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政策解读内容摘要:

绩效 管理 按照时间段: 绩效预算 = = 绩效评价逻辑模型 开展的工作 投入的 人财物 有形产品 或服务 项目产出所引起的行为变化 持久效应 活动 效果 投入 产出 影响 二、绩效评价相关政策解读 评价主体(谁评价) 财政部绩效评价办法明确:各级财政部门和各预算部门(单位)是绩效评价的主体。 预算部门(单位)(以下简称预算部门)是指与财政部门有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独立核算的法人组织。 二、绩效评价相关政策解读 绩效评价的对象(评价谁) 文件规定:绩效评价的对象是财政性资金 安排的支出 ,也就是说只要使用财政性资金,均属于绩效评价的对象。 包括部门(单位)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 二、绩效评价相关政策解读 目前,还是以部门预算支出中的专项资金为主。 随着评价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还将逐步选择以整个部门或单位使用的财政资金为对象,进行绩效评价,推进部门预算的绩效管理。 二、绩效评价相关政策解读 绩效评价依据和内容(评什么) 评价依据大体可分成三个方面 (第 6条 ) ( 1)项目设立所依据的政策、规章、规划; ( 2)项目实施所依据的制度、措施、规范; ( 3)项目资金所涉及的预算、决算、监督。 二、绩效评价相关政策解读  评价内容( 5个方面)第十条 ( 1)绩效目标与战略发展规划的适应性(财政部: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 2) 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财务管理状况和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及其收益管理情况(财政部: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 3) 为加强管理所制定的相关制度、采取的措施等; ( 4)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包括是否达到预定产出和效果等; ( 5)需要评价的其他内容。 二、绩效评价相关政策解读 如何开展评价(工作流程) ( 1)准备阶段 ( 2)实施阶段 ( 3)报告阶段 ( 4) 结果应用 绩效评价工作流程 准备阶段 • 设定上报绩效目标 • 确定绩效评价对象 • 下达绩效评价通知 • 撰写绩效报告 实施阶段 • 资料审核 • 拟定具体评价工作方案 • 实施绩效评价 • 完成绩效评价 撰写评价报告 • 撰写绩效评价报告 • 建立绩效评价档案 二、绩效评价相关政策解读 如何开展评价(工作流程) ( 1)准备阶段 (财政部门、预算单位)  设定和上报绩效目标(包括补报)  确定绩效评价对象  下达绩效评价通知  撰写绩效报告(项目自评) 二、绩效评价相关政策解读  评价项目沟通会(四方会谈) 财政部门 布置工作要求,确定联络机制 预算管理部门 介绍项目概况和管理情况 项目实施单位 介绍项目实施情况 评价机构 提出工作需求,收集信息 ( 5号文第 14条:成立工作组、聘请专家、回避要求) 二、绩效评价相关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