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风荷载内容摘要:

3)刚性高频力平衡模型  模型尺寸较小, 1: 500量级 将一个轻质材料的模型固定在高频反应的力平衡系统上,可得到风产生的动力效应。 模拟结构刚度或高频力平衡系统 模拟结构刚度的基座杆 长约 150mm的矩形钢棒与一组很薄的钢棒组合,可测倾覆力矩和扭矩等  150 300 600 s 0 + 风载体型系数 s 【 例 1】 封闭式双坡屋面 【 例 2】 封闭式房屋和构筑物 (正多边形 ) + s + 注:中间值按插入法计算 +。 当建筑群,尤其是高层建筑群,房屋相互间距较近时,由于旋涡的相互干扰,房屋某些部位的局部风压会显著增大,设计时应予以考虑。 《 规范 》 GB50009规定:将单独建筑物的体型系数 s 乘以相互干扰系数 (可参考类似条件的试验资料确定;必要时宜通过风洞试验得出 )以考虑风力相互干扰的群体效应。 风力作用在高层建筑表面,其压力分布很不均匀,在角隅、檐口、边棱处和在附属结构的部位(阳台、雨篷等外挑构件),局部风压会超过按表所得的平均风压 《 规范 》 GB50009规定:对负压区可根据不同部位分别取体型系数为 。 对封闭式建筑物,考虑到建筑物内实际存在的个别孔口和缝隙,以及机械通风等因素,室内可能存在正负不同的气压。 《 规范 》 GB50009规定:对封闭式建筑物的内表面压力系数,按外表面风压的正负情况取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z  地面的粗糙度 、 温度垂直梯度 在大气边界层内 , 风速随离地面高度而增大 当气压场随高度不变时 , 风速随高度增大的规律 , 主要取决于地面粗糙度和温度垂直梯度  通常认为在离地面高度为 300m  500m时 , 风速不再受地面粗糙度的影响 , 达到 “ 梯度风速 ” , 该高度称为 梯度风高度 HG 地面粗糙度等级低的地区 , 其梯度高度比等级高的地区为低。  GB500092020地面的粗糙度类别 A类 —近海海面和海岛 、 海岸 、 湖岸及沙漠地区 B类 —田野 、 乡村 、 丛林 、 丘陵 、 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类 —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 —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 地面粗糙度类别 粗糙度指数  梯度风高度 HG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z A类 300m (z/10) B类 350m (z/10) C类 400m (z/10) D类 450m (z/10) 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z (z)=任意高度处的风压 wa(z)/基本风压 w0 ~ 根据离地面或海平面高度 、 地面粗糙度类别由 GB50009—2020表。 【 思考题 】 《 规范 》 GB50009对远海海面和海岛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z如何确定。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地面粗糙度类别 离地面或海平面高度( m ) A B C D 5 7 0 4 2 10 8 0 4 2 15 2 4 4 2 20 3 5 4 2 30 0 2 0 2 40 2 6 3 3 50 3 7 5 4 60 2 7 5 3 70 0 6 5 2 80 7 5 4 1 90 4 2 2 9 100 0 9 0 7 150 4 8 3 1 200 3 1 0 2 250 9 0 4 9 300 2 7 5 8。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