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常见术语及内容简介内容摘要:
埋怨了,咱们圣主恩深似海,是他怜悯你,才没有把你像当年的汉文帝把贾谊贬谪到长沙那样贬谪你,而只是把贬到了巴陵,你应感谢皇上隆恩啊。 实际上,巴陵和长沙两地同样遥远,贾舍人被贬之地并不比贾谊好。 整首诗似在劝慰贾舍人,歌颂唐肃宗的圣明,实则讽刺了唐肃宗像汉文帝一样昏庸寡情。 反话(讽刺语)正说(赞颂辞),含蓄蕴藉。 ④ 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辛弃疾 《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雍陶 《 题君山 》 中“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诗人巧用典故,把倒映湖中的君山比作舜的妃子梳洗时青黛色的螺髻,形象生动而又贴切。 ⑤ 象征。 象征是一种托物寓志的表现手法,在特定的事物中,寄托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由于长期使用,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比如,梅花象征坚贞,兰花象征高洁,牡丹象征富贵,竹子象征气节,红豆象征相思,浮云象征游子,秋扇象征弃妇,子规象征悲愁。 ⑥移情。 移情就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 比如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人没有说怎样惜别,却把这种感情转移到蜡烛身上,蜡烛无情,尚且替人垂泪,何况人乎。 《 扬州慢 》 也有“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之句,乔木尚且厌恶战争,何况扬州百姓呢。 ⑦ 虚实相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诗歌常见术语及内容简介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诗歌300首261-270首-目录
大赞美。 神啊我们在你的殿中, 想念你的慈爱你的慈爱。 264 神是应当称颂的 神 是 应 当 称 颂 的, 神 是 应 当 称 颂 的, 他 并 没 有 推 卸 我 的 祷 告, 也 没 有 叫 他 的 慈 爱 离 开 我。 265 神所要的祭 神 所 要 的 祭 就 是 忧 伤 的 灵, 神 啊,忧 伤 痛 悔 的 心 你 必 不 轻 看,你 必 不 轻 看, 忧 伤 痛 悔 的 心 你 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