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食叶害虫以针、阔叶为营养的食叶害虫种类很多,主内容摘要:

taudinger成虫翅上鳞被厚,触角主干白色,有黑褐色纹。 幼虫背面有一灰白色狭纵带,只在夜间活动。 柳毒蛾 Stilpnotia salicis Linnaeus 成虫翅上鳞被薄,翅脉带黄色,触角主干纯白色。 幼虫背面为一黄色宽纵带,白天、夜间均活动。 生活史及习性: 杨毒蛾河北一年 2代,以 23龄幼虫在枯枝落叶层下、树皮缝等处越冬,危害期幼虫夜间取食,成虫具趋光性。 柳毒蛾一年 23代,以 23龄幼虫作薄茧越冬 毒蛾类防治方法: 灯诱成虫,舞毒蛾秋冬季节刮除卵块 杨毒蛾和舞毒蛾幼虫有白天下树、晚上上树习性,干基部涂毒环毒杀幼虫,或树干上束草诱杀幼虫,并集中烧毁 药剂防治:幼虫 3龄以前用常规性药剂集中杀灭。 对杨、柳毒蛾越冬幼虫可用 60%甲胺磷乳油、 25%茂果乳油等 1000X毒杀。 生物防治:保护食虫鸟类、寄生蜂、蝇,并使用 BT、青虫菌等生物制剂 五、舟蛾类 (一)杨扇舟蛾 Clastera anachoreta (Fabricius) :分布广,危害杨柳 形态特征: 成虫前翅灰白色,顶角有一暗褐色扇形斑,斑下方有一黑点,翅面上有灰白色波状横纹 4条。 幼虫体各节环生橙红色毛瘤 8个,腹部 8节背面中央有一较大的红黑色毛瘤。 生活史及习性: 河南、河北一年 34代,以蛹在枯落叶、土块、粗树皮下结茧越冬 北京地区每年 4月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产卵,卵成块产于叶背或枝干,幼虫 5龄,幼龄群聚危害。 成虫有趋光性 (二) 苹掌舟蛾 Phalera flavescens Bremer et Grey 又名苹果舟形毛虫。 分布于华北、辽宁、山东、河南、陕西及甘肃等地。 危害 苹果、 梨 、杏、桃、李等 多种果树。 形态:体长 2225mm,翅展 50mm,体翅黄白,前翅近基部有银灰和褐紫色组成的混合斑,外缘有相同的大型色斑 1列 6个。 幼虫老熟体长 50mm,头黑褐,体被黄白色软毛,体背紫褐色,腹面紫红,体侧有紫红和稍带黄色的条纹。 习性: 1年 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 次年 7月上旬至 8月上旬羽化出土。 成虫有趋光性,卵块产。 幼龄幼虫群栖于叶背取食,受惊后成群吐丝下垂。 幼虫白天栖息于叶柄, 头尾上翘如舟 ,老熟后沿树干入土化蛹越冬。 舟蛾类防治方法: 幼虫群聚危害时摘除危害叶,杨扇舟蛾幼虫危害形成虫苞,及时摘除,冬春季结合翻耕,消灭越冬蛹 灯诱成虫 药剂防治幼虫危害期喷洒 50%辛硫磷乳油、 50%杀螟松乳油、 80%敌敌畏乳油15002020X 保护利用天敌:如;舟蛾赤眼蜂、伞裙追寄蝇、颗粒体病毒等 六 枯叶蛾类 (一)松毛虫类: 落叶松毛虫分布于东北部沈阳、丹东铁路以北,包括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北部部分地区,主要危害落叶松,还取食红松、云杉、黑松、樟子松及油松。 赤松毛虫分布于沈阳、丹东铁路以南辽宁、河北、北京、山东及江苏等省市,主要危害赤松,另危害油松及日本黑松。 油松毛虫分布于辽宁、北京、河北、内蒙、甘肃、陕西、山东、山西、河南、湖北、贵州、四川,主要危害油松,还危害马尾松、黑松、华山松及白皮松 形态特征: 落叶松毛虫 Dendrolimus superans (Butler)成虫:前翅宽大,外缘直,有三条明显横斑纹,亚外缘斑 8个,排成 “ 3”字形,最后两斑的连线与外缘平行,中室白斑大而明显。 落叶松毛虫和卵 落叶松毛虫幼虫和蛹(茧) 赤松毛虫 Dendrolimus punctatus (Butler)成虫:前翅狭长,外缘倾斜,中横线和外横线白色,中间为一深褐色宽带,亚外缘线最后两斑的连线与外缘相交,中室白斑小而明显 油松毛虫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成虫: 中横线内侧和齿状外横线外侧有一淡线纹,似双重线,亚外缘线最后两斑的连线与外缘相交,中室白斑小而不明显 生活史及习性: 落叶松毛虫一年 1代或 2年一代,以幼虫在树皮下、枯落物或土壤中越冬 赤松毛虫一年 1代,以幼虫越冬 油松毛虫北京一年 12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