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介入并发症及防治内容摘要:

桡动脉损伤甚至撕裂  先天性桡动脉细小、发育不良  使用阿司匹林、肝素、氯吡格雷、GPⅡ b/Ⅲ a受体拮抗剂的患者发生前臂血肿的几率增加  穿刺时误入从桡尺动脉环发出的副桡动脉 前臂血肿 临床表现 术后患者出现前臂肿胀和疼痛感 查体可发现患者前臂皮肤温度、张力升高,前臂肿胀、压痛 出血时间较长者局部皮肤可出现青紫、淤斑、水疱 前臂血肿 预防 选择亲水涂层导丝 操作时保证导丝先行、导管轻柔跟随、勤造影的原则;操作导丝和导管遇阻力时应立即停止前送导丝导管并行血管造影,防止损伤血管导致渗血 术后穿刺点充分正确压迫止血,密切观察穿刺点局部是否有出血的征象 已有血管损伤而继续完成 PCI的患者,要严格观察防止出现血肿 前臂血肿 治疗 停用肝素等抗凝药物 局部加压包扎 :绷带加压包扎,注意皮肤温度、张力及患者疼痛张力感;袖带加压包扎, 12小时定期放气减压 直接压迫出血点 冰袋冷敷 治疗中经常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皮肤温度、手指未端的血液供应和功能,避免出现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又称骨筋膜间室综合征、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是 TRA和 TRI中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指前臂骨筋膜间室内容物(常是血液 )增加,压力增高压迫桡动脉,导致前臂肌肉与正中神经发生进行缺血、坏死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概述 出现以高钾血症与肌红蛋白尿为特征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则称为挤压综合征 该病是一种发展性疾病,刚开始症状可能不典型,要密切观察,以便早期确诊,及时治疗 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病因 反复穿刺造成桡动脉损伤 器械损伤桡动脉或其分支 桡动脉穿刺点压迫不准确 动脉压力高 凝血机制不良 肝素用量过多 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 临床表现 • 前臂掌侧肿胀、剧烈疼痛,继而手指感觉减退,屈指力量减弱,被动伸腕、伸指加剧疼痛,早期脉搏可以存在 • 如不及时或处理不当,腕部缺血挛缩,表现为前臂不能旋前,手指伸屈受限,拇指不能做对掌运行,鱼际肌隆起消失 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治疗 压迫止血,制动,避免活动引起再出血 肢体平心脏高度放置,注意观察肢端血运、感觉运动情况 停用肝素等抗凝药物 甘露醇脱水、 50%硫酸镁持续冷敷 筋膜间室切开减张术:当压力大于 30mmHg,采取切开减压;单纯脉搏消失而肢体无缺血症状者,只需密切观察,不需要手术处理;若患者筋膜室综合征出现手部苍白、疼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