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内爬式塔吊安装及使用专项方案内容摘要:

验:各机构应分别进行数次运行,然后在做三次综合动作运行,运行过程中各机构不得发生任何异常现象,各机构制动器、操作系统、控制系统、联锁装置及各限位器应动作准确、可靠,否则应及时排除故障。 .负荷试验:负荷运行前,必须在小幅度内吊 倍额定起重量,调整好起升制动器。 在最大幅度 处分别吊对应额定起重量的 25%, 50%, 75%, 100%,按 条要求进行试验。 13 运行过程中各机构不得发生任何异常现象,各机构制动器、操作系统、控制系统、联锁装置及各限位器应动作准确、可靠。 . 超载 25%静态试验 : 空载试验、负荷试 验合格后,进行静态超载实验。 根据不同起重臂长,静态超载实验载荷见下表 : 项目 臂长 幅度Ⅰ 吊重Ⅰ 幅度Ⅱ 吊重Ⅱ 54m 10 t 54m t .超载 10% 动态实验:在最大幅处,吊重 ,对各机构对应全程 范围内进行 3 次动做,各机构应动作灵活,制动器动作可靠。 机构及结构各部位部件无异常现象,连接无松动和破坏情况。 注:静态超载实验不允许进行变幅及回转。 .安全装置的调试: .内爬式塔吊安全装置的内容:主要是电气安全控制装置,主要有:行程限位器和载荷限位器。 行程限位器有:起升高度限位器,回转限位器和幅度限位器;载荷限位器有: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此外还包括风速仪。 .多功能限位器 调试 :起升高度、变 幅、回转限位器分别为 DXZ4/ DXZ4/F、 DXZ4/4,三个多功能限位器。 根据调整 要 求 将被控机构开至指定位置(空载),这时控制该机构动作时对应的微动开关瞬时切换。 即:调整对应的调整轴( Z)使记忆凸轮( T)压下微动开关( WK)触点;空载反复运行数次,验证记忆位置是否准确(有误时重复上述调整);机构正常工作后,应经常核对记忆控制位置是否变动,以便及时修正。 . 起升高度限位器的调整方法 : 调整在空载下进行,用手指分别压下微动开关( 1WK、2KW),确认限制提升或下降的微动开关是否正确;提升 极限位置时,使载重小车与吊钩滑轮的最小记录不小于 1米时,调动( 1Z)轴,使凸轮( 1T)动作并压下微动开关( 1WK)换接。 使用中 根据需要可通过调节 2WK 以防止操作失误,使下降时吊钩在接触地面前(确保卷筒上不少于 3圈钢丝绳时),能终止下降运动。 注意:在更换钢绳后一定要重新调整高度和变幅限制器,否则可能导致吊钩冲顶,钢丝绳张断,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后果。 .回转限位器调整方法: 在电缆处于自由状态时调整回转限位器;调整在空载下进行,用手指逐个压下微动开关( WK)确认控制左右方向的微动开关( WK)是 否正确;向左回转 540176。 ( 圈)按 条程序,调动调整轴( 4Z),是凸轮( 4T)动作至使微动开关( 4WK)瞬时 14 换接。 向右回转 1080176。 ( 3圈)按 条程序,调动调整轴( 1Z),是凸轮( 1T)动作至使微动开关( 1WK)瞬时换接,然后拧紧 M5 螺母;验证左右回转动作。 .幅度限位器的调整方法: 1). 向外变幅及减速和起重臂臂尖极限限位:将载重小车开到距起重臂臂尖缓冲器 处,调整轴( 2Z)使记忆凸轮转至将微动开关( 2WK)工作换接。 (调整时应同时使凸轮( 3T)与( 2T)重叠 ,以避免在制动前发生减速干扰),并拧紧螺母,再将载重小车开至起重臂臂尖缓冲器 220mm 处,按程序调整轴( 1Z)使( 1T)转至将微动开关( 1WK)动作,拧紧螺母; 向内变幅及减速和起重臂臂根限位:分别 距起重臂臂根缓冲器 1500mm 和 220mm 处进行减速和起重臂臂根限位和调整。 2). 力矩限制器 调试: 机械式力矩限制器保护装置,当力矩达到额定值的 90%时,司机室内的预报警灯亮,当超过 100% 小于 110%的额定值时,起升向上断电,小车向外变幅断电,同时发出 超载警报声。 力矩限制器由两条弹簧板、四处行程开关及调整螺 杆等组成, 塔机工作时,塔顶发生变形,两条弹簧板之间的距离缩小,相应力矩能够报警和切断塔机起升向上和载重小车向外变幅的电路,起到限制力矩的保护作用。 3).钢丝绳四倍率 定码变幅调整 : 54m 臂长时吊重 ,小车以慢速由 30 米幅度处开始向外变幅,调整一根螺杆,使幅度在 ~ 38m 时,司机室内报警灯亮,调整另一根螺杆,使幅度在 40m~ 42m 时,起升向上、变幅向外断电同时发出超载警报。 定幅变码调整 : 54m臂长时在幅度 28m 处,吊重 ~ ; 调整第三根螺杆,使起升向上、变幅向外断电,同时发出 超载报警声。 上述动作要求重复三次,保持功能稳定。 4).钢丝绳四倍率 定码变幅校核 :按定码变幅和定幅变码方式分别进行校核,各重复三次,保持功能的稳定。 小幅度校核:吊重 8t,小车以慢速由 8 米 幅度处开始向外变幅, 54m 臂长时在幅度 ~ 处 时 ;,起升向上、变幅向外断电,同时发出超载报警; 大幅度校核: 54m 臂长时,吊重 2t,小车以慢速由 45米幅度处开始向外变幅,幅度在 51m~52m 时; 起升向上、变幅向外断电,同时发出超载报警。 5).定幅变码校核: 最大幅度校核: 54 臂长时,在幅度 54m 处以 正常工作速度起升,额定起升重量 ;力矩限制器不应动作,允许起升;然后以慢速起升 ;力矩限制器应动作,不能起升。 小幅度校核: 54m臂长时,在幅度 20m 处以正常工作速度起升, 额定起升重量 ;力矩限制器不应动作,允许起升;然后以慢速起升 ;力矩限制器应动作,不能起升。 6). 起重量限制器 : 起重量限制器调整(结构调整方法见外构件 TWL8 起重量限制器说明书,此塔机只使用其四个微动开关中的两个),调整时吊钩采用 4倍率滑轮组。 15 . 高速调整(幅度不能大于 25 米) : 1) . 吊 3600kg,吊钩以低、高速度各升降一次,不允许任何一档产生不能升降现象; 2). 加吊重 300kg,以高速起升,若能起升,调整螺钉,直至高档不能起升为止。 再下降至地面; 3). 重复 1) 2)项全部动作,当载荷为 3600kg 时,高速可以运行,当载荷在 3600kg~ 3900kg之间时高档不能运行。 接近小值较为理想。 . 低速调整(幅度不能大于 10 米) : 1). 吊 8000kg,以低速度升降一次,不允许产生不能升降现象; 2). 加吊重 300kg,以低速起升,若能起升,调整螺钉, 直至低档不能起升为止。 再下降至地面; 3). 重复 1) 2)项全部动作,当载荷为 8000kg 时,低速可以运行,当载荷在 8000kg~ 8300kg之间时低档不能运行。 接近小值较为理想。 . 防扭装置的使用 :塔机在工作状态 防扭装置应将锁紧螺钉锁紧。 新换钢丝绳后,空载运行时吊钩旋转,此时应打开防扭装置,钢丝绳将自由旋转到与吊钩一致。 若防扭装置处于锁紧状态, 长时间空载运行将使钢丝绳在全长范围内产生扭矩,直至吊钩不再转动 .塔机在长时间使用后,钢丝绳伸长并产生轻微扭转,此时应暂时打开防扭装置,待钢丝绳张紧后 再次锁紧。 一旦钢丝绳散股,防扭装置将会加速钢丝绳的破坏,所以应及时更换钢丝绳。 .内爬式塔吊的保养与维修: .塔机的保养:为确保安全经济地使用塔机,延长其使用寿命, 必须作好塔机的保养与维修及润滑工作,塔机的报养有以下内容: 1). 经常保持塔机清洁, 塔吊操作室 及时清扫 ,不得将杂物和易燃物堆积在操作时内,操作台及电器配件要保持干净,操作室玻璃经常擦洗,保持视野宽阔和清晰。 2). 检查各减速器 、 滑轮、轴承、钢丝绳 的 润滑情况,保持润滑系统各部位润滑正常。 3). 注意检查各部位钢丝绳有 无松动、断丝、磨损等现象,如超过有关规定必须及时更换。 4). 检查制动器的效能、间隙,必须保证可靠的灵敏度。 5). 检查各安全装置的灵敏可靠性。 6). 检查各螺栓连接处,尤其塔身标准节连接螺栓,当每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重新进行紧固。 7). 检查各钢丝绳头压板、卡子等是否松动,应及时紧固。 8). 检查各金属构件的构件、腹杆及焊缝有无裂纹,特别应注意油漆剥落的地方和部位,尤 16 以油漆呈 45176。 的斜条纹最危险,必须迅速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 9). 塔身各处(包括基础节与底架的连接)的连接螺栓螺母, 各处连接直径大于φ 20 的销轴等均为专用特制件,任何情况下绝对不准代用,而塔身安装时螺母和扣紧螺母拧紧。 10).塔身标准节螺栓等级为 级,螺母性能等级为 10 级(两个垫圈、两个螺母),螺栓头部顶面和螺母头部顶面必须有性能等级标志,否则一律不准使用。 11). 检查吊具的自动换倍率装置以及吊钩的防脱绳装置是否安全可靠。 12). 观察各电器触头是否氧化和烧损,若有接触不良应修复或更换。 13). 各限位开关和按钮不得失灵,零件若有生锈或损坏应及时更换。 14). 各电器开关与开关板等的绝缘必 须良好,其绝缘电阻不应小于。 15). 检查各电器元件之紧固螺栓是否松动,电缆及其他导线是否破裂,若有应及时排除。 . 主要故障及排除方法 : 序号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解决方法 1 减速器温度过高 润滑油缺少或过多 注意适量增减油量 2 减速器轴承温度过高 太少; ; 求或轴承已损坏 ; ; 3 减速器漏油 联接部位贴合面的密合性差,轴端密封圈磨损 更换密封圈 4 顶升太慢 、效率下降 堵塞 严重 17 泄露 5 地上无力或不能顶升 损 6 顶升升压时出现噪声振动 滤油器堵塞 清洗滤油器 7 顶升系统不工作 电机转向与油泵转向不对 改变电机转向 8 顶升时发生颤动爬行 ; 9 顶升有负载后自降 障 排除故障,更换密封件 10 总起按钮失灵 ; ; 、停 止按钮接触不良 2换熔断器 11 起升动作时跳闸 ,过流断电器因过流吸合; 变压器至塔机动力电缆的线径不够 ,过流稳定值是否变化; 12 起升机构不能启动 ,接地及短路 ,如小更换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