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内容摘要:
》 C=[0 0 2 1。 8 0 2 2]。 》 D=zeros(2,2)。 》 G=ss(A,B,C,D)。 xyuxx22081200012242641413125119748612310961 在一些场合下需要用到某种模型,而在另外一些场合下可能需要另外的模型,这就需要进行模型的转换。 模型转换的函数包括: residue: 传递函数 模型与 部分分式 模型互换 ss2tf: 状态空间 模型转换为传递函数模型 ss2zp: 状态空间模型转换为 零极点增益模型 tf2ss: 传递函数模型转换为状态空间模型 tf2zp: 传递函数模型转换为零极点增益模型 zp2ss: 零极点增益模型转换为状态空间模型 zp2tf: 零极点增益模型转换为传递函数模型 一、模型的转换 模型转换与连接 用法举例: 1)已知系统状态空间模型为: 求 传递函数以及零极点模型。 》 A=[0 1。 1 2]。 B=[0。 1]。 》 C=[1,3]。 D=[1]。 》 [num,den]=ss2tf(A,B,C,D,iu) % iu用来指定第 n个输入,当只有一个输入时可忽略。 》 num=1 5 2。 den=1 2 1。 》 [z,p,k]=ss2zp(A,B,C,D,iu) 》 z= p= 1 k=1 1 uxyuxx311021102)已知一个单输入三输出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为: 求状态空间表达式。 》 num=[0 0 2。 0 1 5。 1 2 0]。 den=[1 6 11 6]。 》 [A,B,C,D]=tf2ss(num,den) 》 A= 6 11 6 B= 1 C= 0 0 2 D= 0 1 0 0 0 0 1 5 0 0 1 0 0 1 2 0 0 61162)(61165)(61162)()()(23231232123111ssssssGsssssGssssusysG 3)系统的零极点增益模型: 求 传递函数。 》 z=[3]。 p=[1,2,5]。 k=6。 》 [num,den]=zp2tf(z,p,k) 》 num= 0 0 6 18 den= 1 8 17 10 》 [a,b,c,d]=zp2ss(z,p,k) 》 a= 0 0 b=1 1 0 0 0 c= 0 0 d=0 注意:零极点的输入可以写出行向量,也可以写出列向量。 )5)(2)(。第三章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三章异方差和自相关
,查分布表得临界值 ,比较 与 ,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拒绝原假设,表明式( )中随机误差存在异方差。 此外,由于金融问题研究中经常需要处理时间序列数据,当存在异方差性的时候,可考虑用ARCH方法检验。 检验异方差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所研究问题的需要加以选择,也可以同时选择不同的方法,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求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0 1 2 5:0
第三章数据输入与输出
r( ) 功能:从键盘读一字符 返值:正常,返回读取的代码值;出错 ,返回 EOF(1) 字符输入函数 例 /**/ include main() { int c。 printf(Enter a character:)。 c=getchar()。 printf(%chex%x\n,c,c)。 } 运行结果: Enter a character:A Ahex41 数据输入 首页 C语言教学
第三章制作会议日程表
一页 下一页 22 内容: 表格中的光标变化 列宽与行高的调整 插入与删除结构 移动与复制技巧 表头斜线与文字 调整表格大小 表格结构排列 纪录的排列 重点: 表格中的光标形态与操作技巧 第三章 制作会议日程表 目标 总结 练习 的方法 简化固定内容输入 Word——制作会议日程表 上一页 下一页 23 表格中的光标状态 表格中的鼠标光标形态与用途 光标形态 用途 位置 选择整个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