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培训讲义教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目的 为了消除错误。 为了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的情况再次发生。 效果 治标不治本 标本兼治 时机 一般情况下,所有的不合格品都需要立即纠正。 不是所有造成不合格品的工作都要采取纠正措施,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的四种情况是: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顾客抱怨的不符合、反复出现的不符合以及后果严重的不符合。 21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区别 纠正措施 预防措施 定义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目的 出现问题或产生缺陷后的处理或补救,目的在于防止不合格再发生。 问题尚未出现或缺陷尚未产生时的防范性措施,目的在于防止不合格发生,以使质量活动不偏离、质量事故不发生。 能动性 属问题已出现后的应对,其措施的本身有一定的被动性。 是 “ 有则改之 ” , “ 亡羊补牢 ”。 预防措施则是在不符合尚未出现前主动地完备制度、细化职责、完善设施,使问题不出现或事故不发生,属主动行为。 是 “ 防患于未然 ”。 22 实验室内部审核的总体策划 领导重视是做好内审的关键 实验室质量负责人要亲自抓内审工作 内审具体工作需要有一个职能部门来管理 要组建合格的内审员队伍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需要有一套正规的程序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应考虑内审工作 23 实验室内部审核实施的一般步骤 • 审核策划 • 审核准备 • 现场审核 • 编写审核报告 • 纠正措施制定和实施 • 跟踪验证 等六个主要阶段 24 审核策划 •内审策划的结果应形成文件 •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制 《 年度内审计划 》 ,经最高管理者批准。 •《 年度内审计划 》 一般分集中式和滚动式 25 集中式内审年度计划 • 在某计划时间内安排的集中式审核。 每次审核可针对全部过程(要素)及相关部门,也可针对某些过程(要素)或部门; • ——审核后的纠正措施及跟踪验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 • ——审核的时机大多为新建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后,质量管理体系有重大变化时,发生重大事故时,外部质量审核前,领导认为需要时。 26 滚动式内审年度计划 •每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或过程(要素)进行审核,逐月展开,在一年内把所有部门、所有过程(要素)都审核至少一次,对其中问题较多的部门可增加审核频次。 •特点是审核持续时间长,审核及审核后的纠正措施、跟踪验证等陆续展开。 27 审核准备 •( 1)成立内审组 •( 2)收集并审阅有关文件 •( 3)编制内审实施计划,通知受审核部门并约定具体的审核时间。 •( 4)编制审核检查记录表 28 审核组长 • 在选择审核组长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 资格:必须是经过培训合格的,由实验室最高管理者任命的内审员。 • b) 业务范围:应与被审部门无直接的责任关系,但对被审部门的业务要有一定了解。 • c) 工作经验:较内审组员有较多的审核经验。 • d) 组织能力:应有组织管理整个审核工作的能力。 29 审核组员 • 在选择审核组员时,主要考虑下列因素: • a) 资格: 必须是实验室最高管理者任命的内审员。 特殊情况下,内审组可吸收技术专家参加,但需经实验室质量负责人批准。 • b) 业务范围:其专业最好与被审部门业务相适应,但也不强求要专业一致。 内审员也应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责任关系,即不是该部门成员。 • c) 专业知识:内审员对被审核部门业务专业知识应有一定了解,但不强调一定要是这方面的专家。 • d) 工作中的协调:如果内审组规模较大,有好几名内审员,则应考虑他们在工作中能否协调配合,团结合作。 • e) 为受审核部门所接。20xx年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培训讲义教材(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