨基酸和营养物质 ,应用糖类发酵释放自由能合成细胞并产生热量。 此时糖降比较缓慢,而α 氨基氮下降迅速。 由于有机酸产生和麦汁缓冲物质减少,麦汁 PH下降迅速。 酵母达到最高浓度时,糖降最快,每天外观糖浓度降可达 176。 P。 VDK 峰值出现在最高酵母浓度后 1224h。 此阶段大量废热产生,必须进行冷却以保持最高发酵温度。 当发酵度达到酵母凝聚点时(一般酵度在 35%45%),酵母开始凝聚,发酵液中悬浮酵母细胞数开始下降,糖降速率开始降低。 为了促进凝聚和保存凝聚酵母的活性,发酵后期应逐步 降低温度,使发酵温度趋近后酵温度。 主发酵后期每日糖降小于 176。 P 时,发酵缓慢,泡沫消失,逐步形成泡盖。 泡盖是 CO2 带至发酵液面的多酚、酒花树脂、高分子蛋白质等接触空气氧化,聚合形成的。 在主发酵结束前捞去泡盖,即可下酒至后发酵和回收沉于池底的凝聚酵母泥。 后酵和贮酒 主发酵结束后,下酒至密闭室后发酵罐,前期进行后发酵,后期进行低温储酒。 后发酵和储酒的目的是:糖类继续发酵,促进啤酒风味成熟,增加 CO2溶解,促进啤酒澄清。 圆筒体锥底发酵罐发酵及其工艺 : 圆柱锥底发酵罐的优点有: ( 1)加速发酵 由于发酵基质(麦汁)和酵母对流获得强化,可加速发酵。 ( 2)厂房投资节省 发酵可以大部分或全部在户外,而且罐数、罐总容积减少,厂房投资节省。 ( 3)冷耗节省 发酵冷却是直接冷却发酵罐和酒液,而且冷却介质在强制循环下,传热系数高。 ( 4)发酵罐清洗、消毒 发酵可依赖于 CIP自动程序清洗消毒,工艺卫生更易得到保证。 ( 5)该罐具有锥底,主发酵后回收酵母方便。 ( 6)罐身具有冷却夹套,冷却面积能够满足工艺上的降温要求,一般在圆柱体部分,视罐体高度,可分设 23段冷却,锥底部分设有一段冷却,有利于酵母沉降和保存。 ( 7)圆柱锥底罐是密闭罐,可以回收二氧化碳,也可进行二氧化碳洗涤,可做发酵罐,也可做贮酒罐。 因此在本设计中选用的是圆柱锥底发酵罐,其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 主要分单酿罐发酵和两罐法发酵两种。 本次设计选择两罐法发酵。 : ( 1)设备的外型特点:外筒体蝶形或拱形盖,锥形体底,罐筒体壁和锥底有各种形式的冷却夹套。 两罐法发酵罐 D: H=1:34。 发酵罐底角,考虑到发酵中酵母自然沉降最有利,取排出角 7375176。 ( 2)罐材 料:大型 均采用碳钢加涂料或是不锈钢两种材料。 ( 3)冷却夹套:国内 大多用低温低压( 3℃ ,)液态冷媒在半圆管,弧形管的夹套,或米勒板式夹套内流动换热。 冷却夹套一般分三段:上段距发酵液面 15cm向下排列,中段在筒体的下部距支座 15cm 向上排列,锥底段尽可能接近排酵母口,向上排列。 ( 4)隔热层和防护层:绝热材料常用绝热材料聚酰氨树脂或自熄式聚苯乙烯泡沫。 外防护层采用 厚的合金铝板或 的不锈钢板,特别是瓦楞型板更受欢迎。 ( 5)罐主要附件:智能型 铂温度传感器,清洗取样阀,安全阀,真空破坏阀,CIP执行机构,上视镜,灯镜,空气和二氧化碳排出管装置。 3. 圆筒体锥底发酵罐发酵工艺: ( 1)进罐方法 采用直接进罐方法。 ( 2)接种量和起酵温度 麦汁直接进罐法,为了缩短起酵时间,大多采用较高接种量, %~ %,接种后细胞浓度为( 15177。 3)179。 106个 /ml。 麦汁接种温度是控制发酵前期酵母繁殖阶段温度的,一般低于主发酵温度 2~ 3℃。 ( 3)主发酵温度 本设计是 10176。 P的淡色啤酒,小于 11176。 P,所以采用低温发酵, 910176。 C。 ( 4) VDK 还原 在大罐发 酵中,后发酵一般称 VDK 还原阶段。 VDK 还原初期一般不排放酵母,也就是发酵全部酵母参与 VDK还原,这可缩短还原时间。 ( 5)冷却、降温 VDK 还原终点是根据成品啤酒应 VDK 的含量而定,要求 VDK 低于 ,才称还原阶段基本结束,可降温。 ( 6)罐压控制 发酵液中二氧化碳是酵母的毒物,会抑制酵母繁殖和发酵速率,大多数 发酵主发酵阶段均采用微压(小于 ),主发酵后期才封罐逐步升高,还原阶段 12天才升至最高值。 由于罐耐压强度和实际需要, 罐压一般最大控制在 ,以后保持或略有下降至啤酒成熟。 ( 7)酵母的排放和收集 当 VDK还原至规定值,可顺利从锥底排放泥状酵母。 收集酵母后,用酵母泥的 ( 12176。 C)覆盖并控制存放温度不超过 2176。 C,每天换一次无菌水。 酵母的添加与回收 在麦汁进行充氧同时添加酵母,为了使酵母均匀分布在发酵罐中,酵母应在整个麦汁流入过程中均匀添加,接种量:约 ~ 浓酵母泥 /hL麦汁。 种酵母要求:外观色泽洁白,凝聚性良好,无黏着现象,无杂质,无变异,镜检酵母细胞大小整齐,健壮,无杂菌感 染,细胞活性 97%以上,冷水低温保存时间不超过 3天,使用代数不超过 7代。 沉降于发酵罐底的酵母可以分为三类: 上层为轻质酵母,可做饲料或经行其它综合利用。 中层为核心酵母,其量占65%~ 70%,可留作下批种酵母用。 下层为弱细胞或死细胞,可作饲料或弃置不用。 发酵设备的降温控制 本设计采用的发酵设备为应用极为广泛的露天锥形发酵罐,酵母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为使发酵和后熟在设计的工艺温度下进行,必须进行冷却。 本设计采用间接冷却方式。 啤酒生产副产物的利用 麦槽的利用 麦槽是麦芽和大 米在不发芽谷物原料在啤酒糖化中不溶解物质构成的。 麦槽是有价值的饲料,有较高的蛋白质,并受到适度分解。 二氧化碳的回收 二氧化碳是啤酒发酵中最主要的副产物,二氧化碳也是重要的原材料。 在过滤后的清酒中,直接充入二氧化碳,使啤酒在短时间内溶解和过饱和,简单而有效地控制成品啤酒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O2贮气柜→超压装置→压缩机→氧化剂洗涤器→水冷却器→活性炭过滤器→压缩机→冷却器→干燥装置→冷却器→液态 CO2贮存罐 酵母的回收与利用 根据酵母和发酵液的相对密度不同,采用离心机分离酒液和酵母。 每生产 100 吨 啤酒可得含水分 75%~ 80%的剩余酵母泥 ,可制成含水 %~ 10%的干酵母约。 近年来用啤酒酵母生产具有肉类鲜味的调料以及生产干酵母粉,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故本设计采用一个酵母车间来利用废酵母生产干酵母,其生产流程如下: 啤酒放弃的酵母泥→固液分离→湿酵母→洗涤脱苦→固液分离→水解→固液分离→干燥→干酵母 ↓ 浓缩→调配→调味料 ↓ 酵母膏 成品啤酒 . 啤酒的过滤 发酵出来的啤酒经酵母分离机分离出来后,进入一薄板冷却器,然后进入啤酒处理罐,进行 CO2 洗涤,再经一次冷却器,冷却至 1 ℃,经粗滤精滤后,送清酒罐然后包装。 啤酒过滤的主要方式有棉饼过滤机、硅藻土过滤机、纸板过滤机、双流过滤机、错流过滤机、无菌膜过滤机。 现在普遍使用的是过滤设备是硅藻土过滤机、纸板过滤机和无菌膜过滤机。 硅藻土过滤机作为啤酒的粗滤,纸板过滤机作为啤酒的精滤,无菌膜过滤机主要用于生产纯生啤酒。 硅藻土过滤机主要有板框式、烛式、水平圆盘式三种,本设 计采用板框式过滤机。 .啤酒包装 啤酒的包装形式有瓶装、易拉罐装和桶装三种形式,本设计生产的主要是瓶装啤酒。 瓶装啤酒包装工序生产流程: 玻瓶→卸箱→验瓶→洗瓶→检验→灌酒→压盖→检验→杀菌→检验→贴标→喷码→检验→装箱 验瓶 验瓶方法有:人工验瓶与光学检验仪验瓶。 现采用光学检验仪验瓶,利用光学验瓶装置,可自动将污瓶从传送带上排除。 验瓶技术要求 :高矮一致,规格一致,颜色一致。 :不得。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年产6万吨11176p啤酒厂发酵车间工艺设计任务书开题报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