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取代羧酸内容摘要:
O HCC H 3C H 2 C O O C 2 H 5+(二) 性质 酸性 2. 氧化 CO H[O ]COC H 3 C H C O O H[ O ]C H 3 C C O O HOO H (受热反应 ) α醇酸: 交酯 β醇酸: 不饱和酸 γ醇酸、 δ醇酸: 内酯 分子内的酯化 CO HCOR C HO HH OOO C HH RCOR C HOOC ORC H△+ 2 H2O交酯 α醇酸 分 子 间 的 酯 化 反 应 β醇酸 C HR C HO H HC O O H C HR C H C O O H△不饱和酸 γ醇酸 C H2H2CO HO HCOOH 2 CC H2H2CC OH2C+ H 2 O内酯 δ醇酸 C H2H2CO HO HHCOCOH2CC H2H2CC OH2CHC△2 2内酯 4. 分解反应 R C H C O O HO HH2S O4R C H O H C O O HR C H C O O HO HK M n O4R C H O C O2H O[ O ]R C O O HR2C H C O O HK M n O4R C C O2H OO HROH+H+稀++ + 2+ + 2nHO(CH2)8COOH Sb2O3 聚 酯 H O ( C H 2 ) 8 C [ O ( C H 2 ) 8 C ] n 1 O H + H 2 OOO5. 分子间聚合 OOR C O2( C H2C H2C O )OC H2C H2C OON ( C4H9)4RCO2 N (C4H9)4 +n 1+β 丙内酯(三) 个别化合物 二 .酚酸 O N aC O 2C O O N aO HH+C O O HO H+4 0 5 ~ 7 0 9 k Pa1 2 0 ~ 1 4 0 ℃O HC O2O HC O O H+2 0 0 ~ 2 2 0 ℃O HC O O HO C O C H3C O O H水杨酸 乙酰水杨酸 Aspirin 第五节羰基酸 一 .。第十章取代羧酸
相关推荐
古细菌 (archaebacteria) 真细菌 (Eubacteria) 真核生物 (Eukaryotes) ( 1977, Carl Woese) Bacteria(细菌 ) Archaea(古生菌 ) Eukarya(真核生物 ) ( 1990, Carl Woese) 原核生物 界( Kingdom) 域( domain) 3)三(界 )域生物的主要特征 三界理论虽然是根据
性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含量低,能量也较低。 此外,在纯素膳中尚有部分生食膳者,这似乎难以满足人体全面的营养需要。 广义素膳是完全无肉的膳食,即仅仅排除由屠宰动物制成食品的膳食。 乳素膳出植物型纤维外还有乳和乳制品。 蛋乳素膳则还包括蛋和蛋制品。 广义素膳可以保证机体达到氮平衡,从营养学的观点看要比纯素膳好。 2.混合膳食 混合膳食指由植物性食品和动物性食品组成的膳食。
(一)互动的解释过程是刺激与反应的中介 社会是人际互动的结果,互动并不是纯粹按照 “ 刺激-反应 ” 的方式进行,而是运用符号来对对方的行为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定义,并以此为依据而进行互动。 (二)三大基本前提(核心假设) 个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他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为基础的。 人们赋予事物的这种意义产生于互动过程中。 这些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在解释的过程中随时加以修正的。 (三) “
电化学发光剂,它和电子供体三丙胺( TPA)在阳电极表面可同时失去一个电子而发生氧化反应。 三联吡啶钌 电化学发光剂反应原理 ㈡ 酶促反应发光剂: 是利用标记酶的催化作用,使发光剂(底 物)发光,这一类需酶催化后发光的发光剂 称为酶促反应发光剂。 1.鲁米诺及其衍生物 2. AMPPD 1.鲁米诺 鲁米诺发光原理 鲁米诺增强发光反应原理 2. AMPPD 〔 3(2‘螺旋金刚烷 )4甲氧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