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北城办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部分是未能达到 我承包商施工要求的深度,负责编制及深化该未能达到施工要求深度之图纸及制件详图,包括:施工图、翻样图、大样图。 为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特制定了深化设计图计划表。 在施工前提交一份施工详图明晰表(清楚显示施工图、大样图、翻样图 12 及制作详图提交时间表)供总工程师批核。 上述图纸应能显示详细的尺寸和位置,以供现场施工使用。 技术培训 所有管理人员在中标 5 天内到位,以便组织学习招标文件及施工规范,了解掌握设计意图,进行图纸会审,组织工程情况交底、调试设备。 开工前将工程所需的各种规范、图集、标准、法规及新工艺 等在开工前准备齐全,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掌握。 为保证工程实施,我单位将安排自有技术工人投入施工生产,机械手、测量工、试验员均持证上岗,钢筋工、木工、砼工等由我单位固定劳务基地工人担任。 根据工程项目开工计划,劳动力均在开工前 7 天到达施工现场,进行操作工艺、质量标准、安全卫生、消防等项目的技术培训和交底。 ⑴在本工程参施职工中,由总工程师牵头,各作业队和项目部各部室积极配合,广泛开展“责任、市场”质量观教育,使广大职工加强全员质量意识,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 ⑵在施工过程中,由总工程师牵 头,项目部技术、质量人员配合,不定期组织职工培训,深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教育,使参施员工深刻认识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从而围绕五大因素研究并实施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⑶不定期由技术、质量部门组织本工程人员学习业主对工程的质量要求和我单位在投标文件中对质量做出的承诺以及单位有关质量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统一参施人员的思想并使之明确创优规划目标和措施。 三、物资准备 根据施工图纸和进度计划的要求,各作业队制定物资采购、供应计划,项目部汇总各种物资需要量及计划安排,并以此落实各项物资的 加工订货和材料的到场跟踪。 工程开工前,熟悉合同要求,为下一步物资采购做好准备。 完成各项施工用料的调查核实,经样品报审合格后签订供货协议,并分期分批组织进场。 施工前应完成水泥、钢筋等规定必检材料的复试,向监理提交有关资料,报验各种进场物资报告单。 各项周转材料要根据工程施工进展情况,随时组织材料进场,具体内容详见主要施工周转材料用量计划表。 各种大型施工设备和运输机械详见试验检测设备详见第四部分附图表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 以材料进场计划为依据,做好现场施工平面图中材料存放场地的平整、夯实、排水和 围墙工作。 材料进场后要做好存放、保管工作,并认真进行标识。 第四章 劳动力安排计划 根据本工程特点,确定本工程各施工阶段建设工程的劳动力配备。 在劳动力配备上采取以下几条组织措施和原则。 劳务作业队进场前,由公司劳资处和项目共同进行综合评估,项目经理 13 择优录取,与其签订合同,规定其工期、质量、安全要求,明确承包任务,工程量结算方式和奖惩的措施。 项目经理部还对劳务队引入激励机制,推行优质优价管理方法。 具体详见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第五章 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第一节 施工测量 ( 1)控制网建立与测量 为保证总体 工程和各专业管线测量工作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延续性,承包商将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控制网分为三级:第一级为场区整体控制网,第二级为各专业管线的施工控制网,第三级为施工测量的加密控制网(点)。 技术原则 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在拟建施工场区科学设计,合理布设首级测量控制网。 在保证工程整体需要的前提下,加密布设工程施工各阶段结构定位需要的控制网(点),以及对各级测量控制网(点)进行精度设计。 各施工阶段从测量精度的最高要求出发,根据设计要求及相关的国家规范中的主要技术指标, 以满足工程需要。 原始基准标桩的交接及校测 工程开工前,及时联系业主,进行现场原始永久性的基准标桩的交接。 交接桩测量资料必须齐全,并附有标桩示意图,标明各种标桩平面位置和标高,必要时附文字说明,依照资料,进行控制点交接工作。 同时,应及时组织测量人员对业主提供的基准标桩进行必要的复测工作,并在 10 天内将复测结果书面提交给业主。 经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如发现问题及时通报业主和交桩单位。 高精度整体控制网的布设 根据场区平面规划和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为依据,建立附合导线场区平面控制网。 首级高程控制借用平面控 制网的桩点进行布设,这两个控制网是工程整体控制的依据和基准,以保证各专业管线工程之间的连贯性和统一性。 1)工程测量控制网布设及等级划分 按三级控制,即首级控制网、二级控制网(各专业管线控制)三级控制网(细部控制线)。 2)专业管线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专业管线施工控制网根据施工进度分不同阶段进行测设。 它的布设原则要满足相关施工细部测量或施工控制的要求,全面覆盖。 其网形依具体使用情况而定。 施工控制网测设 1)首级控制网测设 平面控制网测设在满足规划主要条件的前提下,以业主提供的基准点为 14 基点,首级控制网布设 成附合导线控制网 ,以国家一级导线网精度指标进行施测,以用全圆归零测法依次测量相邻两点的距离和角度值,并与城市坐标点进行联测。 首级高程控制采用精密数字水准仪附合水准测量进行引测,引测校核精度合格后,根据观测数据对高程控制网进行严密平差,再依据平差结果对桩点高程进行改正。 2)施工(二、三级)施工平面控制网测设 二级控制网建立在首级网的基础上,布设成 “池” 字形平面控制网,精度按国家二级导线精度指标进行,施测时应与首级控制网联测。 3)施工高程控制网测设 为使首级施工高程控制网具有较好的内符精度,控制网布设 为附合水准路线,并与测绘院提供水准点联测以确定起算高程。 水准点位的布设选择在首级平面控制网桩点上。 首级施工高程控制网按二等水准网的精度进行设计,观测采用二等水准观测方法。 4)控制网的精度设计及保证措施 场区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保证的关键是其桩点的长久稳定性的保持。 因此其埋设要按照国家二级变形监测基准点位的要求进行。 对于施工控制网,其控制点位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位移现象,因此在使用期间要适时对其进行复测,解算出每个点位数据修正值,并对每个控制点进行平差改正。 此项工作定期进行。 参见附图 为保证整个施工期间首级施工控 制网的正确,防止由于控制点沉降、位移引起的控制网扭曲造成精度下降,应对首级控制网定期进行复测,复测时应与城市基准点联测。 5)桩点的设置 首级平面控制桩基准点布设在无变形影响的区域;二级平面控制桩基准点布设在变形影响较小的区域。 水准基点借用平面控制桩。 桩点做法如下: 首级导线控制网桩点埋设,用φ 32mm 的粗钢筋,顶端磨平并用 以下铜针镶入钢筋内作为标点,下端成弯钩状,将其浇筑固定在混凝土中,桩顶尺寸不小于 150mm 150mm,混凝土桩直径不小于 ,埋深不小于。 二级导线控制点桩为顶部预 埋( 100mm 100mm 6mm)钢板的混凝土桩,桩顶标高一般低于场地设计标高 ,埋深部小于 ,点位中心镶嵌φ 1mm 铜芯标点。 所有控制点要保持相互通视。 6)测量标识 测量控制点应妥善管理保护,确保桩点不被压盖、碾轧、扰动,所有控制桩点、监测点均设标识牌,牌中注明桩点的名称、精度等级、点号、数据及管理单位;对于细部测设的点位、线段用油漆进行标识,注明其性质和相关数据。 ( 2)施工测量 15 管线工程 1)控制点的复核及导线点及水准点的增设 ①在进场接桩后,立即组织测量人员对控制桩点进行复测,并 将复测结果提交监理工程师。 ②在控制桩点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使用后,根据工程现场情况,在道路沿线进行控制点的加密。 加密的控制点要进行保护,防止碰撞或破坏。 ③施工测量执行《工程测量规范》,在施工现场沿线布设三级导线闭合控制网,四等水准高程控制网,导线点间距控制在 200m 左右,方法采用符合法。 绘制测量成果图上报监理工程师,桩点用水泥混凝土加固保护。 ④为保证测量精度,仪器测出的数据必须经过修正,重要部位的点位、高程测量必须做平差处理,角度精确到 ″,高程精确到 mm 位。 钢尺量距必须有三差改正,控制精度由高至低传 递。 减少误差消灭错误,测量工作从外业到内业必须做到步步有校核。 参见【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与【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导线长度( km) 测角中误差(″) 测距中误差( mm) 测距相对中误差 方位角闭合差 相对闭合差 三级 12 15 ≤1/7000 24n ≤1/5000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水准仪型号 视线长度( mm) 前后视较差( m) 高差校差( mm) 四级 DS3 100 5 5 2)沟槽开挖测量 ①沟槽开挖前根据设计及施工方案进行中线定位,采用极坐标法测放管线中线时,在起点、终点、平面折点、竖向折点及直线段的控制点等位置测设中心桩。 ②管线中线桩每 10m 一点,桩顶钉中心钉,并在沟槽外适当位置设置栓桩;根据中线控制桩及放坡方案测放沟槽上口开挖位置线,现场撒白灰线标注。 ③开挖过程中,核对中线、高程、坡度、沟槽下口线、槽底工作面宽度等进行检测,依据定位控制桩采用经纬仪投点法向槽底投测管线中线控制桩;并在人工清底前测放高程控制桩,采用水准仪将地面高程引至槽底。 在高程桩上用油漆标注高程。 ( 3)池室开挖测 量 池室开挖与沟槽开挖同时进行,根据池室桩号坐标采用极坐标法测放池室结构中心位置,根据池室尺寸及放坡方案测放结构开挖上口线及开挖高程 16 控制桩,同时进行栓桩。 ( 4)管线基础测量 根据检底后管线中心桩及设计基础宽度测放管线基础结构宽度,同时测放管线基础高程控制桩。 基础施工后复测基础中线偏差、宽度及高程。 ( 5)管道安装测量 管道基础施工结束后恢复中线,根据不同管线结构形式及附属设施分别进行安装放线。 附属建筑施工测量 1)平面控制网方案的确定 以业主所交合格导线点桩位为基本控制网,经复核无误后,根据施工 需要加设导线,加测导线控制点采用附合导线,经平差,精度合格即可针对各栋号进行护桩测放 (各独立栋号的护桩设置在结构主轴线上,通常形成“池”字形,并可在适当位置加 1~ 2 条轴线控制线 ),在工程进行过程中,要定期对护桩进行复核,确保点位测放无误。 2)高程控制网 将业主所交高程点作为施工高程的基本控制网,再向施工现场导出临时水准点作为施工用工作水准点。 独立栋号的临时水准点不少于 2 个;相邻或有相互关系的栋号之间统一高程测设的起始点。 所有各临时水准点要定期进行复核,确保高程测放无误。 ( 3)测量技术保证措施 工程测量工 作是项目施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工程施工的先锋环节,测量工作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以及管线的使用功能,同时也是项目创优目标实现的必要保证。 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应认真贯彻落实项目测量管理运行程序、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及质量过程控制程序。 测量承包人管理 工程现场所有测量工作由承包人统一组织管理,承包人部设专职测量工程师负责统筹管理,下设各作业队测量班组,负责相应专业管线的测量与验线工作。 各测量组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测量专业工程师、测量高级技师和测量技师等,测工的最低级别为中级工。 测量组长由工程 师、高级技师或技师担任。 测量工作的整体管理和统一协调由专职测量工程师负责;施工测量、安装测量由各作业队测量组自行组织管理。 本工程施工测量管理设立两级测量机构,采用三级管理的模式。 规范化、科学化测量验线 对于工程重点控制部位和关键环节必须由承包人对下级班组的放线自检成果复核无误,报监理单位验线进一步复核,加强对工程施测和监控管理力度,确保工程测量工作准确无误。 验线工作与放线工作要做到人员、仪器和测量方法三分开,独立进行。 验线的精度要高于放线精度。 严禁验线与放线同时进行。 施工工序安排上要预留验线必要的 时间,严禁不经验线就擅自施工。 验线工作按精度级别由专 17 业验线组和质检员分别负责。 数字化测量、管理 本工程在测量工作中将充分发挥电子测量仪器和计算机的优势。 数据计算、数据传输、数据采集、内外业计算、成果输出全面使用计算机管理,以数字化测量模式取代传统的常规测量模式。 平面测量主要采用全站仪进行。 高程控制采用数字水准仪进行 ,简单的细部测量亦可采用常规测量方法。 第二节 蓄水池等水池工程施工方案 一、施工测量 ,结合总平面图和施工平面布置图,建立适合本 工程和检测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选点、造标与埋设均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及业主要求。 工程开工前由测绘工程师编制详细测量方案。 ,高程控制采用水准仪,垂直度控制:滑模工程采用激光准直仪,其它工程采用一般经纬仪,沉降观测采用精密水准仪,根据初定、精测和复测的程序进行。 施工期间各控制点应加以妥善保护,定期进行检查,防止遭到损坏。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所有沉降观测点埋设完后,应及时将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