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鱼鳞、鱼皮、鱼鳔的综合利用内容摘要:
体表面,是鱼类的外骨骼。 其种类有三种: 第一种叫楯,这种鳞是板鳃鱼类所特有的; 第二种叫硬鳞; 第三种叫骨鳞,是硬骨鱼类中最常见的一种鱼鳞。 只有骨鳞是生产鱼鳞胶的原料。 鱼类的鳞片中的无机盐含量较动物骨骼的含量少得多 鱼鳞中还含有其特有的成分:粘液质、色素、硬蛋白等。 鱼鳞中的胶原和陆产动物的胶原相比较,由于鱼鳞的组织较疏松,所以其中所含的胶原也较易于被水解成明胶。 鱼鳞的化学成分: 我国生产鱼鳞胶的原料主要有 大、小黄鱼、青鱼、草鱼、鲤鱼、花鲢等鳞片。 根据测定鱼鳞约占鱼体重量的 1%3%。 淡水鱼鳞片占鱼体重量的比重要大于海水鱼。 以鱼鳞生产明胶,其成品率一般在 13%左右。 随着淡水养殖业的发展,鱼鳞的原源必将不断增加,这为进一步发展鱼鳞胶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生产工艺 鱼鳞胶的生产工艺是根据鱼鳞的特点,采用碱、酸综合处理的方法进行。 工艺路线 工艺流程鱼鳞 → 洗涤 → 浸碱 → 浸酸 → 浸灰 → 冲洗 → 熬胶 → 过滤 → 凝固 → 刮胶 →干燥 → 成品。 工艺过程 ( 1)原料预处理 将不同鱼类的鳞片分类,拣出其中的杂质,用清水冲洗,除去污物和部分粘液;对于干鱼鳞则应予以浸水使之恢复柔软状态。 气温在 20℃ 左右时,浸水时间约为 12天,但须经常换水,以免发生腐败。 ( 2)浸灰 将洗净的鱼鳞浸于浓度为 %%的石灰水中。 气温高时石灰水浓度可低些,气温低时浓度要高。 鱼鳞与石灰水的比例为 1:: 3, PH值为 ,温度最好在 15℃ ,时间 710天。 ( 3)浸碱、浸水 将逮灰完毕的鱼鳞,投入浓度为 5%的烧碱溶液中,迅速搅拌 5min, 立即捞出,用清水洗涤至中性为止。 ( 4)浸酸 将工业盐酸配成所需要的浓度,然后投入鱼鳞,并不断搅拌,直到滴入溴酚蓝批示剂显蓝色为止。 浸酸结束后的鳞片应柔软透明,取出以清水洗涤,并浸入清水中至其 PH值 56时,即可熬胶。 在生产中大、小黄鱼鳞只需要浸酸 23次;而青、草、鲤等淡水鱼鳞则需浸酸 4次以上。 ( 5)熬胶 在熬胶锅内放入热水,将处理好的鳞片投入锅内,同时缓慢升温至60℃。 用水量为鱼鳞的 1倍,熬胶时间为1h。 一锅料一般要熬 34次,熬胶温度逐次提高 5℃ ,时间要逐次延长。 所得稀胶液在 60℃ 左右以过滤棉、活性炭或硅藻土等作助滤剂,用板框压滤机过滤,得澄清胶液。 ( 6)浓缩、凝固 将稀胶液减压浓缩,温度控制在 6065℃。 浓缩至胶液的比重达,含胶量为 23%33%。 经浓缩的胶液,趁热倒入金属盘或模型中冷却,至其完全凝固成胶冻为止。 ( 7)切片、干燥 将胶冻切成适当大小的。第四章鱼鳞、鱼皮、鱼鳔的综合利用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四章: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
则介质的流量或电机的转数就为 n/TSK。 数字量输出通道 主要知识点 引言 三极管驱动电路 继电器驱动电路 晶闸管驱动电路 固态继电器驱动电路 引言 数字量输出通道 简称 DO 通道,它的任务是把计算机输出的微弱数字信号转换成能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的数字驱动信号。 根据现场负荷的不同,如指示灯、继电器、接触器、电机、阀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