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数据表示、寻址方式与指令系统内容摘要: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是 R10 即带标志符的处理机所占用的存储空间通常要小。 采用标识符缩短操作码而节省程序空间 A B 采用标识符 数据字增长 不采用标识符 数据(少) 指令(多) 采用标识符 指令字缩短 通常有面积 B面积 A 举例:  在 IBM370中执行 A= A+ B 运算。  若 A和 B都是十进制数,只需要一条指令,共 6个字节,在 IBM370/145上执行时间是 13微秒。  若 A与 B中有一个是定点二进制数,由于要进行数据类型的一致性检查和转换,在 PL/I语言中的编译结果为13条指令,共 64个字节,在 IBM370/145机上执行时间增加到 408微秒。  两者相比,存储空间节省 5倍,运算速度快 30多倍。  如果采用自定义数据表示方法,由硬件自动实现一致性检查和数据类型的转换。 带标识符的数据表示的优缺点 优点 :  简化指令系统和程序设计  简化编译程序  便于一致性校验  能由硬件自动完成数据类型的变换  支持数据库系统的实现与数据类型无关的要求  为软件调试和应用软件开发提供支持; 缺点:  使程序所占用的主存空间增加(如下图)  降低指令的执行速度;  必须用专门的指令完成标识符的初始化 ,硬件复杂度增加 数据描述符 101 各种标识符 长度 地址 000 数据 描述符 数据 目的: 描述复杂和多维的结构类型。 数据描述符  实现阵列数据的索引比变址方法实现的好,而且能检查程序设计中阵列越界错误。  为向量、数组数据结构的实现提供一定的支持,有利于简化编译中的代码生成。  工作过程:如下图 描述符的工作过程 010 000 000 010 010 010 X Y 操作码 指令 描述符 描述符 地址生成逻辑 (数据) (数据) 数据块 数据块 主存储器 101 3 101 4 101 4 101 4 000 a11 000 a12 000 a13 000 a14 000 a21 000 a22 000 a23 000 a24 000 a31 000 a32 000 a33 000 a34 3433323124232221141312114*3aaaaaaaaaaaaA二维阵列数据描述符与带标识符的区别  标识符是和每一个数据相连的,合存在一个存储单元中,描述单个数据的类型特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