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内容摘要:

KrIto 延长 +++ 替地沙米 阻滞 Ikr激活 InaS 延长 +++ 伊布里特 阻滞 IKrIKs 延长 +++ 胺碘酮、 azimilide 阻滞 IK交感末梢 排空去甲肾 延长 +++ 溴苄胺 IV 阻滞 I caL 不变 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其他 开放 IK 缩短 ++ 腺苷 阻滞 M2 缩短 ++ 阿托品 阻滞 Na/K泵 缩短 ++ 地高辛 15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副作用 • 致心律失常作用 – 抗心律失常药物是通过改变心肌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特性而发挥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 – 这种作用在改变病态心肌的离子通道活性同时对正常心肌的离子通道也有影响,它无法区分正常心肌与病态心肌,因此是一种破坏性的治标手段 – 使正常心肌向病态心肌“看齐”(器质性心脏病) • 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律失常的可能 • 负性肌力作用(抑制心肌收缩力) 16 平津战役( 1948年 12月 1949年 1月)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策略 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 100万人 vs 傅作义集团17个师,属蒋介石系统的有25个师共 55万人 17 心律失常的治疗策略 • 心律失常的治疗如同打仗一样,要确定战略(是否要治疗)战术(如何治疗) • 在战略上,对威胁生命的心律失常要不惜一切代价(疗效第一,副作用第二),对只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心律失常要权衡利弊(副作用第一,疗效第二) • 在战术上,要把是否延长患者的寿命放在第一位,而把心律失常是否消失放在第二位( CAST试验) ARB。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