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生产能力规划与设计内容摘要:
为一种能与能力直接进行比较的度量。 36 37 需求量0时间增长需求量0时间下降市场需求趋势 需求量0时间周期性需求量0时间稳定38 niiinii SQDPDR11 ( 产品数转换为设备小时数 ) R—— 每年所需的全部设备小时数; Di—— 每年所需的产品 i 或服务 i的数量; Pi—— 产品 i或服务 i所需的加工(处理)时间; Qi—— 产品 i每批的加工数量(即:产品或服务 i的批量) Si—— 产品 i的标准的作业交换时间(在服务中,重换一种 业务时所需的准备时间) n—— 产品或服务的种类数 39 N=( 工作时数 /天 ) ( 工作日 /年 ) 考虑到其实际利用率 ,调整工作时数 H=N(1c) H— 某设备一年可提供实际工作时数 ( 正常工作时数 ) N— 某设备一年可提供理论工作时数 C— 缓冲量 ( 用百分数表示 ) 40 3. 算出所需设备数 RMHR—— 每年所需的全部设备小时数 H—— 某设备一年可提供的实际工作时数(已考虑缓冲) 在其它类型的企业组织中,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计算能力需求。 ◦ 例如,剧院的市场需求可转换成对剧院座位的需求 ◦ 银行的顾客需求转换为对柜台设置数的需求 但一般来说,在相同的计划期内,服务需求比产品需求更难预测,它们往往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内也有很大变化。 ◦ 邮局业务在不同月份、不同日子、一天内的不同小时内都不同,此外还要考虑非常复杂的各种邮件的混合问题。 ◦ 饭店顾客的到达和离去必须以小时为单位监控,以保持房间的可利用性。 某饭店经理曾说: “ 我们销售的是时间,你不可能把饭店的房间摆在架子上 ” ,这是对饭店运作能力特点的最生动描述。 41 42 例:某机械厂的机械加工车间生产某产品,根据预测一年所需产品数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每台机床一年工作 260天,每天工作 8小时,能力缓冲为 10%,问所需配备多少机床。 产品 1 产品 2 产品 3年需求 (件) 1000 2020 3000每件加工时间( h )5 4 3每批加工数量(件)10 10 10标准作业交换时间 ( h )2 2 243 解: R=( 1000 5+2020 4+3000 3) +( 1000/10 2+2020/10 2+3000/10 2)=5000+8000+9000+200+400+600=23200( h) N=8 260=2080(h) H=N(1c)=2080 =1872(h) M=23200 / 1872=≈ 13( 台 ) (二 )计算需求与现有能力之间的差 当需求>现有能力 ◦扩大能力 当需求<现有能力 ◦( 1)扩大需求( 2)调剂设备( 3)改型 44 扩大能力要注意: ◦当一个生产运作系统包括多个环节或多个工序时,能力的计划和选择就需要格外谨慎。 ◦例如: 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航空业 满足需求的关键因素在于航班次数的增加,而不是每一航班所拥有的座位数。 顾客需求总量可用 “ 座位数 X航班次数/年 ” 来表达,只扩大前者而忽视后者则遭到了失败 45 ◦在制造业企业中,能力扩大同样必须考虑到各工序能力的平衡。 富余环节与瓶颈环节,且富余环节和瓶颈环节又随着产品品种和制造工艺的改变而变化。 企业的整体生产能力是由瓶颈环节的能力所决定的 46 (三 ) 制定候选方案 处理能力与需求之差的方法可有多种。 ◦最简单的一种是:不考虑能力扩大,任由这部分顾客或订单失去。 ◦其它方法包括能力扩大规模和时间的多种方案,包括积极策略,消极策略或中间策略的选择,也包括新设施地点的选择,还包括是否考虑使用加班、外包等临时措施,等等。 ◦一般来说,至少应给出 3~ 5个候选方案。 47 (四 ) 评价每个候选方案 评价包括两方面: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主要是从财务的角度,以所要进行的投资为基准,比较各种方案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以及投资回收情况。 ◦定性评价主要是考虑不能用财务分析来判断的其它因素 例如,是否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相符,与竞争策略的关系,技术变化因素等。 可对未来进行一系列的假设 48。第六章生产能力规划与设计
相关推荐
填料种类、规格、填料总高度、每段填料高度和段数 (对填料塔 ),加料口位置、塔顶冷凝器的热负荷及冷却介质的种类、流量、温度和压力,再沸器的热负荷及加热介质的种类、流量、温度和压力、灵敏板位置。 9 5) 反应器 :反应器的类型,进、出口物料的流量、组成、温度和压力,催化剂的种类、规格、数量和性能参数,反应器的主要尺寸。 6) 结晶器 :结晶器类型、结构,结晶器进出口物料流量、组成、温度等
分的方法计算。 如果确定用户意见的权重是 55%、设计人员的意见占 30%、施工人员的意见占 15%,具体分值计算见下表。 设计方案评价和优化 功 能 用户评分 设计人员评分 施工人员评分 功能权重系数 K=(Fai 55%+ Fbi 30% +Fci 15%) /100 得 分 Fai Fai 55% 得 分 Fbi Fbi 30% 得 分 Fci Fci 15% 适 用 平面布置 F1 40
• 3)功能: a) 氢载体; b)酰基载体 S C HS C HC H 2C H 2 C H 2 C H 2 C H 2 C O O H S L S S C HS C HC H 2C H 2 C H 2 C H 2 C H 2 C O O HH H SH L SH VitC(抗坏血酸) • 结构特点: • 分子中 C2和 C3形成二烯醇的形式,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极易被氧化成氧化型抗坏血酸
rate) ( 1) 肾脏本身的疾患 急性肾小球肾炎 、 慢性肾小球肾炎 GFR↓ 小管对 Na、 H2O重吸收正常 肾排 Na、 H2O↓ Na、 H2O潴留 急性肾小球肾炎 ( 二 ) 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的机制 ( Imbalance of exchange between intra and extrabody fluid) 水肿 2. 肾小管重吸收增多 ( Increa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