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内容摘要:
花椒、吴茱萸等。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食叶害虫 七、蝶类 柑橘凤蝶的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 23~ 30mm,翅展 70~ 100mm。 体黄绿色,背面有黑色直条纹,腹面及两侧也有同样的条纹。 翅黄绿色或黄色 .沿脉两侧黑色 .外缘有黑色宽带,带的中间前翅有 8个、后翅有 6个绿黄色新月斑。 前翅中室端部有 2个黑斑,基部有几条黑色纵纹;后翅黑带中有散生的蓝色鳞粉。 臀角有橙色圆斑,中有 1小黑点。 卵为圆球形,直径约 lm。 初产时淡黄色,近孵化时灰黑色。 幼虫体长 35~ 45mm,绿色,胸腹相接处稍膨大。 第一胸节背面有 1对“丫”形橙色翻缩腺。 后胸前缘有 1齿状蛇眼线纹,中间有黑紫色斑点。 胸背和腹部各有一弯形带状纹。 第 l腹节后缘有 1条黑带,第 4~ 6腹节两侧有不完整的黑色斜带,腹部两侧气门之下各有 1白色斑带。 初龄幼虫黑褐色,头尾黄白;老龄幼虫体绿色。 蛹纺锤形,前端有 2个尖角。 蛹长 28~ 32mm,有淡绿、黄白、暗褐等多种颜色。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食叶害虫 七、蝶类 柑橘凤蝶的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各地发生代数不一。 长江流域每年 3~ 4代。 以蛹在枝叶上越冬。 田间世代重叠。 成虫产卵在幼芽、嫩枝、叶上。 卵散产。 初孵幼虫体似粪粒,食量小。 3龄后幼虫食量大增,可将全叶食光。 老熟后在枝叶或叶柄上尾部先固定,吐丝将体缠绕,然后化蛹。 凤蝶的卵及蛹有数种寄生蜂。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食叶害虫 七、蝶类 防治方法 ( 1)人工防治 从初夏起,根据被害状进行人工捕杀多幼虫、摘卵、摘蛹。 ( 2) 虫口密度大时,同时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可喷50%杀螟松 l000倍液或 80%敌敌畏乳剂 1500倍液。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食叶害虫 八、其他食叶害虫及防治 二十八星瓢虫 ( 1)分类地位及危害 又名马铃薯瓢虫,属鞘翅目,瓢虫科。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被害有冬珊瑚、桂竹香、三色堇。 还能为害马铃薯、番茄、茄子、枸杞等。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食叶害虫 八、其他食叶害虫及防治 二十八星瓢虫 (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 ~ 6mm,宽 4~ ,半球形,黄褐色。 头部黑色,触角 13节。 前胸背板前缘凹入,前缘角突出。 两个鞘翅上共有 28个“星”状黑斑。 卵长纺锤形,高 ,初产时淡黄色,将近孵化时黄褐色,数十粒竖立成块。 幼虫体长 8mm,中部膨大,两端稍细,淡黄色,体背各节有 6个枝刺。 枝刺基部有淡黑色斑纹。 枝刺长大时,由淡黄而变成苍白。 蛹初为淡黄色,羽化前为黄褐色,体背有淡黑色斑块。 蛹尾端包裹着幼虫末次蜕下的壳。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食叶害虫 八、其他食叶害虫及防治 二十八星瓢虫 ( 3)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1年发生数代。 以成虫在土块下、树皮缝隙杂草丛中越冬。 翌年 4~ 5月越冬幼虫开始活动。 卵产于茄科植物叶片反面,亦有产于杂草上的。 每雌产卵400粒左右。 初孵幼虫群集为害,先啃食下表皮和叶肉,只剩上表皮,呈半透明网状斑纹, 2龄后分散为害,啃食叶片成缺刻或仅留叶脉。 幼虫 4龄后老熟,并在叶背或茎上化蛹。 田间世代重叠。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食叶害虫 八、其他食叶害虫及防治 二十八星瓢虫 ( 4)防治方法 ①产卵盛期可人工摘除卵块,兼捕杀成虫或幼虫。 ②化学防治。 喷施 50%乙酰甲胺磷或 90%敌百虫1000~ 1200倍液,对成虫和幼虫均有良好效果。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食叶害虫 八、其他食叶害虫及防治 樟叶瘤丛螟 ( 1)分类地位及危害 又名樟丛螟、樟巢螟、粟叶瘤虫螟。 属鳞翅目,螟蛾科。 华东、长江流域等地均有分布。 主要为害香樟、山苍子、山胡椒等樟科植物。 幼虫吐丝缀叶结巢,在巢内食叶与嫩梢,严重时可将叶食尽,在树冠上结挂许多鸟巢状虫苞。 严重影响幼树生长及观赏。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食叶害虫 八、其他食叶害虫及防治 樟叶瘤丛螟 (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 12mm,翅展 25~ 28mm。 体灰褐色。 初羽化时成虫体翅灰褐色中显翠绿色。 前翅前缘中部有 1个淡黄色斑,内、外横线深褐色波纹状;内横线内、外侧各有 1丛竖起的上白下黑的毛丛。 后翅灰褐色。 雄蛾两触角间有 2束向后伸的毛束。 幼虫体长 28mm,棕褐色。 中胸至腹末背中有 1条黄色宽带。 气门线灰黄色。 各节有黑色瘤点,上生 1根刚毛。 蛹长 13mm,赤褐色,棱形,腹末有钩状棘刺。 茧杏核形,土黄色。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食叶害虫 八、其他食叶害虫及防治 樟叶瘤丛螟 ( 3)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1年发生 2代。 以老熟幼虫在树基周围的浅土层内结茧越冬。 翌年 4月中、下旬化蛹, 5月中、下旬成虫羽化。 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 产卵于缀合的两叶间隙或叶缘。 卵成块产,每块有卵 5~ 146粒。 第 1代幼虫发生于 5月底至 7月中旬,第 2代幼虫发生于 8月至 10月。 初孵幼虫群集吐丝缀合叶片,躲于其内取食。 随着虫龄增长,逐渐将附近枝叶黏连成鸟巢状大虫苞,幼虫在苞内致食,虫粪排于其外,每虫苞内有幼虫 5~ 20头。 老熟幼虫 10月底陆续下树入土结茧越冬。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食叶害虫 八、其他食叶害虫及防治 樟叶瘤丛螟 ( 4)防治方法 ①人工摘除虫巢,消灭其中幼虫; ②幼虫初孵期喷施 90%晶体敌百虫、 80%敌敌畏乳油或其他杀虫剂 1000~ 1500倍液,均有较好的防效; ③幼虫下树入土期间撒 3%呋喃丹颗粒剂锄入土中,杀死幼虫; ④冬季翻耕灭蛹。 越冬期间摘除或捶碎蛹。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 为害园林植物的吸汁类害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昆虫纲,同翅目、缨翅目、半翅目中的害虫,如介壳虫、蚜虫、叶蝉、木虱、蓟马、椿象、网蝽等;另一类为蛛形纲,蜱螨目中的螨类,如朱砂叶螨、山楂叶螨等。 它们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汁液,造成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 同时还传播病毒病。 吸汁类害虫因个体小,发生初期被害状不明显,易被人们忽视。 这类害虫繁殖力强,扩散蔓延快,在防治时如果未抓住有利时机,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很难达到满意的防治效果。 吸汁类害虫常见的有: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 一、蚜虫类 (一 )常见蚜虫发生危害简介 棉蚜 (Aphis gossypii Glover)属同翅目、蚜科。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寄主植物近 300种。 为害扶桑、木槿、蜀葵、石榴、一串红、倒挂金钟、茶花、菊花、牡丹、常春藤、紫叶李、垂竹、夹竹桃、兰花、梅花、大丽花、紫荆、仙客来、鸡冠花、玫瑰等花木。 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寄主的嫩梢、花蕾、花朵和叶背,吸取汁液,使叶片皱缩,影响开花。 同时,诱发煤污病。 (1)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 ~ ,夏季黄绿色,春、秋季棕色至黑色,体外被蜡粉。 复眼黑色。 触角 6节,仅第 5节端部有 1感觉圈。 腹管圆筒形,基部较宽,尾片圆锥形,近中部收缩。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 一、蚜虫类 (一 )常见蚜虫发生危害简介 棉蚜 (1)形态特征 有翅胎生雌蚜体长 ~ ,黄色、浅绿色或深绿色。 前胸背板黑色。 腹部两侧有 3~ 4对黑色斑纹。 触角 6节,感觉圈着生在第 第 第 6节上,第 3节上有成排的感觉圈 5~ 8个。 腹管黑色,圆筒形,上有覆瓦状纹。 尾片黑色,形状同无翅型。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 一、蚜虫类 (一 )常见蚜虫发生危害简介 棉蚜 (1)形态特征 卵为椭圆形,长约 ,漆黑色,有光泽。 无翅若蚜复眼红色,无尾片,夏季黄绿色,秋季蓝灰色至蓝绿色。 有翅若蚜虫体被蜡粉,体两侧有短小的褐色翅芽,夏季黄褐或黄绿色,秋季蓝灰黄色。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 一、蚜虫类 (一 )常见蚜虫发生危害简介 棉蚜 (2)生活习性。 每年发生 20多代。 以卵在木槿、石榴等枝条上越冬。 翌春 3~ 4月卵孵化为干母,在越冬寄主上进行孤雌胎生,繁殖 3~ 4代, 4~ 5月间产生有翅蚜,飞到菊花、扶桑、茉莉、瓜叶菊或棉花等夏季寄主上为害。 晚秋 10月间产生有翅蚜,从夏寄主迁移到越冬寄主上,产生有性无翅雌蚜和有翅雄蚜,交配后产卵,以卵越冬。 捕食性天敌有各种瓢虫 (如七星瓢虫、异色瓢虫、龟纹瓢虫等 )、大草蛉、丽草蛉、食蚜蝇等。 寄生性天敌有蚜茧蜂、蚜霉菌等。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 一、蚜虫类 (一 )常见蚜虫发生危害简介 桃蚜( Myzus persicae (Sulzer))又名桃赤蚜、烟蚜。 属同翅目,蚜科。 分布全国各地。 为害海棠类、郁金香、叶牡丹、百日草、金鱼草、金盏花、樱花、蜀葵、梅花、夹竹桃、香石竹、大丽花、菊花、仙客来、一品红、白兰、瓜叶菊、桃、李、杏等 300多种花木。 幼叶被害后,向反面横卷,呈不规则卷缩,最后干枯脱落,其排泄物诱发煤污病。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 一、蚜虫类 (一 )常见蚜虫发生危害简介 桃蚜 (1)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蚜体卵圆形,体长。 体黄绿色,有时赤褐色,复眼红色。 额瘤显著,腹管圆筒形,稍长,有瓦纹。 尾片圆锥形,有刚毛 6~ 7根。 有翅胎生雌蚜与无翅蚜相似。 头、胸部黑色,复眼红色,额瘤明显。 腹部颜色变化大,有绿、黄绿、赤褐至褐色。 触角第 3节有圆形次生感觉圈 9~11个,第 6节鞭部为基部的 3倍以上。 腹管、尾片形状同无翅型。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 一、蚜虫类 (一 )常见蚜虫发生危害简介 桃蚜 (2)生活习性。 全国由北到南每年发生 10~ 30代。 以卵在枝梢、芽腋等裂缝和小枝等处越冬,或以无翅胎生雌蚜在十字花科植物上越冬。 翌春 3月开始孵化为害,先群集在芽上,后转移到花和叶上为害。 6月份繁殖最甚,并不断产生有翅蚜迁到蜀葵和十字花科植物上为害, 10~ 11月又产生有翅蚜迁回桃、樱花等树木。 如以卵越冬,则产生雌雄性蚜,交尾产卵越冬。 桃蚜的天敌有蚜茧蜂、瓢虫、食蚜蝇、草蛉、小花蝽和蚜霉菌等。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 一、蚜虫类 (二 )蚜虫类防治方法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注意检查虫情,抓紧早期防治,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人工防治 盆栽花卉上零星发生时,可用毛笔蘸水刷掉。 刷时要求小心轻刷、刷净,避免刷伤嫩梢、嫩叶。 刷下的蚜虫,要及时处理,以防蔓延。 木本花卉上的蚜虫,可在早春刮除老树皮及剪除受害枝条,消灭越冬卵。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 一、蚜虫类 (二 )蚜虫类防治方法 保护和利用天敌 蚜虫的天敌很多,最常见的有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茧蜂、蚜小蜂、蚜霉菌等,保护和利用。 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开展人工助迁、人工繁殖,田间释放。 药剂防治 蚜虫大发生时可用 3%莫比朗乳油 2020~ 2500倍液,或 %苦参碱水剂 1500~ 2020倍液、 32%杀蚜净乳油 1000~ 2500倍液、 5%麦丰得乳油1000~ 2020倍液、 %蚜虱灭乳油 1500~ 2020倍液,可取得很好效果。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二节 吸汁类害虫 一、蚜虫类 (二 )蚜虫类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 盆栽花卉也可用烟草石灰水防治。 烟草末 40g加水 1kg,浸泡 48h后过滤制得原液。 使用时加水1kg稀释,再加 2~ 3g洗衣粉,搅匀后喷洒植株,有较好效果。 发生在球茎如郁金香、百合、唐菖蒲、番红花上的蚜虫,可在栽培前将受害球茎浸泡在含有湿润剂的林丹药液中 15min,也可用尼古丁或林丹作烟雾剂。第四章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第二部分
围 1. 稀溶液; 2. 溶质在 气相和 在溶液相中的分子状态必须相同 , 使用亨利定律时 , 溶液的浓度必须是与气相分子状态相同的分子的浓度 如果溶质分子在溶液中与溶剂形成了化合物 ( 比如溶剂化物 ) , 或发生了聚合或解离 ( 比如电离 ) , 就不能简单地套用亨利定律 例 1. CO2在水中能部分地与溶剂形成 H2CO3,H2CO3 的电离度很小 (电离常数 k1= 10 7
第四章弹塑性断裂力学
a ME 20 167。 J积分的定义和特性 COD准则的优点: 测定方法简单 经验公式能有效地解决中、低强度强度钢焊接结构及压力 容器断裂分析问题 缺点: 不是一个直接而严密的裂纹尖端弹、塑性应变场的表征 参量 . Rice于 1968年提出 J积分概念, J积分主要应用于发电 工业,特别是核动力装置中材料的断裂准则。 21 J积分的两种定义: 回路积分
第四章农产品的需求与供给
着农产品产量的增加 , 其成本 增加的程度 三、农产品价格的形成过程 (现代农业经济学( P212) D1 D2 S1 S2 E1 E3 P Q O P1 E2 P2 P3 图 43 农产品价格产量变动曲线 S D E 价格 数量 A B P 原因: 供给方面的自然条件影响的不可避免;需求方面的由农产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的价格弹性较小。 O Q1 Q Q2 P1 P2 图 44 农产品需求曲线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