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管道试压方案(300公斤压力)内容摘要:

位号图纸试验压力包号 实际液压试验两层最大压差图纸试验压力包号 实际 比例 实际压差 管板设计最大压差同理 E110 壳程 设 临 时管线 单独与系统 相连 进行升压至 ,使压差分别控制 以满足设计压差要求。 试压系统隔离 ⑴ 盲板加设 (借用工艺及设备正式盲板 ) 当工艺及设备正式盲板经 中公式复核可满足试压使用要求时,为降低成本,将借用正式盲板作为试压盲板使用。 垫片采用与法兰对应的八角金属环垫。 两台反应器不参与本次试压,其间连线使用设备自带盲板进行隔断。 工艺 试压 隔断材料如下: 序号 材料 名称 公称 直径 公称压力 材质 数量 备注 1 法兰盖 DN20 CL1500 A105 6 132 区 2 法兰盖 DN20 CL2500 A105 1 132 区 3 法兰盖 DN50 CL2500 A105 2 132 区 4 法兰盖 DN 20 CL2500 A105 21 132 区 5 8 字盲板 DN400 CL2500 A105 2 132 区 6 8 字盲板 DN350 CL2500 A105 2 132 区 7 8 字盲板 DN25 CL2500 A105 2 132 区 8 8 字盲板 DN40 CL2500 A105 6 132 区 9 8 字盲板 DN25 CL2500 A105 2 132 区 10 8 字盲板 DN20 CL2500 A105 5 132 区 试验用 盲板采用正式 标准 的插入式盲板 、 盲板盖 和 封头 ⑵ 盲板安装的技术要点 ● 密封面要处理干净,保证表面平整光滑。 盲板按正式法兰检查其密封性能,合格后方可使用。 ● 盲板安装的对中,即保证盲板中心与法兰中心重合。 ● 螺栓紧固要匀称,安装前要将螺栓螺母丝扣处理好,保证灵活无卡涩,然后手动拧牢,再用 ● 扳手对称上紧,最后用 液压 扳手紧固 压力表加设 ⑴ 试压共设 2 块压力表: 1 块设于试压泵出口, 1 块设于试压系统高点。 ⑵ 压力表的量程为最大试验压力的 ~ 倍,精度等级不低于 级,并在有效中海油惠州 340 万吨 /年柴油加氢和 260 万吨 /年蜡油加氢装置高压管道试压方案 10 检定(校准)期内。 试压方法及系统恢复 ⑴ 水压试验前,应对参加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学习有关规范及本方案,明确人员分工,职责岗位,联络方式。 ⑵管道试压系统内的仪表、调节阀应加置盲板或在试压时拆除,以便与管道系统压力试验隔离,并要有明显标志。 止回阀试压时要根据上水的方向来调整止回阀的方向或拆除阀芯,拆除和调整的同时必须填写拆除记录,试压合格后 及时 回装并 填写回装记录。 ⑶对于 试压 包中的 试压盲板 安装 和拆除过程 应根据 试压流程图 或 单线图上 所 标识的位置 和 数量 须在 相 关人员 共同 确认前提下进行。 并 及时 填写 盲板 安装 、 拆除记录 ⑷ 在管道施工安装过程中设置的临时支架应在管道系统试验前拆除,其打磨、切割不应伤及工艺管道;对于管道系统试验所用的临时加固措施应在试验前安装完毕,并在试验结束后及时拆除。 ⑸ 管道试压系统在试压过程中如发现有泄漏 或 异常 ,必须对试验系统进行泄压, 待 缺陷消除后须重新试压 , 不 得 带压作业。 压力试验完毕,不得在管道上进行 焊接施工。 ⑹ 试压操作 : 向待试 压 系统内注水,过程中利用各管段高点的法兰、阀门、排气口、排液口等排净系统内的气。 (为确保 管道 内气体排净,建议有水柱排出时关闭排气阀 35 分钟 后 重新开启阀门,如此循环 3 次) ⑺ 系统缓慢升压, (高压试压有一定的危险,不建议一次达到试验压力,可以借鉴气压的要求) 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 10min,确认无异常。 ⑻ 系统降压至设计压力,稳压 30min,确认系统无压降、所有部位无泄漏、无变形。 ⑼ 确认试压合格后,系统缓慢降压。 排液时,打开放空阀,并根据空气入口流量调整排液量。 试 验液体介质应排尽, 试验用水引入地沟内,不得将水就近排到地面。 难以依靠重力排尽液体的系统用压缩空气助排。 与设备一起试压的排液空应低于设备,保证设备试压液体排净 ⑽ 排液完毕后,及时拆除临时盲板, 安装正式垫片,管道系统恢复。 核对盲板加设记录后,填写《管道系统试压记录》。 ⑾ 对于高压管道,试压时必须拉好警戒线,并派专人看管,严防闲杂人员进入禁区内。 试压期间,任何人不准站在阀门前或法兰、盲板及压力表的正前方,不得用锤或其它物敲击承压部件。 ⑿由于参与试压的高压换热器有压差保护要求,有高压换热器参加的多个试压包要求管程、壳程所在系统用临时管线连接保证管壳程同时升压。 试压时的升压速度不得大于中海油惠州 340 万吨 /年柴油加氢和 260 万吨 /年蜡油加氢装置高压管道试压方案 11 ; ⒀ 高 压系统与中低压系统管线串联时,关闭高压系统与中低压系统交界处的阀门,并且中低压系统管线就近导淋处于敞口状态并设置警戒线,悬挂警示牌进行警戒。 ⒁ 仪表流量孔板等不允许参与试压的仪表设备试压前拆除或用安装替代件进行试压,待试压、吹扫后高压气密前安装,调节阀参加试压。 ⒂ 试压系统内的阀门除注明有开关标注外,其余阀门均处于开启状态,有旁路的仪表阀门,试压时主线阀门要进行关闭,将旁路阀门打开试压;试压系统内的 8 字盲板除注明是盲板外,其余 8 字盲板均处于开通状态。 中海油惠州 340 万吨 /年柴油加氢和 260 万吨 /年蜡油加氢装置高压管道试压方案 12 第 六 章 、 质量保证措施 第一节 组织结构 第二节 技术质量措施 试压使用公用工程内提供的新鲜水。 不锈钢管道试压用水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 50mg/L。 试验用水温度及试压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 5℃。 当环境温度低于 5℃时,应采取防冻措施。 焊缝及其他应检查的部位,不得进行涂漆、隔热等隐蔽工程施工。 试压用的临时盲板应设责任人,对盲板进行编号,保证加置正确,标志明显,记录完整。 试压完成后应根据安装记录逐一拆除,并做拆除记录。 试压前应对系统内阀门的开关状态进行确认。 水压过程中需要操作的阀门必须编号并悬挂标志牌。 压力试验期间凡是在关闭状态、用来保持系统压力的阀门要上锁 /挂牌,以免误操作造成人员伤害或者系统损失。 并且确保试压完成后,压力得到释放,并回复到正常的状态。 质量经理:杨波 焊接工程师:高兴 QC专业工程师:王文海 安装专业工程师:孙海峰 安装专业工程师:宁仁飞 安装专业工程师:李欣洋 试压班 组 技术经理:郑石光 材料工程工程师:杨锡俊 焊接工程师:郭鹤 安装专业工程师:桑建国 项目经理: 盛勇 中海油惠州 340 万吨 /年柴油加氢和 260 万吨 /年蜡油加氢装置高压管道试压方案 13 水压试验过程中,严禁未经技术人员批准,擅自开关阀门,严禁敲击承压部件。 试压过程中,压力表监护人应与试压泵监护人沟通顺畅,发现压力 异常及时沟通,马上处理,严防超压。 试压过程中发现泄漏时,不得带压处理。 消除缺陷后应重新进行试验。 压力试验完毕,不得在管道上进行修补或增添物件。 当在管道上进行修补或增添物件时,应重新进行压力试验。 经设计或建设单位同意,对采取预防措施并能保证结构完好的小修补或增添物件,可不重新进行压力试压。 第 七 章 、 HSE 技术措施 第一节 HSE 组织机构 第二节 HSE 技术措施 所有参加水压试验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GB504842020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试压作业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试验过程中,各岗位责任人员(尤其是放空阀、压力表等监护人)必须监守岗位。 . 试压区域内人员在试压期间按要求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如护目镜、耳部防护器项目经理: 盛勇 HSE 经理:王凯 焊接安装工程师:高兴 HSE专业工程师:任立石 安装专业工程师:孙海峰 安装专业工程师:宁仁飞 安装专业工程师:李欣洋 参建班组 施工经理:王晓峰 材料工程工程师:杨锡俊 设备安装工程师:房鑫 中海油惠州 340 万吨 /年柴油加氢和 260 万吨 /年蜡油加氢装置高压管道试压方案 14 具、面罩等。 高处作业需系挂安全带。 试验过程中停止系统内一切安装作业,压力试验影响区域要围护并设警示标志,未经批准,严禁进入。 升压泵等机械周围应设置围栏,挂警示牌,安排专人操作与维护。 使用升压泵等电动机械要严格遵守相关用电规定。 试压前应按程序办理施工许可证,并对试验区域的通道,出口进行隔离和标记。 每次检查结束后,检查人员应尽快撤离检查地点,人员撤离后才可以升压。 水压试验过程中,不允许站在盲板对面,法兰侧面。 升压与超压期间,只允许压力表附近站人。 压力试验后泄压过程中,不准将泄压口对准人员或者通道。 试压过程中,压力表监护人与升压泵监护人应保持联络顺畅,当压力表监护人发现压力达到指定值时,及时通知试压泵监护人停止升压。 1 梯子、平台、护栏必须完整,各检查通道要保证安全、畅通。 工作环境应照明良好。 1 试压后,试压用水 须 排至指定地点,并及时清理施工区域。 第三节 JSA 风险分析及控制 中海油惠州 340 万吨 /年柴油加氢和 260 万吨 /年蜡油加氢装置高压管道试压方案 15 工作步骤 主要后果 建议改正 / 控制措施1. 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有指导性的施工方案 , 大型 / 特殊设备的施工方案要进行充分论证 , 严格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的审批制度。 2. 方案中要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控制措施。 施工安全技术交底1无安全技术交底或交底不详细;作业人员没有全部参加,施工人员对安全隐患认识不足,施工中防范措施不全面导致事故的发生人身伤害施工技术员负责对所有参加施工作业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交底情况要有记录。 所有参加交底人员在交底记录签字,并存档保存。 人员培训 1 未对作业的 HS E 内容进行培训, 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所有参加培训人员的答卷留底、成绩留底,并填写 HS E 教育台帐;施工安全员负责项目 HS E 内容(作业环境和作业过程存在的危害、采取的防范措施、人员的职责、应急处理)的交底和培训1. 制定临时施工用电管理规定,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预制点五台以上的设备作业要编制临时用电方案。 2. 现场施工用电实行 “ 三相五线制 ” ,有专职电工进行用电操作。 临时用电设施的设置、防护及漏电保护符合规范要求。 3. 吊装作业时钢丝绳避免与供电电缆、电焊把线缠绕。 严 格按照用 电 操作 规 程 执 行1. 采取铺设石棉布、系挂 “ 三防布 ” 等防火隔离措施。 2. 氧气、乙炔气瓶专区隔离存放,氧气、乙炔气在使用中必须立放,气带接头连接良好,无老化漏气,使用前用肥皂水进行试漏检查。 3. 动火作业点准备好灭火器等灭火设施。 区域警戒合格 人员伤害 拉警戒线,悬挂警示牌压力表未检验 违反规程 压力表检验合格。 检验日期在规程规定范围内。 脚手架搭设 人员伤害 按照脚手架搭设方案执行打 压设备误 操作 人 员伤 害 操作人 员 熟悉操作打 压设备试压 介 质 泄漏 人 员伤 害 每次试压前进行安全交底,安全警戒到位,无关人员严禁进入升 压过 程超 压 管 线 受 损 、人 员伤 害 按施工方案要求 设 置 专 人及 设 置 紧 急放空压 力未确 认 人 员伤 害 试压压 力 满 足技 术 要求,由甲方 认 可后 试压压 力表 损 坏造成超 压 、 压 力表泄漏造成 观察人 员伤 害压 力表必 须 校 验 合格,加强 压 力表 读数 的 监 察, 压 力表妥善存放。 加强安全交底有泄漏点未卸 压 就 进 行把 紧 作 业 人 员伤 害 严 格按方案中泄漏 处 理程序 执 行放空 阀 未打 开 管 线损 坏 加强卸 压 程序交底卸 压 速度 过 快 管 线损 坏 加强卸 压 程序交底1管 线 受 损 、人 员伤 害 按 试压 方案 进 行分 级缓 慢升 压试压作业 1施工准备未 进 行分 级 升 压危害或潜在事件施工技术方案准备1施工方案中选定的施工方法、程序不当,无安全措施或不具体、无针对性等易造成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质量返工工期延误经济损失动火作业 1火星引燃易燃物,氧气、乙炔气瓶着火火灾电击、触电及电弧烧伤 触电、灼伤等人身伤害施工用电 1 中海油惠州 340 万吨 /年柴油加氢和 260 万吨 /年蜡油加氢装置高压管道试压方案 16 第 四 节 应急预案 事故应急预案 目的 为迅速、及时、有效地处置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类事故,组织应急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 成立应急预防与响应指挥部 现场成立由项目部管理人员组成的应急预防与响应指挥部,总指挥由项目经理担任,应急预防与响应指挥部在总指挥领导下设立:报警组、疏散组、抢险组以及救护组。 职责 ⑴ 总指挥 A、负责制订本项目应急预防与应急响应方案并实施; B、必要时负责本预案的演练的安排和实施。 ⑵ 各专业组 A、报警组:事故发生后,及时向社会的有关职能部门报警,并派人员到门(路)口接警。 B、疏散组:听到报警信号后,设置安全警戒区域,指挥员工紧急向安全集合点疏散,确保所有员工离开危险区域和维护事故现场秩序。 C、抢险组:疏通安全通道,实施和协助社会有关部门实施事故抢险,防止事故扩大。 D、救护组:对事故中出现的伤员实施医疗救护。 应急准备 ⑴ 应急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预防和事故发生后抢险指挥、处理工作;报警组、 疏散组、抢险组、救护组分组各负其职责; ⑵ 分析紧急情况可能发生的部位和场所,及引发事故的设备、装置、材料; ⑶ 分析紧急情况的类型及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⑷ 确定为控制紧急情况发生而必须配备的应急材料与设施; ⑸ 根据现场环境情况确定安全通道和紧急集合点,安全通道要有安全标志,并始终保持畅通,严禁以任何理由堵塞安全通道,紧急集合点要设在远离事故危险点的空旷地方; ⑹ 确定紧急情况发生时的报警信号及现场员工听到报警信号的行为准则; ⑺ 规定紧急情况发生后车辆、设备、设施应停放的位置与状态(例如:紧急报警信号响起后,车辆应驶离救援通道并熄火,所有电器设备应拉闸断电,各种气瓶应关闭阀门)。 ⑻ 进行应急救援演习和对急救器材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从而保证应急救援时正常运转。 中海油惠州 340 万吨 /年柴油加氢和 260 万吨 /年蜡油加氢装置高压管道试压方案 17 应急处置 ⑴ 发生人员高处坠落和高处物体坠落伤人险情时,目击者或伤者应发出报警信息,通知医疗组织和应急救援总指挥部; ⑵ 医疗机构和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派人赶赴现场检查伤员受伤情况并采取必要救护,同时决定采取何种应急救援措施; ⑶ 现场创伤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