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经验总结内容摘要:

脲面层应选用双组份材料,以喷涂或滚涂方式进行施工 .边角沟槽等难以滚涂施工的部位,可辅以手工刷涂 .宜两遍施工,纵横交错覆盖 . ?采用喷涂工艺施工时,每道干膜厚度应控制在 100μ m 左右 . ?采用手工刷涂施工时,每道干膜厚度不小于 50μ . ?涂膜施工完毕后,立即覆盖防尘保温棚,并且在 24h 内避免重物碾压 .风力超过 3 级时应停止施工或采取必要的防风措施 .风力过大会造成飘飞的物料严重污染梁面 . 防水层修补及搭接 、鼓泡、针孔及损伤应进行修补 .对于面积小于250cm2(16cm*16cm)的漏涂、鼓泡和损伤,应采用涂层修补材料进行修补;面积大于 250cm2时,宜采取二次喷涂的工艺进行修补 .针孔应逐个用涂层修补材料修补 . 修补时,应彻底清除损伤及粘结不牢的涂层,并将基层及损伤周围 20mm 范围内的涂层用带钢丝圆盘的机械砂轮、钢丝刷或其他工具把需修补的表面打毛并清理干净,分别刷涂底涂和层间粘合剂 .待表干后用原聚脲材料及喷涂设备喷涂修补,应尽量减少手工修补的数量 . (≤ 3h),则可对缺陷涂层表面进行打磨、清理后直接进行二次喷涂相同材料的聚脲防水涂料 .如果缺陷部位喷涂时间较长 (> 3h),则应在缺陷涂层表面、并向外扩展 20mm,打磨、清理后,刷涂层间粘合剂,待表干后再喷涂相同材料的聚脲防水涂料修补,修补后应使整个涂层连续、致密、均匀 . 修补完成后,涂层性能应检测符合设计要求,且涂层厚度不应小于设计涂层厚度的 120%. 聚脲防水层两次施工间隔在 6h 以上,应做搭接处理 .搭接范围为20cm,搭接宽度不小于 ,应先清洁 搭接表面,并对搭接范围内15cm 进行打磨处理,涂刷溶剂型聚氨酯类粘合剂粘结,打磨后在 424 小时内喷涂后续防水层 . 施工控制重点 防水层基面:基面应平整、清洁、干燥、不得有空鼓、松动、蜂窝麻面、浮渣、浮土和油污 .如梁面有裂纹、气泡或凹坑等质量缺陷则必须按要求进行修补,梁面修补必须做到密实、平整、坚硬 . 聚脲涂层:喷涂后表面应平整、无流挂、无针孔、无气泡、无空鼓、无开裂、无异物混入,高低不平整度≤ 3mm/4m;采用超声波测厚仪检测涂层厚度,底座板下厚度应≥ ,其他区域≥ ,轨道板下要求检测 4 点 /5mm,轨道板中间要求检测 2点 /5m,左右防护墙处要求各检查 1点 /5m. 脂肪族聚氨酯面层:外观要求均匀色泽一致,无漏涂、无气泡、开裂和剥落 .面层应颜色无黄变,同聚脲防水层无剥离、无脱落、无起泡,弯折 180度面层不开裂 .厚度用超声波测厚仪检测,要求≥ ,检测 10处 /32m 梁 .粘结力要求用拉拔法检验 .平均值不小于 ,最小值大于. 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此问题易造成防水不彻底时间长久形成病害; 粘结达不到 设计要求 ,此问题易造成时间长久造成分离、脱落失去其防水功能; ,此问题易造成材料的浪费与区域性质量不达标; 空鼓现象 ,此问题易造成时间长久造成分离、脱落失去其防水功能; 处理措施 针孔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基地处理不彻底,有孔洞,过量的湿气与聚脲体系中的异氰酸酯组份反应就会导致湿起泡 .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并形成有压力的气泡 . 针对针孔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采用堵漏材料进行修补,同时加强在基底修补时的力度,对于混凝土孔洞必须全部采用腻子进行封闭 . 粘结达不到 设计要求,产生的原因是基地抛丸不彻底还有浮浆,或者是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后期再污染导致 .针对此种问题,主要是要加强实验检测,对不合格的地方进行处理 . 厚薄不均,产生的问题主要是喷涂机走行速度不均匀或枪手水平参差不齐 .解决方案主要是加强枪手培训及喷涂机的调试 . 空鼓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底涂出现质量问题,附着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或者底涂上有油污等 .处理方案是将空鼓位置割开,进行重新喷涂处理 . 防水层施工注意事项 防水层施工后必须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避免防水层在防护墙施工及底座板 施工工序中受损 . 防护墙及无砟轨道底座施工中,钢筋绑位直接碰撞防水层,同时各种机具轻拿轻放 .施工完成后需及时清理扎、模板支立、模板拆除等工序注意避免钢筋端头、模板角等尖锐部施工现场,避免施工过程中撒落的杂物被重物挤压,造成防水层破损 . 聚脲喷涂完毕后,可通过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运输设备的时间为:当环境温度≥ 15℃时 ,为 12 小时,当环境温度< 15℃时 ,为 24 小时 . 底座板与防撞墙之间通过悬臂吊时,由于加高平台坡角影响,需加铺砂浆或垫木找平,严禁铺石子找平 . 防水层铺设 24h 内,禁止车辆通行, 24h后,可允许轮胎接地比压小于 . 建网 施工目的 为滑动层及底座板施工提供高精度坐标,以控制铺设位置及结构尺寸 . 施工重点 应等梁体架设完过一段时间荷载稳定后才就行设测,避免出现超前测,造成精度不够等现象 . 建网测设前应严格查看联测的 CPI 与 CPII状态是否完好,精度是否还可满足要求 . 标志要埋设牢固,因为其要永久使用,标识喷涂清楚明了,方便数据采集 . 施工目的 加快施工进度为轨道板粗铺做准备 . 施工重点 存放轨道板的基础应做好 ,避免出现不均匀沉降造成板变形 ,为以后板精调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沿线施工若便道情况良好的话 ,应按板号存放在对应的梁跨下 ,即吊即用 ,避免二次倒运 ,一般不宜超过 9层 ,见下图 施工目的 滑动层是为了避免底座板和梁之间的相互作用;高强度挤塑板是为了避免底座板在梁端转动作用下受到损坏 . 滑动层施工流程 滑动 层铺设前清理梁面,不得残留油污及石子或砂粒之类可能破坏滑动层的颗粒 . ,以及粘结剂的涂刷线 .(见图 ) 涂刷粘结剂:沿桥梁纵向设 3条粘贴带,每粘贴带宽 30cm,两侧根据测量放线各留出 5cm 不刷胶 .粘结剂需在涂刷线范围内涂刷均匀、一致 . .滑动层铺设宽度 ≥ ,无破损,否则不得使用 .将第一层土工布粘贴在桥梁防水层上,在梁缝处断开 .底层土工布可对接,中间薄膜可熔接(见 1),上层土工布可搭接(见 2),不许对接 . 土工布如需对接时,对接缝两边各横向 30cm 范围满涂胶水,并保证土工布的纵向长度不小于 5m(除梁端外) .在第一层土工布上铺设薄膜,薄膜不得起皱 .第二层土工布铺设于薄膜上,第二层土工布搭接时最小搭接长度为 20cm,并保证单块土工布的纵向长度不小于 、塑料薄膜搭接位置相互错开大于 ,毛面紧贴混凝土,光面紧贴塑料薄膜(见图) . 施工控制重点 滑动层铺设必须平整密贴,第一层土工布与下部结构粘接牢固、可以对接,第二层土工布尽量采 取整块铺设,不得已需要搭接时采取自然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20cm;薄膜不得起皱,接缝处理采用热熔焊接,如上图 . 高强度挤塑板拼接缝为榫形或阶梯形,接缝交错布置,不得出现通缝,并与梁面粘贴牢固 . 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 ,粘贴不牢固; 处理措施 针对两布一膜易出现褶皱现象, 采用自制的拉紧器,将起拉紧,固定在剪力齿槽锚固钢筋上,预防其上鼓起皱或起拱,如下图: 针对高强度拼接不严密,粘贴不牢固问 题,挤塑板拼接时应严格按要求作业,安装后顶面可以覆压重物来防止其粘贴不牢固,如上图 施工工艺及流程 根据桥梁底座板划分图,底座板划分可以分成三种情况:①临时端刺 +常规区 +永久端刺;②永久端刺 +常规区 +永久端刺;③临时端刺 +常规区 +临时端刺 .每个施工段分若干个施工单元 . 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滑动层验收→钢板连接器安装→钢筋笼安装→模板安装→埋设温差电偶→浇筑混凝土→后浇带连接→混凝土养护→检查验收 . 工艺流程 (见下图) 施工过程控制 钢筋笼安装图 1 底座板施工工艺流程图 (1) 钢筋笼制作 :底座板钢筋笼由钢筋加工场制作,用运输台车运到现场 .钢筋纵、横向之间用双股 22 号铁丝绑扎,对部分钢筋交叉点采用高强、耐久性好的有机合成材料绑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