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重建与ipm稻田节肢动物群落重建与水稻ipm策略内容摘要:

黑唇斑叶蝉 稻蝗 稻蝗 黑尾叶蝉 白翅叶蝉 蚜虫 沟龟甲 常见种 电光叶蝉 , 黑唇斑叶蝉 , 稻蝗 稻蝗 ,蟋蟀 ,圆眼长蝽 ,二点黑尾叶蝉 ,大白叶蝉 ,白翅叶蝉 ,豆长喙小象等 蟋蟀 ,二星蝽 ,圆眼长蝽 ,盲蝽 ,拟褐飞虱 ,黑尾叶蝉 ,二条黑尾叶蝉 ,大白叶蝉 ,齿负泥虫等 蟋蟀 ,黑尾叶蝉 ,大白叶蝉 ,红翅长跗叶甲 表 早稻期稻田生境与非稻田生境的植食性昆虫亚群落的主要物种比较 (刘雨芳等 ,1998 广东四会大沙 ) 稻 田 杂草地 田 埂 花生地 优势种 白背飞虱 稻蝗 黑唇斑叶蝉 蚜虫 褐飞虱 电光叶蝉 稻蝗 圆眼长蝽 丰盛种 稻纵卷叶螟 黑尾叶蝉 圆眼长蝽 稻蝗 大白叶蝉 大白叶蝉 稻斑叶蝉 常见种 稻绿蝽 ,电光叶蝉 ,黑唇斑叶蝉 , 白翅叶蝉 稻蝗 ,蟋蟀 ,黑迅足长蝽 ,二点黑尾叶蝉 ,大青叶蝉 ,白翅叶蝉 ,毛翅萤叶甲 ,埃萤叶甲等 二星蝽 ,灰飞虱 ,电光叶蝉 ,黑尾叶蝉 ,二条黑尾叶蝉 ,大青叶蝉 ,白翅叶蝉 ,毛翅萤叶甲 ,埃萤叶甲 ,沟龟甲等 蟋蟀 ,黑唇斑叶蝉 ,稻斑叶蝉 表 晚稻期稻田生境与非稻田生境的植食性昆虫亚群落的主要物种比较 (刘雨芳等 ,1998 广东四会大沙 ) 生境类型 稻田 —杂草地 稻田 —田埂 相似性系数 Cs 相异性系数 (1–Cs) 生境类型 稻田 —杂草地 稻田 —田埂 相似性系数 Cs 相异性系数 (1–Cs) 表 早稻生长初期稻田生境与春闲期非稻田生境中植食性昆虫亚群落 的相似性系数 Cs和相异性系数 (1Cs) (刘雨芳等 ,1998 广东四会大沙 ) 表 晚稻生长初期稻田生境与夏闲期非稻田生境中植食性昆虫亚群落 的相似性系数 Cs和相异性系数 (1Cs) (刘雨芳等 ,1998 广东四会大沙 ) 从上四个表可看出,稻田生境与非稻田生境的植食性昆虫亚群落的优势种、丰盛种不同,两者的相似性系数较低。 主要害虫如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褐飞虱是远距离迁飞而来,其发生与种库没有直接关系。 除白翅叶蝉来源于种库外,其余的均不是重要害虫。 因此,可以认为,非稻田生境中的植食性昆虫并不是稻田生境中主要害虫发生的种库。 但在田埂、杂草上的叶蝉、飞虱等植食性昆虫,能为捕食性天敌提供食饵,为缨小蜂等卵寄生蜂提供寄主,发挥其“种库”的作用。 中性昆虫对捕食性天敌群落重建的作用 蜘蛛等是一类广食性的捕食性天敌。 在水稻生长初期,摇蚊等一类中性昆虫发生数量大,而主要害虫如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数量少的情况下,中性昆虫成为捕食天敌的补充食料,经血清学检测,对摇蚊的阳性率很高。 天敌种类 检测的天敌数 阳性反应数 阳性反应率 (%) 狼蛛 * 19 12 青翅蚁形隐虫 88 44 50 表 稻田捕食性天敌对摇蚊的阳性反应率 (周汉辉 ,1989, 广东四会大沙 ) *包括拟环纹豹蛛、拟水狼蛛和稻田水狼蛛 调查日期 (月 .日 ) 检测天敌头数 对摇蚊的反应数 阳性率( %) 32 2 31 3 32 0 0. 36 5 30 0 0 30 0 0 52 10 47 11 56 7 54 7 48 7 29 13 42 8 表 捕食性天敌狼蛛对摇蚊的阳性反应率 (周汉辉 ,1989, 广东四会大沙 ) 三、天敌对水稻害虫的控制作用 以血清学方法检测捕食性天敌的捕食对象 表 捕食三化螟的天敌种类 (周汉辉, 1986~1987,四会农科所) 天敌种类 (蜘蛛类) 检验数量(头) 阳性反应率( %) 总阳性反应数 成虫 卵 幼虫 拟环纹豹蛛 12 50 0 7 拟水狼蛛 8 0 0 3 稻田水狼蛛 7 0 5 嗜水新园蛛 3 0 0 1 食虫沟瘤蛛 2 50 0 0 1 斜纹猫蛛 5 20 0 20 2 菱头蛛 5 20 20 40 4 华丽肖蛸 27 0 0 11 续表 捕食三化螟的天敌种类 天敌种类 (昆虫类) 检验数量(头) 阳性反应率( %) 总阳性反应数 成虫 卵 幼虫 一种豆娘 3 0 0 1 印度长颈步甲 26 0 15 青翅蚁形隐翅虫 11 0 0 7 一种牛虻 10 60 10 0 7 一种食虫虻 4 75 25 0 4 注:未检测出阳性的种类未列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