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市财源镇中学张海莹内容摘要:

个战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在书上做标记) 95页“动脑筋”,让学生讨论回答:陈毅的话说明了什么。 (人民群众的支持[直接参军、组织民兵、踊跃支前等 ]是解放战争胜利原因之一。 ) 3.继续探讨:为什么要用和平手段解放北平。 (继续用“分层法”启发引导) A.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B.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迹和文物、保护环境不受破坏; C.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所推崇的上策,有利于进一步瓦解敌人。 ) 4.组织学生完成 97页 “ 练一练 ” ,填 《 三大战役 》 表 战役名称 发起时间 共计歼敌人数 历史意义 辽沈战役 1948年 9~ 11月 歼灭和改编敌军150多万人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地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淮海战役 ~ 平津战役 ~ 【 教师补充、过渡 】 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打到长江边,国民党妄想依靠天险“划江而治”,要求和平谈判,当时国际上也都认为中国将重现历史上的“南北对峙”格局。 党中央仍然以和平民主为重,同国民党谈判,拟出了“惩办战犯”等和平协议。 但是,在蒋介石的“遥控”下,国民党代表拒绝签字。 于是,党中央决定发动渡江战役。 百万雄师过大江 1.学生阅读 97页“文献资料”,即时回答: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目的是什么。 (彻底消灭敌军,解放全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 2.解放南京意味着什么。 (提醒学生联系 98页“自由阅读卡 •邓小平走进原总统府”回答: A.反动势力方面:统治全国 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B.革命力量方面:共产党代表劳动人民接管了国家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