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统计判别内容摘要:
贝叶斯判别原则 • 问题 –若被化验的人具有阳性反应,他患癌症的概率为多少,即求 P(ω1 | x=阳 )=。 –这里 P(ω1) 是根据以往的统计资料得到的,为患癌症的先验概率。 现在经过化验,要求出 P(ω1 | x=阳 ),即经过化验后为阳性反应的人中患癌症的概率,称为后验概率。 • [计算 ] 作为统计判别问题的模式分类 贝叶斯最小风险判别 • 当考虑到对于某一类的错误判决要比对另一类的判决更为关键时,就需要把最小错误概率的贝叶斯判别做一些修正,提出条件平均风险 rj(x)。 • M类分类问题的条件平均风险 rj(x) –对 M类问题,如果观察样本被判定属于 ωj类 ,则条件平均风险为: – Lij称为将本应属于 ωi类的模式判别成属于 ωj类的是非代价。 作为统计判别问题的模式分类 贝叶斯最小风险判别 • 意义 – 对于自然属性是属于 ωi类的模式 x来说,它来自 ωi类的概率应为 P(ωi |x)。 – 如果分类器判别 x是属于 ωj类,但它实际上来自 ωi类,也就是说分类器失败,这时 Lij为失分,对应的条件风险为后验概率进行 Lij的加权运算。 – 由于模式 x的自然属性可能来自 M类中的任一类,因此可将观察样本指定为 ωj类的条件平均。第四章统计判别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四章鱼鳞、鱼皮、鱼鳔的综合利用
体表面,是鱼类的外骨骼。 其种类有三种: 第一种叫楯,这种鳞是板鳃鱼类所特有的; 第二种叫硬鳞; 第三种叫骨鳞,是硬骨鱼类中最常见的一种鱼鳞。 只有骨鳞是生产鱼鳞胶的原料。 鱼类的鳞片中的无机盐含量较动物骨骼的含量少得多 鱼鳞中还含有其特有的成分:粘液质、色素、硬蛋白等。 鱼鳞中的胶原和陆产动物的胶原相比较,由于鱼鳞的组织较疏松,所以其中所含的胶原也较易于被水解成明胶。
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某种状态,是将输入的某个二进制编码与电路输出的某种状态相对应。 ☆ 二进制译码器 ☆ 二 十进制译码器 ☆ 显示译码器 分类: 43 ( 1)二进制译码器 将 n个输入的组合码译成 2n种电路状态。 也叫 n2n译码器。 译码器的输入: 一组二进制代码 译码器的输出: 一组高低电平信号 44 45 0Y 1Y 2Y 3YE0A1A24 译码器 1A 0A2A38 译码器 0Y 1Y 2Y 3Y
第四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其一,行为侵犯的客体,即行为侵犯了什么样的 社会关系; 其二,行为的手段、后果以及时间、地点; 其三,行为人的情况及主观因素。 如何考察 社会危害性 历史、全面、透过现象看本质 (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 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刑事违法性的概念 刑事违法性的学说争议 客观违法性说;主观违法性说;主客观相统一说( √) 刑事违法性与违法之间的关系 刑事违法性与严重社会危害性之间的关系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