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分单元总结内容摘要:

①物质生活 a、衣食住行 b、交通、通讯工具 c、大众传媒 —— 四大媒介 ②社会习俗 a、辛亥革命,改变封建陋习(如废止缠足、剪辫易服、互称同志、握手等) b、改革开放,出现新的生活时尚(环保、讲究卫生、旅游等)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29 年 —— 1933 年) 原因 ①根 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加剧; 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 农产品价格猛跌 、失业人数激增 特点:①波及范围广②持续时间长③破坏特别大 影响 ①加剧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②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③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 ▲ 罗斯福新政 背景 内容 ( 1)金融 ①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 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②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③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④管制证券业 ( 2)工业 ①加强对工 业的计划指导,通过 《全国工业复兴法》 ,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 ②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 3)农业 ①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 ②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 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 ( 4)社会福利 ①建立联邦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②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障; ③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 ( 5)社会立法 ①《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组织工会;②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 ③“社会保险法” 实质: 不促动资本主义制度的情况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干预; 特色: 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应对危机,其应对措施基本以立法的形式出现; 影响 ( 1)对美国 ①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 2)对世界 ①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②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的时代,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最主要)②建立“福利国家”③第三产业的兴起④新经济的出现 ▲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时期 背景 措施 结果 二战结束 —20c70d 初 战后经济残破,欲恢复经济 国家干预经济 经济快速发展,“黄金时期” 20c70d 初 出现“滞涨”现象 减少国家干预 20c80d 经济恢复和发 展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政策、一种模式、三次改革) ▲ “战时共产主义”( 1918— 1920) 背景 ①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②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困难; 目的: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国内战争; 主要内容 ①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 ②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 ; ③ 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④ 分配:实行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 评价 ①积极: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保障了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 ②消极: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 新经济政策( 1921— 1924) 背景 ( 1)连年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引发了经济和政治危机;(必要性) 内容 ① 农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