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体裁常识内容摘要:
仅风行于交际场合,也广泛用于歌剧和舞剧中;不仅作为声乐来演唱,也作为独立的器乐曲来演奏。 约翰 施特劳斯的“维也纳圆舞曲”别具特点,成为圆舞曲的主要形式之一。 序曲 原指歌剧、清唱剧等大型作品的开场音乐,由管弦乐队演奏。 这类通常概括地表现戏剧的主题思想,起着暗示剧情的作用,其音乐材料多来自剧中。 此外,亦有写成独立的单乐章管弦乐曲的序曲,如为庆典仪式而作的序曲,为演奏会而作的音乐序曲,还有具有交响诗性 质的序曲等,这些成为音乐会主要曲目之一。 序曲多采用奏鸣曲式,也有采用比较自由的曲式结构。 著名的序曲如:比才的 《 卡门 》 序曲、贝多芬的《 爱格蒙特序曲 》 以及柴可夫斯基的 《 1812年序曲 》。 交响诗 交响诗又称交响音诗,表现诗情画意等文学性内容的单乐章管弦乐曲,属标题音乐范畴交响诗由李斯特首创,是浪漫乐派、民族乐派主要创作体裁之一。 交响诗在内容上多以文学、戏剧、绘画等为题材,在形式上不拘一格,结构也无限制。 也可将若干互相关联的交响诗组成“交响诗套曲”,如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 《 我的祖国 》 ,这部交响套曲共由 6首交响诗组成。 此外,还有一些采用单乐章的交响音乐作品,如交响音画、交响 童话、交响素描等等,与交响诗性质相似,在广义上也属于交响诗的范畴。 著名的交响诗如:德彪西的 《 牧神午后 》 、鲍罗丁的 《 在中亚细亚草原 》 、我国辛泸光的 《 嘎达梅林交响诗 》。 奏鸣曲 奏鸣曲在 1 17世纪时泛指各种器乐曲。 在 18世纪后半叶起,奏鸣曲就专指由三、四个乐章组成的器乐独奏套曲(如钢琴奏鸣曲),或一件独奏乐器与钢琴合奏的器乐曲(如小提琴奏鸣曲)。 奏鸣曲通常由三至四个乐章构成,各乐章的结构和基本特点如下: 第一乐章 奏鸣曲式,快板 第二乐章 三段式或变奏曲式,慢板或行板 第三乐章 复三部曲式或小步舞曲或诙谑曲,中速 第四乐章 奏鸣曲式或回旋曲式,快板或急板 奏鸣曲有时省略第二或第三乐章,组成三个乐章结构形式。 著名的奏鸣曲如:贝多芬的 《 热情奏鸣曲 》 、 《 悲怆奏鸣曲 》。 室内乐 室内乐原为达官贵族们在客厅斗室中演奏和欣赏的音乐。 近代室内乐通常是指由少数演奏者演奏的重奏曲,其特点是每件乐器各担任一个声部,通常采用奏鸣曲的。音乐体裁常识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革命前的英国共和国诞生与克伦威尔独裁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内战阶段( 1642~ 1648) 战斗中的“新模范军” 第一学习主题 第 2课 英国的新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形势图 马斯顿荒原战役 1644年 7月,克伦威尔军队在马其顿荒原战役中大败王军,奠定议会军胜利的基础。 决定性战役 —— 纳西比战役 纳西比战役,取得了第一次内战的胜利。 第一学习主题 第 2课 英国的新生 囚禁中的查理一世 第二次内战( 1648) 俘获国王查理一世。 第一学习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