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第一标段)技术投标书内容摘要:

流程 施工准备→场地清理→测量放样→排水沟开挖→土方开挖→堤防填筑、碾压→修坡整型→三维植草网垫 (含草 )铺设→整理→交工验收。 (1)、施工准备 施工前 ,详细了解工程地质结构 ,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测量控制和测设资料 ,结合施工技术条款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 ,测放出土方开挖工程的开挖线。 向监理工程师提供开挖施工平面图、土方平衡计划与 开挖程序 ,施工设备的配备和劳动力安排、排水或降低水位的措施 ,土料利用和弃土输出措施等 ,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2)、场地清理 场地清理包括植被清理和表土清挖。 包括临时工程、料场、弃土场子等。 施工用地需要清理的全部区域的地表。 植被清理 :采用挖机和推土机将开挖线内的杂物 ,草根 (树根 )垃圾和废渣等全部清除 ,运至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场地进行堆放或掩埋。 表土的清挖、堆放 :按监理工程师指示的表土开挖深度进行开挖 ,并将开挖的有机土壤运到指定区堆放 ,防止土壤被冲刷或流失。 (3)、施工期排水及降水措施 预备河道土方开挖采用在河道中间开挖排水沟的方法排水 ,开挖前要结合永久性排水设施的布置 ,规范好开挖区域内外的临时性排水措施。 为了能使施工的正常进行和开挖的质量 ,应开挖明沟和设置适当的集水坑。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地下水位 ,及时排除地面水 ,以防止地下水对构造物及基坑的顶托破坏。 (4)、土方开挖方法和程序 根据河道设计断面和土方施工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加宽及增放坡度计算后 ,进行开挖 ,不得陡于设计坡比防止欠挖 ,并严禁掏挖施工。 对发生超挖的断面 ,要根据监理工程师指示采用适宜填料填筑并夯实到设计标准。 土方开挖时 ,在监理工程师复核认可的开挖线内进行机械施工 ,施工中定期测量校正开挖断面尺寸 ,对机械开挖的边坡和基坑标高 ,预留适当余量 ,再用人工修整。 避免机械开挖扰动下层土方 ,破坏边坡的坡度及平整度。 机械开挖应从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 ,预备河改道开挖的土方首先用于河道堤防填筑 ,余土外运至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场地进行堆放。 开挖的土含水较高时 ,须经晾晒达到最优含水量时再铺土碾压筑堤。 压实参数应通过现场碾压试验来确定。 筑堤完成后进行河内坡三维植草网垫护砌。 建筑物 (橡胶坝、引水闸、排水泵站 )土方工程 场地清理 (1)、植被清理 清理开挖工程区域内的树根、杂草、垃圾、废渣、其它有碍物。 主体工程施工场地地表的植被清理 ,必须延伸至离施工图所示最大开挖边线或建筑物基础边线 (或填筑坡脚线 )外侧至少 5m 的距离。 主体工程的植被清理 ,须予挖除树根的范围应延伸到离施工图所示最大开挖边线、填筑线和建筑物基础外侧 3m 的距离。 保护清理区域附近的天然植被。 对无价值可然物 ,应尽快将其焚毁 ,无法烧尽或严重影响环境的清除物 ,按指定的地区进行掩埋。 (2)、表土的清挖、堆放和 有机土壤的使用 严格按监理工程师指示的表土开挖深度进行开挖 ,并将开挖的有机土壤运至指定地区堆放。 按合同要求或发包人的环境整体规划 ,合理使用有机土壤 ,堆放有利用于工程的环境保护。 土方开挖 (1)、开挖原则 :先下游后上游。 (2)、开挖方法 :根据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位埋深、土方开挖深度等级条件 ,采用龙沟一次到底法 ,然后由龙沟向外逐渐扩大。 土方开挖 ,采用挖掘机开挖 ,利用自卸汽车装运 ,将土方就近运至填方区或弃土区 土方开挖必须在地下水位降至设计基底 米时开 始施工。 基础土方量大 ,工期紧 ,采用大开口挖土方法 ,采用反铲型挖土机挖土 ,翻斗汽车运土。 (3).主要机具 1)挖土机械有 :挖土机、推土机、铲运机、自卸汽车等。 2)一般机具有 :铁锹 (尖头与平头两种 )、手推车、小白线或 20铅丝和 2m钢卷尺、坡度尺等。 (4).作业条件 1)土方开挖前 ,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 (桩 )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 ,必须经过检验合格 ,并办完预检手续。 3)夜间施工时 ,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 ,防止错挖或超挖。 4)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基槽时 ,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 ,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一般要降至低于开挖面 ,然后才能开挖。 5)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和卸车设施等 ,应事先经过检查 ,必要时要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 6)选择土方机械 ,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 ,土壤类别与厚度、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 ,以能发挥施工机械效率来确定 ,编好技术交底。 7)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 ,应根据作业 区域工作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 8)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和清理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工艺流程 : 确定开挖顺序和坡度 →分段分层平均下挖 →修边和清底 (1)坡度的确定 : 1)在天然湿度的土壤中 ,开挖基槽时 ,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时 ,可不放坡、不加支撑。 (a)密实、中密的砂土或碎石类土 (充填物为砂土 )?。 (b)硬塑、可塑的轻亚粘土及亚粘土 ?。 (c)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 (充填物为粘性土 )? (d)坚硬性粘土 ?。 2)超过上述规定深度 ,在 5m 以内时 ,当土具有天然湿度 ,构造均匀 ,水文地质条件好 ,且无地下水 ,不加支撑的基槽 ,必须放坡。 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表31 的规定。 3)挖方经过不同类别土层或深度超过 4m 时 ,其边坡可作成折线形或台阶形。 项次 土的类别 边坡坡度 (高 :宽 ) 坡顶无荷载 坡顶有静载 坡顶有运载 1 中密的砂土 1: 1: 1: 2 中密的碎石类土 (充填物为砂土 ) 1: 1: 1: 3 硬塑的轻亚粘土 1: 1: 1: 4 中密的碎石类土 (充填物为粘性土 ) 1: 1: 1: 5 硬塑的亚粘土、粘土 1: 1: 1: 6 老黄土 1: 1: 1: 7 软土 (经井点降水后 ) 1: ? ? 注 :当有成熟施工经验时 ,可不受本表限制。 (2)开挖基槽时 ,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 ,然后分段分层平均下挖。 (3)在开挖过程中 ,应随时 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 深度大于 时的基槽 ,根据土质情况 ,应作好支撑的准备 ,以防坍塌。 (4)开挖基坑 (槽 )和管沟 ,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 ,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地基标高时 ,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 ,以便在找平后 ,由人工挖出。 (5)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 ,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 ,并用手推车把土方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 ,以便及时挖走。 (6)修帮和清底。 在距槽底设计标高 50cm 槽帮处 ,找出水平线 ,钉上小木橛 ,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 同时由两端轴线 (中心线 )引桩拉通线 (用小线或铅丝 ),检 查距槽边尺寸 ,确定槽宽标准。 以此修整槽边 ,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7)开挖基坑 (槽 )的土方 ,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 ,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 多余的土方 ,应一次运走 ,避免二次搬运。 (1)保证项目 柱基、基坑、基槽、管沟和场地的基土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并严禁扰动。 (2)允许偏差项目 (表 1?313) 土方工程的挖方和场地平整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 (mm) 检验方法 1 表面标高 +0、 50 用水准仪检查 2 长度、宽度 0 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用经纬仪、拉线或尺量检查 3 边坡偏陡 不允许 坡度尺检查 (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 ,挖运土时不得碰撞 ,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 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 (2)土方开挖时 ,应防止邻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和变形。 必要时应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 ,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或位移观测。 (3)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 ,应妥善保护 ,并应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 ,方可继续施工。 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 ,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 ,应加以保护。 (1)基底超挖 :开挖基坑 (槽 )、管沟不得超过基底标高 ,如个别地方超挖时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