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抽样调查内容摘要:
立回归方程时要检验其相关系数的大小及显著性。 七、序贯抽样法 序贯抽样法 ( sequential sampling ): 根据逐个抽样单位调查累积的信息,在抽样过程中当机确定样本容量。 序贯抽样法的基本步骤: (1) 确定作为 “ 推断 ” 所依据的两个标准 , P0与P1, 此处 P0=(即 50%)、 P1=( 即 75%) 分别代表不符控制要求 (必须治虫 )及符合控制要求(不必打药 )的两个界限。 (2) 确定 “ 推断 ” 的可靠程度的两个概率标准 与 , 表示总体百分数 P< P0而误以为 P< P1的 险 , 表示总体 P> P1而误以为 P< P0的风险。 (3) 估计总体分布类型 , 计算出两条平行的控制线。 当总体为二项式分布时。 两条控制线为下式: (1517) )11l o g ()l o g ()1l o g ()11l o g ()l o g ()1l o g ()11l o g ()l o g ()l o g ()11l o g ()l o g ()1l o g (01011001010101100101 ppppppppppppppppppppmhrmha111上面一条线: 下面一条线: (4) 将 (1517)的计算结果画成序贯抽样控制图。 横坐标为 m ,纵坐标为 h。 (5) 进行实际抽样调查,将逐个抽样单位测定的累计数 m 及 h (完好穗数 )在坐标图上标记。 (6) 有时总体 P 可能在 P0 与 P1 之间,需预先计算一个推断所需最大样本容量 E(m)。 当总体属 二项式分布时: [例 ] 设按上述方法对玉米完好穗率进行调查,以确定是否需要继续用药。 此时确定 P0=,即完好穗率低于 50%一定要防治; P1=,即完好穗高于 75%不再防治。 =,即应该防治而误以为不需防治的风险允许为 ; =,即不需防治 )11l o g ()( l o g)1l o g ()1l o g (1001)(ppppmE ( 1518) 而误以为要防治的风险允许为 ;玉米完好穗率总体分布估计为二项式分布。 由 (1517)计得 ha 和 hr 的截距及斜率分别为: ha截距 )()(l o gl o gl o gl o gl o g)l o g ()11l o g ()l o g ()1l o g (0101 pppp2 . 0 00 . 4 7 7 10 . 9 5 4 31)( 0 . 6 9 9 00 . 1 7 6 1 10 . 0 4 5 7 hr截距 2 . 0 00 . 4 7 7 10 . 9 5 4 20 . 4 7 7 11)l o g ()11l o g ()l o g (l o g (0101)pppp斜率 )(l o g)11l o g ()l o g ()11l o g (010110ppppppmha mhr 0 . 6 3 12 . 0 0 因而两条控制线为: 由 (1518)得: 说明推断所需最大样本容量为测定 18株。 将计算结果画成图。 经田间逐穗实际测查结果列于表。 . 0 5 3 00 . 9 1 0 60 . 3 0 1 00 . 1 7 1 6 0 . 9 5 4 20 . 9 5 4 90 . 1 1 1 1 l o gl o gl o gl o g)()11log()log()1log()1log(1001ppppmE 0 5 10 15 200510hmmh r 不需防治区域需防治区域图 玉米完好穗率序贯抽样控制图 mh a 0 . 6 3 12 . 0 抽样终点 测查至 m =18时 , h = 9, 超出界外 , 抽样停止 , 因h< ha(ha=+ 18=), 故推论为总体完好穗率在 50%以下 , 所以需要防治。 本例恰好抽样至 E(m)=18时才作出推断 , 这是因为总体完好穗率与 “ 推断 ” 所依据的两个标准 P0, P1很相近 , 如果相差较大 , 则测查穗数 m小于 18, 便能作出推断。 累计测查穗数 (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累计完好穗数 (h) 0 1 2 2 3 4 5 5 6 6 6 7 7 7 8 8 9 9 表 玉米完好穗数序贯抽样结果 设若将 及 均定为 , P0 及 P1不变 , 则: ha=+ hr=+ E(m)= 两条平行线的间距增宽了 , 推断所需最大样本容量也增加了。 又设若将 、 均定为 , P0=, P1=, 则 ha = + hr =+ E(m)= 两条平行线的间距更宽了 , 推断所需最大样本容量也更大了。 这里说明序贯抽样法中有效确定 、 、 P0、 P1值对提高工作效率是很重要的。 这需要依据专业知识确定。 上例因估计总体是二项式分布。 如果总体不是二项式分布而属泊松 ( Poisson )分布则 : (1519) (1519)中 ln为自然对数的符号,与为 “ 推断 ” 所依据的两个标准。 例如每公斤种子含某种杂草种子在一粒以下便调进,若在三粒以上便拒绝,这时因每公斤种子中含某种杂草种子数是泊松分布, =1, =3。 设若 =, =,则: )l n (01)l n ()1l n ()l n (01)l n ()1l n (01010101 bbbbbbbbbbmhrbbmha0b 1b ha截距 9 9 9 861 0 259 )(2. 1 972 0 259(3))( lnln)l n ()1l n (01bbhr截距 2 .001 .09 8 612 .19 7 22( 3))(lnln)l n ()1l n (01bb斜率 1 . 8 21 . 0 9 8 6 12( 3 )2 ln)ln(0101bbb。第十五章抽样调查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十五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proteinbiosynthesis
mRNA 3 2 1 1 2 3 氨基酸接受臂 反密码环 反密码 子 密码子 反密码 子 氨基酰 tRNA 摆 动 配 对 反密码子 第 1个碱基 ( 5) A C G U I 密码子 第 3个碱基 ( 3) U G C U A G U C A 氨基酸 + tRNA 氨基酰 tRNA 氨基酰 tRNA合成酶 ATP AMP + PPi Mg2+ GlytRNAGly MettRNAiMet
第十二章陶瓷烧结原理与技术
在烧结氧化铝瓷时,为防止二次重结晶,一般加入 MgO,它们与氧化铝形成化合物镁铝尖晶石( MgO〃Al 2O3),包裹在 Al2O3晶粒的表面上,抑制了二次重结晶,对促进烧结致密化有很显著的作用。 ( 3)阻止多晶转变 ZrO2烧结时,由于有多晶转变,体积变化较大,烧结困难。 加入 5%CaO外加剂以后, Ca2+离子进入晶格臵换 Zr4+离子,由于电价不等而生成阴离子缺位固溶体,抑制了多晶转化
第十二章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
但“沉默的螺旋”并没有从网际消失。 第三节 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 ——“培养”理论 在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 : 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 传播媒介有选择地提示的“ 象征性现实 ”即“拟态环境” 人们在头脑中描绘的“外部世界图像”即“主观现实” 一、“培养”理论的起源和背景 “培养”理论研究起源于 20世纪 60年代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