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网站分析与规划内容摘要:

在很大程度上 ,人们对可使用性的了解仍处于启蒙阶段。 所以 , 这里只能列出一些在网站设计中的指导性建议。 网站的可使用性包括以下几点。 ( 1) 网站要有好的导航功能 , 以便读者浏览 比如 , 每一网页都应能链接到网站的主页和逻辑上的前后页 、 上下页 ,当网站网页数目超过 100页时 , 应考虑提供搜索引擎服务。 第 2章 网站分析与规划 ( 2) 网站网页要有好的检索设计 上面提到 , 大型网站要提供检索功能 , 为了让检索出来的结果真切地反映网页内容的相关性 , 应该用简洁明了的文字来撰写网页的题目和标题;同时注意用好网页最前面的二三十个文字 , 以期最精华地反映网页的内容。 因为 , 搜索引擎也将摘录网页的这部分内容再现给用户。 除此之外 , 应定义好网页的关键词 , 以增人被检索到的概率。 ( 3) 网页要有可读性 网页需要有结构 , 尤其是长篇的网页 , 可以考虑把长篇的网页分开成多幅 , 或者提供网页之内的捷径链接 , 使用户可以很快地跳跃过部分篇幅。 有节制地使用网页上的动感画面和动感标题 , 因为过度使用将影响用户阅读。 注意图像的编辑 , 色调 、 色彩与剪裁 , 使其与总体相称。 第 2章 网站分析与规划 留意网页的下载速度。 再好的网页 , 如果需要超过 10秒钟下载时间 , 也将会失去观众。 网页的下载速度将牵涉到网站高性能问题 ,但在网站容量恒定的情况下 , 注意网页图像文件的多少和大小是控制网页下载速度的最有效的办法。 ( 4) 网站应能让用户达到其专门的使用目的 这可以说是一个笼统的原则 , 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比如说 ,用户在使用网站的电子邮件功能时 , 以下几方面将影响其使用效率: ① 用户界面的设计; ② 电子邮件服务器的响应时间和处理速度; ③ 网络传送的速度; ④ 网站和应用软件的可靠性。 这说明 , 网站的可用性牵动了网站技术结构的总体。 第 2章 网站分析与规划 3. 分析网站的交互性 交互性网站是网站发展的主流趋势。 网站的交互有人对机和人对人两种。 人对机的交互有网上多媒体点歌播放 , 在线购物 、 订票等。 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有电子邮件 、 BBS、 聊大室等。 网站设计应提供足够的交互渠道 , 最起码的要提供电子邮件 、 BBS、 聊天室等应用 , 在网站上设立反馈信箱 , 同时注意融合新的交互技术与手段。 例如 ,美国在线公司研制的立时邮差 , 可以自动探寻和某一用户同时在网站内的朋友 , 以帮助他们联系。 又如 , 最早的电子邮件只能发送纯文本文件 , 现在已可以发送网页 、 图像 、 软件等。 目前最新的趋势是:电子邮件将与用户的手机 、 家里办公室的留言机连在一起 , 手机和留言机的信息都可以用电子邮件传送。 在人机交互方面亦有新的技术发展。 一直以来 , 人机交互受到网络带宽和计算机功能的限制 , 现在这方面正在逐渐得到缓解。 尤其是高性能 PC机的造价已可接受 , 其性能也可支持下载多媒体文件的同步播放。 新的媒体技术使多媒体文件得到压缩 , 而又不损失视听质量 , 如 MP3音乐格式是最新的发明。 这类技术也将融合到网站的内容里面来 , 使网站的人机交互更为丰富。 第 2章 网站分析与规划 另一趋势是 , 人机交互与人人交互将越来越并行使用。 例如 ,当用户使用网上订票服务与航空公司直接联系时 , 如果用户上网已占用了电话线 , 则最理想的解决办法是通过 IP电话。 一种技术设想是 , 在网页上设置一个电话按钮。 它可以是一个 Java Applet, 背后连通到 IP电话的协议界面 , 从而支持实时的人机与人人交互。 值得注意的是:网站的交互应用大大地增加了对网站处理功能 、存储容量 、 网络带宽的要求 , 网站内部结构设计要相应地调整。 4. 分析网站性能及可扩展性 网站用户代表的是一个以几何级数膨胀的群体。 据统计 , 中国Inter用户每半年翻一番。 如何保证网站高性能的前提下 , 不断满足越来越多用户的需求 , 将牵涉到网站内部结构的规划 、 设计 、 扩展与系统维护。 网站所必须具备的高性能可以用以下几方面来衡量: 第 2章 网站分析与规划 ● 响应时间 ● 处理时间 ● 用户平均等待时间 ● 系统输出量 提高网站性能的技术步骤开始于网站建设的起始 , 首先是确定容量计划。 容量计划是根据网站需要应付的用户数目及网站应用所需的计算处理量 , 用来确定网站首期 ( 和二期 ) 所需的服务器计算功率 、 内存及存储容量和网站连接上 Inter的速度及相应的网络设备要求。 在确定了用户数目和所支持的应用范围之后 , 就可以设计出合理的服务器群组织结构和网络连接方式。 这一技术步骤最有想象余地 , 有很多因素需要思考 , 该步骤对网站最终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 这一技术步骤也没有现成的方法去拷贝 , 很大程度上需要想象力 , 在此仅提出以下要考虑的问题。 第 2章 网站分析与规划 ( 1) 独立式超级服务器与多台分布式服务器群的选择 独立式超级服务器集多项网站处理功能于一身 , 可以服务每秒上千次网站访问 , 具有容易管理的优点。 同时 , 超能计算机的制造技术已使这类服务器的可靠性相当高 , 达到近 % 的可用性。 另外 , 这类服务器亦有相当的可维护性 , 在一定范围内添加硬件可以不用关机。 独立式服务器的缺点是价格昂贵 , 尤其在性能价格比上逊于分布式服务器:存在单一故障点 , 只要独立服务器一出问题 , 整个网站即告下网。 多台分布式服务器群采纳了分布系统策略。 每台服务器并不超能 , 但因为多台服务器可以并行工作 , 使总体处理速度加快。 因为每台服务器价钱不贵 , 设置冗余服务器的成本并不高。 冗余服务器在正常运行情况下 , 亦分担计算处理量 , 只是当主要服务器出故障或需要维修时才转换到冗余服务器上。 冗余服务器的设置既增加了整体系统的可靠性 , 亦增强了系统的处理能力。 第 2章 网站分析与规划 网站技术的起源和发展都基本上基于成熟的 “ 客户机 /服务器 ” 计算模型。 “ 顾客 ” 软件较为单薄 , 重头戏都在服务器上。 随着网站技术的发展 , 一个网站将要融合越来越多的新型服务器。 在分布式服务器群里添加新的服务器以运行新型服务器软件 , 比在现有的独立式服务器上运行额外的服务器软件似乎更合理。 但与单台超能服务器相比 , 多台分功能服务器群结构多了内部网络连接的额外要求 , 需要有相应财政和工程管理人员的支持。 ( 2) 服务器群的网络连接 服务器群的连接采用现有的局域网技术 , 最关键的是提供足够的转换带宽和避免任何流量瓶颈。 网站服务器之间的数据流量样式基本以 N对 N形式。 所以 , 以太网络交换机因性能价格比高而被广泛采用。 第 2章 网站分析与规划 另外在设计网络连接时 , 可考虑采用些新型的交换机产品。 首先是带有路由功能的网络交换机;其次是最新的带有第四层 ( 即数据传输层 ) 转换功能的交换机。 例如 , 美国 Alteon公司生产的网站系统系列产品和美国 Foundry公司的 Big Iron系列产品。 在网络连接中广为采用的以太网交换机 , 只提供数据通信中所说的第二层交换功能。 服务器群网络需要通过一个额外的路由器才能连接到 Inter。 从第三层 IP协议的角度来讲 , 如果服务器只用第二层交换机相连 , 网络呈平线式 , 缺乏 IP层次感 , 不利于未来扩充 , 而且无法对某部分网络实行专门管理。 带路由功能的第三层 IP交换机 , 从交换效率 、 扩展性和易于管理上更值得选择。 最新的第四层交换机 , 比 IP转换器更为智能化。 要加快网站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传输速度 , 关键是要实现一段段语意完整的信息 ( 网络技术中称为报文 , 不同于一般所说的电子邮件 ) 在服务器之间的高速传送。 对此 , 第三层交换机尽管转换组成信件的 IP数据包 , 却无法保证组成一个报文的所有 IP数据包能够连串地被转换到目标服务器。 第 2章 网站分析与规划 只有第四层交换机通过更深一层地探测 IP数据包里信息 , 确定属于同一信件的所有数据包 , 然后对它们进行连串交换 , 从而实现高效的信件交换。 可以预见 , 第四层交换机由于高性能和易于服务器群的扩展 , 将会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 3) 服务器的硬件配置 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包括:中央处理器 ( CPU) 、 内存( Memory) 、 内存总线 ( Memory Bus) 速度 、 交换空间 ( Swap Space) 、 硬盘的大小和网络适配器。 在考虑服务器的硬件配置时 , 要留下 1~2年内所需的扩充余地 , 注意不要让任何一部分成为瓶颈阻碍。 在网站运行过程中 , 要对服务器的使用情况进行监视 , 从而确定哪部分需要扩充。 ( 4) 服务器软件的分析选择 第 2章 网站分析与规划 服务器软件的设计和实施同样对网站的性能 , 尤其对软件所提供的应用性能起着极大的影响。 首先对编程语言要有选择。 解释性语言 , 如 UNIX Shell Script, 运行起来比较慢 , 不适合用在有实时要求的软件和经常使用的软件。 Perl是另一种解释性语言 , 运行前经过 Perl特有的编译和把编译后的程序载入内存的过程 , 因此运行较快。 C/C++的程序运行最快 , 但最难编写而且不便调试。 其次 , 对程序要进行优化 , 避免多余的输入 、 输出操作 , 应提取公共和反复使用的程序行作为子程序;而且可以考虑用C/C++来编写上述子程序 , 以达到最快的运行速度。 经济可行性分析 经济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对开发项目的成本与效益作出评估 ,即分析新系统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否超过开发和维护网站所需要的费用。 第 2章 网站分析与规划 1. 网站费用 网站费用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 1) 设备费用 它包括计算机硬件 、 软件 、 输入输出设备 、 空调 、 电源及其他机房设施 、 设备的安装及调试费用等。 ( 2) 开发费用 系统开发所需要的劳务费及其他有关开支。 ( 3) 运行费用 它包括运行所需的各种材料费用 , 例如电 、 纸张等费用 , 以及设备的维护费用。 其他与运行有关的费用开支也应包括在内。 ( 4) 维护费用 第 2章 网站分析与规划 在估计费用时 , 维护费用是 — 个经常被忽略的问题 , 一些单位只考虑购买设备的费用 , 每年的维护费用却没有预算在内 , 结果出现买得起 、 用不起的局面。 ( 5) 培训费用 它包括用户管理人员 、 操作人员及维护人员培训等费用。 建立并运行一个网站需要投资。 网站建设是一项新技术 , 可供选择的方案很多 , 所以成本高低可能不大一样。 企业最好在建站前进行一些调查工作 , 调查工作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企业是否有必要拥有和运行自己的服务器; ● 企业的网站或服务器怎样与 Inter连接; ● 谁为企业设计网站: ● 谁为企业管理维护网站 , 管理维护的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 企业是否愿意接受在线订货; 第 2章 网站分析与规划 ● 企业的网站是否有必要与现有的数据库 、 订货系统和财务系统接口连接。 2. 网站收益 网站收益的估计不像网站费用估计那样具体 , 因为应用系统的收益往往不易定量计算 , 收益估计可以从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两方面考虑。 ( 1) 直接效益 它是指网站系统交付使用后 , 在某一时期能产生的明显经济效益。 一般来说 , 网站系统投入使用后 , 只有通过一定时间的运作 、 维护和宣传后 , 才可能逐步产生效益。 ( 2) 间接效益 企业内部站点的建设 , 特别是那些大量从事数据处理的信息系统 ,目前表现出的是间接的经济效益 ,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 2章 网站分析与规划 ● 工作效率提高 , 从而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 节省人力 , 减轻了有关业务人员手工处理的下作负担; ● 及时给企业领导提供决策信息: ● 提高了企业素质。 例如 , 人员培训 , 促进业务的规范化 、 程序化 , 促使有关管理方式与体制的合理改革。 第 2章 网站分析与规划 在新系统开发项目的可行性被认定之后 , 就要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工作。 详细调查与初步调查不同 , 它要了解现行系统中信息处理的具体情况 , 而不是系统的外部情况;要弄清现行系统的基本逻辑功能及信息流程 , 其重点在于调查分析系统内部功能结构 , 包括组织结构 、 业务流程 、 数据流程 、 数据存储及其组成等。 这些正是新系统研制中有可能要加以修改 、 更换的内容。 详细调查的程度比初步调查要细致得多 , 工作量也大 ,参与的人员也多 , 而且要有一些熟悉现行系统业务和管理工作的人员参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