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及应试技巧总结内容摘要:

.如若函数 是 偶函数,则函数 的对称轴方程是_______(答: 2 ⑥ 函数 的图象是把函数 的图象沿 y轴伸缩为原来的a 倍得位得到的;如将函数 到的 . 12. 函数的对称性。 对称。 如已知二次函 2 2数 满足条件 且方程 有等根,则 f(x) 12= _____(答: ; 2 ② 点 (x,y)关于 y 轴的对称点为 ;函数 关于 y 轴的对称曲线方程为 ; ③ 点 (x,y)关于 x 轴的对称点为 ;函数 关于 x 轴的对称曲线方程为 ; ④ 点 (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 ;函数 关于原点的对称曲线方程为 ; ⑤ 点 (x,y)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为 ;曲线 关于直线 的对称曲线的方程为。 特别地,点 (x,y)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为 (y,x);曲线 关于直线 的对称曲线的方程为 ;点 (x,y)关 于直线 的对称点为 ;曲线 关于直线 的 若 的对称曲线的方程为。 如己知函数 图像是 C1,它关于直线 对称图像是 C2,C2 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像为 C3,则C3 对应的函 数解析式是 ___________(答: ); ⑥ 曲线 关于点 (a,b)的对称曲线的方程为。 如若函数① 满足条件 的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 当前第 9 页共 58 页 2( 2, 3)对称,则 g(x)= ______(答: ) 与 的图象关于点 ⑦ 形如 的图像是双曲线,其两渐近线分别直线 由分母为零确定 )和直线 由分子、分母中 x的系数确定 ),对称中心是点。 ccc 2 如已知函数图象 与 关于直线 对称,且图象关于点 ( 2,- 3)对称,则 a 的值为 ______(答: 2) ⑧ |f(x)|的图象先保留 f(x)原来在 x 轴上方的图 象,作出 x 轴下方的图象关于 x轴的对称图形,然后擦去 x轴下方的图象得到; f(|x|)的图象先保留 f(x)在 y轴右方的图象,擦去 y轴左方的图象,然后作出 y轴右方的图象关于 y轴的对称图形得到。 如( 1)作出函数 及 的图象;( 2)若函数 f(x)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则函数 的图象关于 ____对称 (答: y轴) 提醒:( 1)从结论 ②③④⑤⑥ 可看出,求对称曲线方程的问题,实质上是利用代入法转化为求点的对称问题;( 2)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 上任一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 3)证明图像 C1 与 C2 的对称性,需证两方面: ① 证明 C1 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C2 上; ② 证明 C2 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 求证:函数 f(x)的 3 图像关于点 成中心对称图形;( 2)设曲线 C 的方程是 将 C沿 x轴 , y 轴正方向分别平行移动 t,s 单位长度后得曲线 C1。 ① 写出曲线 C1 的方程(答:轴)的对称点仍在 C1 上。 如( 1)已知函数 ) s; ② 证明曲线 C 与 C1关于点 对称。 13. 函数的周期性。 ( 1)类比 “三角函数图像 ”得: ① 若 图像有两条对称轴 ,则 必是周期函数,且一周期为 ; ② 若 图像有两个对称中心 ,则 是周期函数,且一周期为 ; ③ 如果函数 的图像有一个对称中心 A(a,0)和一条对称轴 ,则函数 必是周期函数,且一周期为 ; 如已知定义在 R上的函数 f(x)是以 2 为周期的奇函数,则方程 在上至少有 __________个实数根(答: 5) ( 2)由周期函数的定义 “函数 f(x)满足 ,则 f(x)是周期为 a 的周期函数 ”得: ① 函数 f(x)满足 ,则 f(x)是周期为 2a 的周期函数; 恒成立,则 ; f(x) 1③ 若 恒成立,则 如 (1) 设 f(x)是 上的奇函数, ,当 时, ,则 f()等于 _____(答: ; (2)定义在 R上的偶函数 f(x)满足 ,且在 上是减函数,若 是锐角三角形的两个 页共 58 页 是奇函数,求 f(2020)的值 (答: 993);( 4)设 是定义域为 R的函数,且 ,又 ,则 答 : 2) 2 、对数式: 0 , ,, , , , , , , logca ( 2) 的值为 ________(答: 8); logab。 如( 1) 1) 64 的值为 ________(答: 15. 指数、对数值的大小比较:( 1)化同底后利用函数的单调性;( 2)作差或作商法; ( 3)利用中间量( 0 或 1); ( 4)化同指数(或同真数)后利用图象比较。 16. 函数的应用。 ( 1)求解数学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① 审题 ―― 认真读题,确切理解题意,明确问题的实际背景,寻找各量之间的 f(y) x④ 对数函数型: , ; y ⑤ 三角函数型:。 如已知 f(x)是定义在 TR上的奇函数,且为周期函数,若它的最小正周期为 T,则 (答:0) 22② 幂函数型: , ( 2)利用函数的性质(如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对称性等)进行演绎探究:如( 1)设函数 表示 x除以 3 的余数,则对任意的 ,都有 A、 B、 、 、 (答: A);( 2)设 f(x)是定义在实数集 R 上的函数,且满足 ,如果 ,g15,求 f(200)1(答: 1);( 3)如设 f(x)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且,证明:直线 是函数 f(x)图象的一条对称轴;( 4)已知定义域为 R 当前第 11 页共 58 页 的函数 f(x)满足 ,且当 时, f(x)单调递增。 如果 ,且 ,则 的值的符号是 ____(答:负数) ( 3)利用一些方法(如赋值法(令 x= 0 或 1,求出 f(0)或 f(1)、令 或等)、递推法、反证法等) 进行逻辑探究。 如( 1)若 , f(x)满足,则 f(x)的奇偶性是 ______(答:奇函数);( 2)若 , f(x)满足,则 f(x)的奇偶性是 ______(答:偶函数);( 3)已知 f(x)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当 时, f(x)的 图像如右图所示,那么不等式 的解集是 ) _____________(答:;( 4)设 f(x)22 的定义域为 R,对任意 ,都有 f(y)y 1 且 时, ,又 , ① 求证 f(x)为减函数; ② 解不等式 2 (答: ). 高考数学必胜秘诀在哪。 ―― 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及应试技巧总结 三、数 列 数列的概念:数列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 N*(或它的有限子集{ 1,2, 3,?, n}) , 1an 则在数列 {an}的最大项为 __(答:);( 2)数列 {an}的通项为 ,其中 均为正数,则 an 与 的大小关系为 ___(答:;( 3)已知数列 {an}中,) ,且 {an}是递增数列,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答:);( 4)一给定函数 的图象在下列图中,并且对任意 ,由关系式 得到的数列 {an}满足的特殊函数,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 如( 1)已知 ,则该函数的图象是 ()(答: A) A B C D : ( 1 )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定义法 为常数)或。 如设 {an}是等差数列,求证:以 bn= 差数列。 为通项公式的数列 {bn}为等 n 当前第 12 页共 58 页 ( 2)等差数列的通项: 或。 如 (1)等差数列{an}中, , ,则通项 );( 2)首项为 24 的等差数列, ) 3。 如( 1)数列 {an}( 3)等差数列的前 n和: , 1315*中, , ,前 n项和 ,则 a1=_, n=_(答: 222 , );( 2)已知数列 {an}的前 n项和 ,求数列 {|an|}的前 n从第 10 项起开始为正数,则公差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答: 项和 Tn(答: )。 2 提醒:(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n和公式中,涉及到 5 个元素: a d、 n、an 及其中 a d 称作为基本元素。 只要已知这 5 个元素中的任意 3 个,便可求出其余 2 个, Sn,( 4)等差中项:若 a,A,b 成等差数列,则 A 叫做 a 与 b 的等差中项,且 即知 3 求 2。 ( 2)为减少运算量,要注意设元的技巧,如奇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 ?, (公差为 d);偶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 ?,(公差为 2d)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