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脱粒机械内容摘要:

装置的构造及参数选择 • • 滚筒上的脱粒部件一般为纹杆式或杆齿式、板齿式,或纹杆与杆齿组合式。 图 928 轴向喂入 .轴向排出式轴流滚筒 (用于联合收获机 .直径 762mm,喂入量约 6kg/s小麦 粒纹杆 入螺旋叶片 (栅格 ) • 凹板的型式有编织筛式、冲孔式和栅格式三种,其中栅格式凹板的脱粒和分离能力最强、虽然茎秆的破碎较重、但仍是较广泛应用的一种。 (三 ) 脱粒速度与脱粒间隙 • 由于轴流滚筒式脱粒装置对谷物的脱粒时间较长,滚筒转速和间隙有少许变化对脱粒质量的影响不大,因而对安装间隙和速度调节要求不很严格,这也是它的一个优点。 (4) 生产率和功率耗用 • 轴流滚筒式脱粒装置的生产率与滚筒尺寸、凹板结构、作物状况和功率配备的情况有密切关系。 概括说来,在脱粒机上每米滚筒长度约可负担的喂入量为 - ;分离面积大、在脱粒机上带有输送装置的可取较大值,在联合收获机上可增大一倍或一倍以上。 若以分离面积计,则单位喂入量所需凹板分离面积为 -。 • 轴流式滚筒功率耗用受作物物理机械特性影响较大,比传统型更为敏感,喂入作物长度、含水率的影响均较大。 • 采用大直径的轴流式滚筒有减少单位喂入量功率耗用的趋势。 在脱小麦和整株玉米时为 -,脱大豆和玉米穗为 -,而脱水稻时为 - ;其中用于脱茎叶的功率耗用大致占 60%以上。 在脱粒全过程中,喂入脱粒段的功率耗用为 82%,用于分离排草段为 18%;而在横向轴流式脱粒机上分别为 65%与 35%。 六 .半喂入式脱粒装置 图 92 工农 400半喂入式脱粒机 .前滑板 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 • (一 ) 滚筒 • 滚筒喂入端为一段截锥体(锥角一般约500左右,宽 50毫米左右),便于谷物轴向喂入。 滚筒上设有多种弓齿,常用的型式如图所示。 图 933 半喂入脱粒装置的梳整齿 齿的内齿 (二 ) 凹板 • 凹板有编织筛式和栅格式两种。 前者处理断穗能力强,断穗量少,但分离能力较差,谷粒损失会多些,湿脱时易堵塞;后者的性能正相反,干脱时碎草要多些。 前者结构简单,常用于脱粒机上;后者在联合收获机上较普遍。 (三 ) 排杂装置 • 排杂装置由排杂轮和筛板组成,设在排杂口后方,用以排出脱下的碎草、断穗,并将谷粒分离出来。 排杂轮直径为 200-250mm,长 100- 150mm。 其上齿高约40mm,并后倾 300安装。 齿距为 30-70mm,齿顶线速度 4- 5m/s,筛板与编织筛凹板相似。 (四 ) 夹持输送装置 • 由夹持输送链、夹持台和传动装置等组成。 输送链的齿形链片与夹持台上下配合,并在横向左右交错以便将茎秆夹成曲折使其具有抗抽出的能力。 图 937 夹持输送器 (五 ) 功率耗用与生产率 • 半喂入脱粒装置的功率耗用与滚筒型式、喂入量、谷物湿度等有关。 一般脱水稻时单位喂入量功率耗用为。 脱小麦时由于茎秆光滑、干燥、牵连性小,其单位喂入量功率耗用。 由于夹持脱粒滚筒所需扭矩变化小,其最大功率为平均值的。 七 脱粒滚筒功率耗用和运转稳定性 滚筒脱粒装置的脱粒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脱粒中的功率消耗在整机功率消耗中占较大的比重。 如在脱粒机上约占 70%,在联合收获机上占全部工作部件功耗的 40%或以上。 它运转的稳定与否直接决定了脱粒和分离作业的质量。 (一 ) 脱粒滚筒的功率耗用 • 滚筒在工作中的功率消耗在两上方面:第一,滚筒空转功率消耗 , 亦称为无用功率 L1,它包括轴承内摩擦和空气对滚筒旋转的阻力所消耗的功率。 • 第二,脱粒的有效功率 L2,它是直接消耗在脱粒工作上的 (二 ) 对脱粒滚筒功率耗用影响的若干因素 • 无论何种型式的脱粒滚筒的功率耗用在达到某一量之前总是随后者呈直线规律上升。 但试验表明在超过上述喂入量以后功率耗用会按曲线较快地上升。 这是由于谷层厚度与压缩载荷原以弹性变形规律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