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小柴胡汤证内容摘要:

寒发热,汗出不解, 心中痞硬 ,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提要:小柴胡汤证向大柴胡汤证的转化 1)往来寒热 → 往来寒热,或发热汗出不解 2)胸胁苦满 → 心下急,或心中痞硬 3)喜呕,不欲饮食 → 呕不止 4)心烦 → 郁郁微烦 5)大便正常 → 便秘,或下利 提要:小柴胡汤证向大柴胡汤证的转化 • 病机: 少阳邪热较盛,兼阳明实热结聚 • 治法:和解少阳,攻下里实 • 方药: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 1)不变: • 柴胡、黄芩 —— 清解少阳邪热;半夏 —— 止呕;大枣 —— 和中 2)加味: • 大黄 —— 少量,攻下里实;枳实 —— 利气下气;芍药 —— 柔肝缓急,泻热止痛 加量: • 生姜 —— 加至五两,加强和胃止呕功效 3)减药: • 人参、甘草 —— 正虚不显,以祛邪为主 三、柴胡加芒硝汤证及其 与阳明内实证的比较 原文 1 10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 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 柴胡二两十六铢 黄芩一两 人参一两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切 半夏二十铢,本云五枚,洗 大枣四枚,擘 芒硝二两 •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 不解,更作。 提要:柴胡加芒硝汤的应用 1) “ 本柴胡证 ” (大柴胡证),经过用丸药误下,见潮热、下利; 2)先与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以退热; 3)服小柴胡汤后,热渐退,如见大便不通或通而不畅者,再用柴胡加芒硝汤和解少阳,泻热通便。 • 柴胡加芒硝汤 —— 1/3小柴胡汤,加二两芒硝。 多用于外感热病后期,肠胃轻度燥结。 原文 2 • 10伤寒十三日,过经讝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 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 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三、柴胡加芒硝汤证及其 与阳明内实证的比较 提要:阳明内实证的治疗 1)太阳过经,内传阳明,见讝语等胃肠热结证,当用清热攻下法; 2)误用丸药攻下,见下利。 脉调和,排除虚性下利( “ 自下利,脉微厥 ” )。 3)用调胃承气汤缓下热结。 ★注意点: 出现个别不符合规律的症状时,当辨清原因。 如此处的 “ 下利 ” ,是由于误下导致的。 四、桃核承气汤证( 106条) —— 见“太阳蓄血证” 五、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原文 10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讝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 柴胡四两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铅丹 人参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二合半,洗 大黄二两 牡蛎一两半,熬 大枣六枚,擘 •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碁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