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列方法总结及题型大全内容摘要:
nnnn aa 由 12 14 121111 aaSa .于是数列 nna2 是以 2 为首项, 2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 nna nn 2)1(222 12 nn na 类型 7 banpaa nn 1 )001( ,a、p 解法:这种类型一 般利用待定系数法构造等比数列,即令 )()1(1 yxnapynxa nn ,与已知递推 式比较, 解出 yx, , 从而转化为 14 yxnan 是公比为 p 的等比数列。 例 :设数列 na : )2(,123,4 11 nnaaa nn ,求 na . 解:设 BAnbaB ,Anab nnnn 则,将 1, nn aa 代入递推式,得 12)1(3 1 nBnAbBAnb nn )133()23(3 1 ABnAb n 133 23 ABB AA 11BA 1 nab nn取 „(1)则 13 nn bb ,又 61b ,故 nnnb 3236 1 代入(1)得 132 na nn 说明:( 1)若 )(nf 为 n 的二次式,则可设 CBnAnab nn 2。 (2)本题也可由 123 1 naa nn , 1)1(23 21 naa nn ( 3n )两式相减得2)(3 211 nnnn aaaa 转化为 nnn qbpbb 12 求之 . 【知识点】: N 项和 公式 S=(A1+An)N/2 即: [(首项 +末项 )*项数 ] / 2 等差数列公式求和公式 Sn=n(a1+an)/2 或 Sn=na1+n(n1)d/2 即: 项数 *首项 +项数 *(项 15 数 1) *公差 /2 n 项和 设 a1,a2,a3...an 构成等比数列 前 n 项和 Sn=a1+a2+a3...an Sn=a1+a1*q+a1*q^2+....a1*q^(n2)+a1*q^(n1)(这个公式虽然是最基本公式 ,但一部分题目中求前 n 项和是很难用下面那 个公式推导的 ,这时可能要直接从基本公式推导过去 ,所以希望这个公式也要理解 ) Sn=a1(1q^n)/(1q)=(a1an*q)/(1q)。 q:公比 【例】、已知数列 }{na 满足 11a , )2(3 11 naa nnn ,则通项公式 na 312n an=3^(n1)+a(n1) ana(n1)=3^(n1) 同样 a(n1)a(n2)=3^(n2) „„ a(n2(a(n3)=3^(n3) „„„„„„„„ „„ a3a2=3^2 „„ a2a1=3^1 以上的 n 个等式的两边相加得到 Ana1=3+3^2+……+3^(n 1)=3(13^n1)/(13)=(3^n1)/2 1. 判断和证明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常有三种方法: (1)定义法 : 对于 n≥2 的任意自然数 ,验证 11( / )n n n na a a a 为同一常数。 (2)通项公式法: ① 若 = +( n1) d= +( nk) d ,则 na 为等差数列; ② 若 ,则 na 为等比数列。 (3)中项公式法 : 验证中项公式成立。 2. 在等差数列 na 中 ,有关 nS 的最值问题 —— 常用邻项变号法求解 : (1)当 1a 0,d0 时,满足100mmaa 的项数 m 使得 mS 取最大值 . (2)当 1a 0,d0 时,满足100mmaa 的项数 m 使得 取最小值。 在解含绝对值的数列最值问题时 ,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 : 公式法 、 裂项相消法 、 错位相减法 、 倒序相加法 等。 16 注意事项 1.证明数列 na 是等差或等比数列常用定义,即通过证明 11 nnnn aaaa 或11 nnnn aaaa 而得。 2.在解决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相关问题 时,“基本量法”是常用的方法,但有时灵活地运用性质,可使运算简便,而一般数列的问题常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求解。 3 .注意 ns 与 na 之间关系的转化。 如: na = 110 0nnSSS 21nn, na = nk kk aaa 2 11 )(. 4.解综合题的成败在于 审清题目,弄懂来龙去脉,透过给定信息的表象,抓住问题的本质,揭示问题的内在联系和隐含条件,明确解题方向,形成解题策略. 【 问题 1】 等差、等比数列的项与和特征问题 例 na 的前 n 项和记为 11, 1 , 2 1 1n n nS a a S n ( Ⅰ)求 a 的通项公式;(Ⅱ)等差数列 nb 的各项为正,其前 n 项和为 nT ,且 3 15T ,又 1 1 2 2 3 3,a b a b a b 成等比数列,求 nT 本小题主要考察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以及推理能力与运算能力。 解 :( Ⅰ ) 由 1 21nnaS 可得 12 1 2nna S n ,两式相减得 112 , 3 2n n n n na a a a a n 又 212 1 3aS ∴ 213aa 故 na 是首项为 1,公比为 3 得等比数列 ∴13nna (Ⅱ)设 nb 的公比为 d 由 3 15T 得,可得 1 2 3 15b b b ,可得 2 5b 故可设 135 , 5b d b d 又 1 2 31, 3, 9a a a 由题意可得 25 1 5 9 5 3dd 解得 122, 10dd ∵ 等差数列 nb 的各项为正, ∴ 0d ∴ 2d ∴ 17 213 2 22n nnT n n n 例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且对任意正整数 n , 4096nnaS。 ( 1)求数列 {}na的通项公式。 ( 2)设数列 2{log }na 的前 n 项和为 nT ,对数列 nT ,从第几项起 509nT 。 .解 (1) ∵ an+ Sn=4096, ∴ a1+ S1=4096, a1 =2048. 当 n≥ 2 时 , an= Sn- Sn- 1=(4096- an)- (4096- an- 1)= an- 1- an ∴1nnaa = 21 an=2048(21)n- 1. (2) ∵ log2an=log2[2048(21)n- 1]=12- n, ∴ Tn=21(- n2+23n). 由 Tn- 509,解得 n 2460123 ,而 n 是正整数 ,于是 ,n≥ 46. ∴ 从第 46 项起Tn- 509. 【 问题 2】 等差、等比数列的判定问题. 例 { na } 共有 2k 项(整数 k ≥ 2),首项 1a = 2.设该数列的前 n 项和为 nS ,且 1na = nSa )1( + 2( n = 1, 2, ┅ , 2k - 1),其中常数 a > 1. ( 1)求证:数列 { na } 是等比数列;( 2)若 a = 2 122k ,数列 { nb } 满足 nb =)(log1 212 naaan ( n = 1, 2, ┅ , 2k ),求数列 { nb } 的通项公式; ( 3)若( 2)中的数列 { nb } 满足不等式 | 1b - 23 |+ | 2b - 23 |+ ┅ + | 12kb - 23 |+ | kb2 - 23 |≤ 4, 求 k 的值. (1) [证明 ] 当 n=1 时 ,a2=2a,则12aa =a; 2≤n≤2k- 1 时 , an+1=(a- 1) Sn+2, an=(a- 1) Sn- 1+2, an+1- an=(a- 1) an, ∴nnaa1 =a, ∴ 数列 {an}是等比数列 . (2) 解 : 由 (1) 得 an=2a 1n , ∴ a1a2…a n=2n a )1(21 n =2n a 2)1(nn =2 12 )1( knnn , bn= 112 1]12 )1([1 knknnnn (n=1,2,…,2k). 18 ( 3)设 bn≤23,解得 n≤k+21,又 n 是正整数 ,于是当 n≤k时 , bn23; 当 n≥k+1 时 , bn23. 原式 =(23- b1)+(23- b2)+…+(23- bk)+(bk+1-23)+…+(b 2k-23) =(bk+1+…+b 2k)- (b1+…+b k) = ]12 )10(21[]12 )12(21[ kk kkkk kkk = 12 2kk . 当 12 2kk ≤4,得 k2- 8k+4≤0, 4- 2 3 ≤k≤4+2 3 ,又 k≥2, ∴ 当 k=2,3,4,5,6,7 时 ,原不等式成立 . 例 4。 已知数列 na 中, nS 是其前 n 项和,并且 114 2 ( 1 , 2 , ) , 1nnS a n a ,⑴设数列 ),2,1(21 naab nnn , 求 证 : 数 列 nb 是 等 比 数 列 ; ⑵ 设 数 列),2,1(,2 nac nnn ,求证:数列 nc 是等差数列;⑶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及前 n 项和。 分析 :由于 {bn }和 { }中的项都和 {an }中的项有关, {an }中又有 S 1n =4a n +2,可由S 2n S 1n 作切入点探索解题的途径. 解 : (1)由 S 1n =4a 2n , S 2n =4a 1n +2,两式相减,得 S 2n S 1n =4(a 1n an ),即a 2n =4a 1n 4an . (根据 bn 的构造,如何把该式表示成 b 1n 与 bn 的关系是证明的关键,注意加强恒等变形能力的训练 ) a 2n 2a 1n =2(a 1n 2an ),又 bn =a 1n 2an ,所以 b 1n =2bn ① 已知 S2 =4a1 +2, a1 =1, a1 +a2 =4a1 +2,解得 a2 =5, b1 =a2 2a1 =3 ② 由 ① 和 ② 得,数列 {bn }是首项为 3,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故 bn =3 2 1n . 19 当 n≥ 2 时, Sn =4a 1n +2=2 1n (3n4)+2;当 n=1 时, S1 =a1 =1 也适合上式. 综上可知,所求的求和公式为 Sn =2 1n (3n4)+2. 说明: 1.本例主要复习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证明一个数列为等差,等比数列,求数列通项与前 n 项和。 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由条件 241 nn aS 得出递推公式。 2.解综合题要总揽全局,尤其要注意上一问的结论可作为下面论证的已知条件,在后面求解的过程中适时应用. 【 问题 3】 函数与数列的综合题 数列是一特殊的函数,其定义域为正整数集,且是自变量从小到大变化时函数值的序列。 注意深刻理解函数性质对数列的影响,分析题目特征,探寻解题切入点 . 例 5 已 知二次函数 ()y f x= 的图像经过坐标原点,其导函数为 39。 ( ) 6 2f x x=,数列 {}na的前 n 项和为 nS ,点 ( , )( )nn S n N *206。 均在函数 ()y f x= 的图像上。 (Ⅰ)、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Ⅱ)、设11nnnb aa+=, nT 是数列 {}nb 的前 n 项和,求使得 20n mT对所有 nN*206。 都成立的最小正整数 m; 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等差数列、数列求和、不等式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运算技能,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解:( Ⅰ)设这二次函数 f(x)= ax2+bx (a≠ 0) ,则 f`(x)=2ax+b,由于 f`(x)=6x- 2,得 a=3 ,。高考数列方法总结及题型大全
相关推荐
我的祖国正以一个有责任感和正义感的大国身份参与到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中去,我不禁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通过高党的学习,我进一步提高了对党的指导思想的认识,深刻领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也进一步明确了入党的基本条件和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学习,我对入党的要求的认识渐渐从蒙胧走向了清晰
目的。 ( 2)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管理。 为防范经营风险、资金风险、担保风险,集团制定了“加强风险防范和控制的管理规定”,并出台了“预警月报、资金管理、经济担保办法”三项针对性很强的管理措施。 ( 3)逐步规范投资管理。 在集团内设置专人负责投资管理,制定了投资管理办法,完善审批决策程序 ,规范投资行为。 三、积极投入集团改革发展事业 作为集团分管财会工作领导
;。 8 相转移催化制备扁桃酸 * — TEBA 制备; 、重排、羟化 、水解制备扁桃酸。 5 化学制药设备与维护实训 干燥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 双锥回转真空干燥器、厢式干燥器 各 1 套 液体输送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 离心泵、往复泵 各 1 套 气体压缩与输送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 ;。 往复式压缩机、真空泵、 罗茨机械增压泵 各 1 套 非均相分离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离心机维护与保养; ;。
牵拉伤。 简述其防治措施。 130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症的发生机 制是什么。 131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低钠血症分哪几类。 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简介脑耗盐综合症的概念。 132简述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症的治疗措施。 133颅内蛛网么囊肿的手术指征如何掌握。 134脱水治疗时甘露醇、白蛋白、速尿应如何应用。 135脑外伤病人抗菌药物应用原则是什么。
机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具备从事本学科业务工作和适应相邻学科业务的各项基本能力。 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进行建筑设计及多种方式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具有计算机文字、图形和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建筑美学的修养;了解中外建筑历史的发展规律,掌握人的生理、心理、行为与建筑环境的关系,与建筑有关的经济与法规的 基本知识,以及建筑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
椅扶手。 2. 架二郎腿,架二郎腿时脚抖动,手大幅度挥 舞。 3. 趴在台面上或双手撑头。 自然端正 24 走姿 员工在工作中行走的正确姿势:两脚分别走在一条较窄的平行线上, 抬头挺胸,目视前方,面带微笑。 保持平衡、协调、精神。 1. 走内外八字路。 2. 肩膀不平,一高一低。 3. 上身摆动幅度较大。 4. 低头、手臂不摆或摆幅过大、手脚不协调、步子过大、过小或声响过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