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热电式传感器内容摘要:
电 偶的分度 表可知 ,EAB(21,0)=, 故得 EAB(T, 0)=EAB(T, 21)+EAB(21, T0) =+ =(mV) 再次查分度表 , 与 T=68℃。 注意 :既不能只按 ,认为 T=49℃ ,也不能把 49℃ 加上 21℃ ,认为 T=70℃。 EAB(T,T0)=EAB(T,TH)+EAB(TH,T0) 第 5 章 热电式传感器 3. 补正系数法 把参比端实际温度 TH乘上系数 k, 加到由 EAB(T, TH)查分度表所得的温度上 , 成为被测温度 T。 用公式表达即 式中: T——为未知的被测温度; T′——为参比端在室温下热电偶电势与分度表上对应的某个温度; TH——室温; k——为补正系数 , 其它参数见下表。 例 用铂铑 10-铂热电偶测温 , 已知冷端温度 TH=35℃ ,这时热电动势为 . 查 S型热电偶的分度表 , 得出与此相应的温度 T′=1150℃。 再从下表中查出 , 对应于 1150℃ 的补正系数 k=。 于是 , 被测温度 T=1150+ 35=( ℃ ) 用这种办法稍稍简单一些,比计算修正法误差可能大一点,但误差不大于 %。 T= T′+ k TH 第 5 章 热电式传感器 温度 T180。 /℃ 补正系数 k 铂铑 10铂 (S) 镍铬 镍硅( K)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 1300 — 1400 — 1500 — 1600 — 热电偶补正系数 第 5 章 热电式传感器 例 用动圈仪表配合热电偶测温时 , 如果把仪表的机械零点调到室温 TH的刻度上 ,在热电动势为零时 , 指针指示的温度值并不是0℃ 而是 TH。 而热电偶的冷端温度已是 TH,则只有当热端温度T=TH时 , 才能使 EAB(T,TH)=0, 这样 , 指示值就和热端的实际温度一致了。 这种办法非常简便 , 而且一劳永逸 , 只要冷端温度总保持在 TH不变 , 指示值就永远正确。 4. 零点迁移法 应用领域:如果冷端不是 0℃ ,但十分稳定(如恒温车间或有空调的场所)。 实质: 在测量结果中人为地加一个恒定值 ,因为冷端温度稳定不变,电动势 EAB(TH,0)是常数,利用指示仪表上 调整零点 的办法,加大某个适当的值而实现补偿。 第 5 章 热电式传感器 5. 冷端补偿器法 利用不平衡电桥产生热电势补偿热电偶因冷端温度变化而引起热电势的变化值。 不平衡电桥由 R R R3(锰铜丝绕制 )、 RCu(铜丝绕制 )四个桥臂和桥路电源组成。 设计时,在 0℃ 下使电桥平衡 (R1=R2=R3=RCu),此时 Uab=0 ,电桥对仪表读数无影响。 冷端补偿器的作用 注意:桥臂 RCu必须和热电偶的冷端靠近 , 使处于同一温度之下。 mV EAB(T,T0) T0 T0 T A B + + a b U Uab RCu R1 R2 R3 R T0 Ua Uab EAB(T,T0) 供电 4V直流 , 在 0~ 40℃ 或 20~ 20℃ 的范围起补偿作用。 注意 , 不同材质的热电偶所配的冷端补偿器 , 其中的限流电阻 R不一样 , 互换时必须重新调整。 第 5 章 热电式传感器 1. 热电偶的选择 、 安装使用 热电偶的选用应该根据被测介质的温度 、 压力 、 介质性质 、 测温时间长短来选择 热电偶和保护套管。 其安装地点要有代表性 , 安装方法要正确 , 在工业生产中 , 热电偶常与毫伏计连用 ( XCZ型动圈式仪表 ) 或与电子电位差计联用 , 后者精度较高 , 且能自动记录。 另外也可 通过与温度变送器经放大后再接指示仪表 , 或作为控制用的信号 . 六、热电偶的选择、安装使用和校验 第 5 章 热电式传感器 热电偶 分度号 校验温度 /℃ 热电偶允许偏差 /℃ 温度 偏差 温度 偏 差 LB–3 600, 800, 1000, 1200 0~ 600 177。 600 占所测热电势 的 177。 % EU–2 400, 600, 800, 100 0~ 400 177。 4 400 占所测热电势 的 177。 % EA–2 300, 400, 600 0~ 300 177。 4 300 占所测热电势 的 177。 1% 2. 热电偶的定期校验 校验的方法是用标准热电偶与被校验热电偶装在同一校验炉中进行对比 , 误差超过规定允许值为不合格。 图为热电偶校验装置示意图 , 最佳校验方法可由查阅有关标准获得。 工业热电偶的允许偏差 , 见下表。 第 5 章 热电式传感器 7 8 5 6 4 3 2 1 稳压电源 220V 热电偶校验图 1调压变压器; 2管式电炉; 3标准热电偶; 4被校热电偶; 5冰瓶; 6切换开关; 7测试仪表; 8试管 第 5 章 热电式传感器 热敏电阻是利用某种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性质制成的。 第二节 热敏电阻传感器 一、热敏电阻的特点与分类 ( 一 ) 热敏电阻的特点 1. 电阻温度系数的范围甚宽 有正 、 负温度系数和在某一特定温度区域内阻值突变的三种热敏电阻元件。 电阻温度系数的绝对值比金属大 10~ 100倍左右。 2. 材料加工容易 、 性能好 可根据使用要求加工成各种形状 , 特别是能够作到。第五章热电式传感器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五章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3) 糖蛋白 (Ankyrin) 血型蛋白 (Glycophorin) 糖链 低聚寡糖链 跨膜糖蛋白 脂双层 糖被 糖残基 唾液酸 糖脂 细胞外壳(糖萼)示意图 膜脂(磷脂、糖脂、胆固醇) Singeramp。 Nicolson流体镶嵌模型 人红细胞膜主要磷脂在膜内、外两层的分布 占总量的百分比 50 25 50 25 外层 内层 膜脂总量 鞘磷脂 磷脂酰胆碱 磷脂酰丝氨酸 磷脂酰乙醇胺
第五章状态图和活动图统一建模语言unifiedmodeling
状态图的建模方法 (续 ) 因此, Grade对象的状态图具有如下描述保存功能的开始状态和结束状态: Information Entered 开始状态。 Destroy 结束状态。 状态图的建模方法 (续 ) 3.确定与每一个实体相关的事件 事件用来最终完成实体的功能。 要想确定实体的事件,需要知道事件的任务。 对于 Grade对象,它的任务是保存分数。 进一步了解事件的任务之后,就可以确定
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thesecondlawofthermodynamics
原理 一、熵方程 1. 熵流和熵产 rδd qsT其中 2f 1rδ qsT 吸热 “ +” 放热 “ –” 系统与外界 换热 造成系 统熵的变化。 grδd δqssT fgδδss fgs s s (热)熵流 30 sg—熵产, 非负 不可逆 “ +” 可逆 “ 0” 系统进行 不可逆过程 造成系统熵的增加 例 : 若 TA = TB, 可逆,取 A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