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焙烤设备内容摘要:

(kg/h) 式中:S-烤炉载体的总面积 n-炉排每平方米载体上的制品数 g-每个制品的重量 -基本操作系数 t-烘烤时间 ㈡、隧道炉生产能力的计算 (kg/h) 式中: L-炉加热区长度( m) R-炉带枞向每米长度上制品排数(排 /m) N-炉带横向宽度上制品个数(个) t-烘烤时间(分) M-每公斤制品块数(块 /kg) η -成品率、对饼干炉约为 tSn gGx60tML R NG 60第四节 远红外烤炉的炉体设计 烤炉由 炉体 、 加热元件 、 传动装置载体 ( 带 ) 、 排潮系统及电控部分等组成。 炉体设计包括 炉体形式 、 尺寸 、 保温密封形式等的设计。 设计的是否合理 , 将对产品质量 、 热效率及产品成本产生直接影响。 炉体的依据: 食品的工艺要求及形态尺寸、生产能力、烘烤时间、温度等。 现就以隧道炉为例,进行论述: 一 、 炉体的结构 形式 目前国内食品行业普遍采用的有三种形式:砖砌炉体 、 金属构架体 、 予制构件炉体。 砖砌炉体: 一般为红砖或耐火砖 , 常用于煤炉或少数隧道炉。 目前有的采用蛭石砖或藻土砖砌筑 , 其保温性能好。 其优点: 结构简单 、 热惯性大 、 适用于长期运转的场合。 缺点为 :体积庞大 、 笨重 、 不能搬运。 金属构架炉体: 由型钢构架 、 金属薄板和保温材料等构成。 其特点为: 炉体轻 、 灵活 、 热惯性小 , 可做成各种形式以适应产品要求 , 可分段制造 , 根据需要可组成不同的长度 , 每节间用螺钉连接 , 便于安装运输 , 但成本高。 予制构件炉体: 是以膨胀珍珠岩和硅酸盐水泥以 10:1的比例混合压制而成。 其特点: 便于拆装、节约钢材、成本低、保温性能好、热损失小。 二 、 炉体尺寸的确定 ㈠ 、 炉体长度 隧道炉的长度主要与生产能力 、 烘烤时间及运行速度有关。 对同一种食品来说 , 在一定加热温度条件下 , 如果烘烤时间变化不大的话 , 那么生产能力越大 , 则要求物料在炉内运动的速度越快 , 即炉体越长。 1 、 根据生产能力确定炉长 烤炉的总长L 总 , 由入炉端L 1 、 加热区L和出炉端L 2三部分组成。 即:L 总 =L 1+L+L 2( M ) 其中L L 2由炉体结构确定 , 而L可由生产能力计算得出: L= (m) 式中: G-生产能力( kg/h) t-烘烤时间 ( min) M-每公斤制品块数 ( 块 /kg) R-炉带枞向每米长度上制品排数 ( 排 /m) N-炉带横向宽度上制品个数 ( 个 ) η -机械效率 RNGtM60 2 、 根据成型机输出成胚速度和烘烤时间来确定炉长。 隧道炉一般与成型机械配套使用 , 组成连续生产线 , 因此要求炉排的传送速度必须与成型和生胚速度同步 , 则炉长为: L总=L 1+L+L 2 其中:L=V .T V-运输装备运动速度 ( m/min) ( 根据成型机输出能力而定。 ) T-烘烤时间 ( 分 ) ( 烘烤时间与生胚配方 、 辐射强度 、 吸收系数 、 辐射距离 、 炉内温度等因素有关。 一般通过实验或根据经验确定。 ) 为了适应不同品种的需要 , 烤炉的传动机轴 , 常设有无级变速装置。 在烤炉长度确定的条件下,通过调节速度来改变物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以取得好的焙烤效果。 炉长的选择还需注意的两个问题 ① 、 应与前级成型机相匹配 , 同时还应根据车间面积大小和布置确定长度。 ②、烤炉越长,产量越高,但炉体越长,载体运行速度越快,易产生跑偏,因此需综合考虑炉长及速度。 例: 设计一台生产能力为 1400kg/h, 网带宽 1m的饼干烤炉。 已知:烘烤时间为4 min, 每公斤为 200块 , 带枞向每米上饼干 19排 , 横向宽度上为 19块 , 成品为 , 确定炉长。 解: L= 若取L 1=L 2=1 m 则总长L=1+1+58=60 m 2020200060   mRNG t M  ㈡ 、 炉堂的断面形状和 尺寸 有平面和拱型两种 , 平面炉可减少炉堂高度 , 表面尺寸小 、 排潮有死区 , 热损失小。 拱型顶便于蒸气排放 , 避免形成水蒸气死区 , 但加大了炉堂高度 , 热损失大。 1 、 炉堂高度 平顶炉: H平 =l1+h+l2 l1,l2上下热元件至炉顶 、 底的距离 ( 一般取 l1=l2=5070mm)。 h上下元件间距 ( mm) ( 其与制品的厚度有关制品越厚 , h值越长。 ) 拱型炉 H=d+l1+h+l2 d拱顶高 (mm),取 120150mm l1上元件至炉顶距离 , 一般取 3050mm l2下元件至炉底距离 , 一般取 5070mm h上 、 下热元件间距 2 、 炉堂宽度确定: 管状辐射元件由于在发热部分 , 沿管长方向的分布温度不均匀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